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桓武天皇认识到当兵是公民们的沉重负担,基于加强枪竿子方面建设的考虑,也为了减轻为国家打工的人的负担,他决定把边境以外地区的兵制改为募兵制(健儿制),把义务兵改为志愿兵。志愿去砍人的人,战斗力自然要比被强迫去当兵的人强些;而且国家招募的士兵一般是在干部子弟选取,镇压P民是为了自己家里能吃香喝辣的,下起手来也格外的狠——普通老百姓当完兵回家还是当老百姓,乡里乡亲的,砍人还是放不开手脚的。

健儿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兵源的质量,也改变军团私人化的问题,由此带来的兵源不足的问题却是无法解决。所以,真正打起大仗来,还是得征发农民来搞后勤、运输等工作,甚至直接参加军事行动。

在官员的管理方面,桓武天皇搞了个国郡司考绩条例十六条。这玩艺其实并算不上什么新鲜的东西,圣德太子时代就提出要考核官僚,天智天武时代更是把它落到实处了,桓武天皇所做的是把它更加详细化与规范化而已。

前官员换岗了,老同志把印章一递,写份说明文件,就逍遥自在去了,有没有贪污违法行为也没人管,留下黑锅给新人背。新人基于潜规则,也不好吱声,好些的,尽力争取把窟窿填上;差点的,继续把窟窿撑大,照样留给后人。

桓武天皇针对此情况,设置了勘解由使,由菅野真道拟了一份共41条的《延历交替式》,规范新老官员的交接管理程序。勘解由使设置之后,对老新交换的过渡与及对官员业绩的考查具有较大的推进作用,对刷新吏治,扬优贬劣的用处不小。

桓武天皇所做的最大一件好事莫过于承认良贱通婚的合法性,并且规定良贱通婚所有的子女为良民。没有这个规定,任何废除奴隶制度的想法都是空谈。虽说奴隶们不至于马上翻身做主人,从奴隶到将军还得走很长的路,但至少他为奴隶们的前途挖出一个洞口,透出了些许丝丝的光亮。

此外,桓武天皇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徭役与债务,将公出举稻(就是国家贷给农民的稻子)的利率从50%降为30%。老爷子不算太贪,算是让利给老百姓了。

桓武天皇在位二十多年,用尽心血,开拓疆土,加强皇权,整顿吏治,试图拯救已经不堪维系的班田制,确实取得不少成效。但是,时代的变革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那怕他是天皇。是故,他的改革并不能从制度上改变皇权的旁落与庄园经济的兴起。时势如此,任你多大的才能也只是作些修修补补的工作而已,如李鸿章般的做个糊裱匠。

桓武天皇即位二十多年,仅在临死前两年(延史二十三年,公元八零四年)向大唐派出一次遣唐使,这些遣唐朝就包括我们提到过的最澄和尚、空海和尚、橘逸势等人。他们回来的时候,桓武天皇已经死,用不着他们,他们当然不会急着想为桓武天皇打工,最后为嵯峨天皇重用,作为新兴的佛教教派,跟原来的奈良教派相制衡,成了政治的棋子。

五退休干部的执着

嵯峨天皇上台后,继续了他父亲的事业。在政治上,他新设立了藏人和检非违使两种律令之外的官职,亦称为“令外官”。前者主要负责天皇的秘书工作——当然,天皇的秘书要比今天咱们领导、老板们的小秘的工作相对要简单得多了;而后者主要负责京都的军事、治安与司法工作。

他还实施了《宏仁格式》以修正律令——格式实质上是与“律令”相并行的法律定义,是律令的补充与说明。格是律令的补充和变通条例,类似俺们最“糕”法院的司法解释;式则是衙门办事和处理政务的规定和程序,类似俺们今天办证大厅里的工作流程图和工作规章制度等。嵯峨天皇的《弘仁格》有十卷,《弘仁式》则有四十卷。

由于嵯峨年间旱灾不断,饥荒连连,明知是饮鸩解渴,嵯峨天皇还是修改了垦田永世私财法,放宽对各色人等可占有私有土地的数量,推进土地的开垦,设置公营田、勅旨田。后来皇室实在养不起那么多人的,嵯峨天皇干脆就把一些远亲的皇族给下放基层改造:对不起了各位七大姑八大姨,政府现在实在困难,没办法养你们,你们就自谋出路,自找饭吃吧——于是,源氏就这么出现了。

嵯峨天皇……俺们再也不能嵯峨天皇嵯峨天皇的了。再提,有位退休老干部会吃醋了。

平城天皇:哎,老抄,你这么识相就不错了,说明你还是有改造好的可能。朕想吧,朕等了那么大半年时间,一直等你抄完了咱们的前50代的老爷子们,好不容易到咱登场的时候,你这么一跳,就跳到朕的弟弟那里去了。朕在台上的时间虽然短一些,但怎么算都是个天皇吧,哪能不把天皇当回事儿呢?你这么做,可不算太上道啊哈?

抄书者:大哥,俺也不是有意忽略了您。可您得想想,您那一辈子,要不就是搞些恋母情结,要不就是发疯让位,让完位之后又反悔,跟弟弟搞分廷抗争,还大打了一仗。您看你这些个光荣事迹要是提出来,岂不大大地影响天皇队伍一向伟光正的形象吗?依我说嘛,您那些糗事儿,还是不要提的为好。实在要提的话,就说“平城天皇,原安殿亲王,生于七七四年,卒于八二四年,享年四十岁,你看这样如何?”

平城天皇:切,这么抄跟没写有什么区别?要把朕写得高大些,形象鲜活些有那么困难吗?那我说,你写,少借题发挥说俺是昏君什么的。

以下根据平城天皇自述整理而成。

朕嘛,原名叫做小殿亲王,后来又改名安殿亲王。老爸大伙儿都知道,就是桓武天皇,老妈的名气虽然小些,不过大伙儿也应该知道她的姓,肯定也是姓藤原的,叫藤原乙牟漏。朕这位置是老爸从早良蜀黍那里弄过来的,好象手段是毒辣了点,但那是朕老爸,就是先皇的事儿了,怪不得咱。加上他都已经悔过过了,咱们得饶人处且饶人吧。而且,说句实在话,藤原种继被谋杀这事多多少少跟早良蜀黍还是有点干系的,大伙儿就不要缠纠这事了可好?

公元八零五年时,先皇崩,朕随后接了位——朕跳跃幅度是大了些,但你们也不要嘘啊。什么?读者非要看朕跟藤原药子不得不说的故事?这事可是朕的伤疤啊,读者非要看朕自然会满足他们的要求,只是诸位看官不要拿着现代人的眼光来评论朕的道德问题,要知道你们大唐大周啥的也是糊里糊涂的混账啊。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18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18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