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十一摄政与关白(三)

清和天皇留给新天皇贞明亲王,也就是阳成天皇的领导班子是这样的:左大臣源融,右大臣藤原基经,大纳言源多、南渊年名,中纳言藤良世。参议中有源氏有三人,藤原氏两人,其中源氏的相对年轻,且都有兵权;藤原氏的都超过了六十,且兼任的只是民部卿与左大弁。可见,此时的藤原基经并没有完全掌握到朝廷的力量。

阳成天皇就位时年仅九岁,因为他的年龄问题,很自然的会让人怀疑清和天皇的退休与他的提前上台是藤原氏的阴谋。他即位之后,即任藤原基经为摄政,似乎也坐实了这种理论。

确实,从受益者的角度来看,藤原基经有绝对的动机,也有一定的能力,作案时间更加没有问题。但是有作案动机、作案能力、作案时间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案犯,好比男人并不都是**犯一样。

藤原基经摄政的任命让源融很尴尬:自己还是左大臣,藤原基经算是比自己低一阶。可天皇在人家在头上还加上“摄政”两个字,就不大一样了——摄政是具有完全拍板权的啊,自己跟藤原基经,到底该怎么站置才好呢?

藤原基经似乎对这任命也很烦恼,“固辞”——这是他爷俩最喜欢用的招数,假装那些名啊利啊都是天皇硬往他口袋里塞的,自己为国尽忠,不得不从而已。其实嘛,他知道,别人知道,他也知道别人知道,所谓的“固辞”不过是虚伪的代名词而已,根本不需搞这些劳么子务虚。只是不这么假惺惺地推上一番,似乎便有手续没完成,心就安不下来一般。

小孩子皇帝就是小孩子,也懒得跟他玩那些个“三辞”的把戏,直接叫人把文件往藤原基经家里送:天皇说啦!这些文件非要摄政您批过才生效,还是麻烦您瞧瞧吧!

藤原基经一看:得,俺以后就专门在家里办公算了,也免得跟源融不好相处。

小孩子天皇上台后第三年(实质时间不到一年半),平静了六十多年的奥羽地区出了问题。

头一年(公元八七七年,元庆元年),日本许多地方出现严重的灾旱,赤地千里,其中最严重的地方便是出羽国。

天灾已酷,人祸犹烈。秋田城司良岑近“贪婪,诛求无已”,不但不赈灾救民,还加重盘剥,使得地方更是雪上加霜。老百姓纷纷逃亡,窜逃山林,干起了收费站的勾当,当然是不会给发票也不会写收据的那一种。

留下来灾民们起初情绪还比较稳定,纷纷向CCAV电视台表示现在的灾荒对生活的影响不大,受了灾之后得到天皇和朝廷的优待,生活甚至比没受灾前的还好。但是,到第二年春荒时节,普通老百姓断了粮,连干收费站的强悍之徒都没有了饭吃,人们都慌了。

。饿了不知道多少天后,公元八七八年三月十五,无论是收费站的人还是被收费的人都瞪着饿得发绿的眼珠子,合伙儿冲到唯一还有粮的秋田城下,要抢钱抢粮抢女人,烧毁了秋田城的许多房屋,打烂了衙门里的许多米缸。当然,也有许多灾民的情绪被官兵们稳定了,象机场里的吸烟室里的烟头一样横七竖八的倒在烟灰缸里。

朝廷于三月二十九日接到山羽国国守藤原兴世的报告,对这群打断自己优雅的生活的刁民深感愤怒,斥之为“犬羊狂心,暴恶为性”,要求出羽国方面出兵强力镇压,胡椒粉的不要,直接上鬼头大刀——朝廷此时大概还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并没有同意藤原兴世征发郡军的要求,只是下令陆奥方面加强戒备,如果出羽国有请,必须立即派出援军。

下完命令之后,公卿们继续吹拉弹唱去了。藤原兴世则根据朝廷的指令,派小野春泉、文室有房等人为灾民们准备鬼头大刀大餐。

饥饿之下,老百姓对鬼头大刀已经没有太大的畏惧了。这道大餐不上则已,上完之后,秋田城上的灾民越围越多,把官兵们打得“曾无勇敢”,“城北郡南公私舍宅,皆悉烧残。杀虏人物,不化胜计”。

由于秋田城是出羽国重要的兵器库所在地,藤原兴世不敢轻弃。对如蚁附城的灾民,他又没有足够的兵力解得秋田城之围,不得不向朝廷叫苦连天,要求陆奥国派兵支援。

到了这个时候,朝廷公卿大臣们应该已经收起了嬉皮笑脸,意识到这不只是几个小屁民抢抢粮食的小事而已,急令陆奥国出兵二千,火速支援出羽国。已经优哉游哉了数十年,没有正儿八经出动过的朝廷军终于出动了。

但是,朝廷已经错过了将事件消灭在萌牙状态的时机。要知道,出羽国的“夷俘”历来比陆奥国要驯从,如果在事情出现端倪之时朝廷立即加以赈灾安抚,或者三月十五日事件后以抚剿结合的方式分化灾民,事情也不至于到不可收拾,要大打一仗的地步。

在等待援军之际,藤原兴世派兵六百,企图占领野代卫,以与秋田城成犄角势,相互支援。

这支军队出城没有几里地,就撞上了一千闹哄哄的灾民兵。按道理,六百全副武装的士兵决不会不是一千乌合之众的对手,专门训练出来的杀人机器跟普通老百姓的战斗力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结成集团的军队更能抵抗数倍的普通人的集合。昔日湘军成熟之后,经常以数千人击败骨干尽失,却在数量上宠大无比的太平军,往往得胜。即便是安庆攻城战,曾老九的攻方部队也仅是守城太平军的一半而已。可见,训练好的士卒能以一抵十并不是假话。

可是,此时的日本朝廷军队却似极了花拳绣腿的八旗兵,给千余灾民兵痛揍一顿后,六百多人仅余五十多人逃走,其余全部被杀,反倒象他们才是乌合之众一般(《三代实录》云“逸脱归者五百余人”,《大日本史》说“杀略五百余人,免者五十人”)。

其后数日,战况流水价了报了上来:四月十九日,最上郡拟大领伴贞道在与叛军的遭遇战中被射死;二十一日,官兵主动挑战,苦胜而归;五月七日,俘魁玉作宇奈麻吕在侦察敌情时为敌所俘。

总之,在四月至五月初的秋田城附近,官兵与叛军打成了僵局,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相较之下,叛军更占主动些。如果救兵迟迟不到的话,秋田城被拿下是早晚的事。

官兵们战斗力之差,使得朝堂满地眼镜碎片。四月二十八日,朝廷决定从上野、下野两国各加抽调兵卒一千人,合上陆奥国的二千人,一齐出援出羽,并严肃批评陆奥国发兵迟缓,申令如果还如此惰慢,“国有严刑”。

与之同时,藤原兴世也因上报军情时“极为省略”,没有做到“凡军阵之法,必有注记。诸事大小,皆在目前。察其所缘,为图成败”而被撤掉了。摄政藤原基经立即着手走马换将——不换也没有办法,他困守危城,也协调指挥不了各地来的援军——新换上的主帅叫藤原保则,藤原南家人,另有清原令望、茨田贞额为他的副手。

藤原保则可能是德川光圀的偶像,所以,在《大日本史》中他的传记可谓又长又臭,还说他的官声很好,在备中、备前做官时,将当地治理得“田园尽辟,户口殷阜,门不夜扃,赋税倍入”,感动得从安艺国过来的流窜犯自己投了案自了首,离任时“两备之民,悲号遮路”,最后只好偷偷的乘一艘小船离开,简直就是一幅清天大老爷的形象。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19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19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