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在公元七九四年的胜利后,恒武天皇下令将其中一部分虾夷人移到国内的稳定地区,如九州的日向国等;又继续向陆奥国移入大量大和族的人。单在七九六年十一月一个月里,就将相模、武藏、上总、常陆、上野、下野、出羽、越后等国的9000人移入到伊治城,并向陆奥地区派出高级技术人员,“教习养蚕”——朝廷大抵是想通过这种移民、中和的方式稀释掉人数不多,却麻烦大大的桀骜不驯的虾夷人,并提高当地的生产能力,消除国内与新征服地区的差异,从而打消被征服者的反抗的心理吧。

延历十六年(公元七九七年)年底,坂上田村麻吕授征夷大将军,正式开始以他为中心的陆奥攻略。

在其后三年多的时间里,坂上田村麻吕的怀柔政策,招伏了许多虾夷人,聚集在陆奥的胆泽和出云的志波等虾夷人抵抗势力核心区内的反对派越来越少,彻底解决这一地区问题的时机终于来了。

延历二十年,坂上田村麻吕受节刀,以讨陆奥虾夷;二十一年,筑胆泽城,以此为据点,四处征讨当地虾夷人;二十二年,又修建志波城,进一步压缩敌人的活动范围,虾夷人可资以利用打游击的空间越来越小。

坂上田村麻吕碉堡加炮楼的堡垒战斗果然厉害,在他的大力压迫之下,“夷酋大墓公阿氏利为、盘具公母礼,率部落五百馀人降”——这个阿氏利为应该就是当年打得纪古佐美军落水而逃的阿弖流为,被坂上田村麻吕打到只剩五百多人的部队,虾夷人的损失之重,可见一斑。

由于《日本后纪》找不到记录此战的资料,无法领略坂上田村麻吕的神勇。但从战后桓武天皇一下子把他提到从三位,连陆奥国三神都因保佑战事的胜利而在第二年被加阶来看,这一仗战果应该是比较大的。

战争结束后,阿弖流为、盘具公母礼后来被献俘于京城。坂上田村麻吕原来想让这两人戴罪立功,招降所部的。但朝廷认为这两人是首恶,不能轻易放过,最后将这两人斩首示众。阿弖流为作为虾夷族的英雄,流传故事颇多。他与坂上田村麻吕英雄相惜故事也颇有市场。坂上田村麻吕修建的清水寺,有近年所立的阿弖流为、母礼的供养碑,也算是人们对这些传说的记录吧。

桓武天皇在胆泽、志波地区的虾夷人归伏之后,大抵还想继续北进。延历二十三年(公元八零四年),他再次任命坂上田村麻吕为征夷大将军(第二年坂上田村麻吕任参议,正式进入公卿之列),以备再战,企图彻底收伏虾夷地区。

桓武天皇的举动受到了猜透了他心思的大臣们的强烈反对。他在位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两次迁都,三次大战,加之延历年间各种灾害的层出不穷,国力已被大大透支,把老本都搭了上去。不仅老百姓苦不堪言,连大臣们也感觉到不能再这么玩下去了。

延历二十四年十一月,藤原绪嗣在与菅野真道争论中,尖锐的指出,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方今天下所苦,军事与造作也。”,如果“停此两事,百姓安之”。

桓武天皇心犹不甘,却不得不承认藤原绪嗣说的基本上是实情,“即从停废”,设想中的第四次北讨计划就此搁置。

在停止北伐计划的第二年,亦即大同元年三月,桓武天皇病重将死。

自知时日无多,桓武天皇回复了延历初年由于冰上川继事件被流主的五百枝王、冰上川继、藤原清冈等人的官位;第二天,在弥留之间,他又回复因藤原仲继事件被处理诸人的官位,并令“诸国国分寺僧春秋二仲月别七日,读金刚般若经”——这是为崇道天皇所念的。

一切安排完了之后,桓武天皇终于死掉了。不知道他与崇道天皇相见时,是一笑泯恩仇呢,还是余恨未了呢?

有些看官或许奇怪,这位突然半跑杀出来的崇道天皇,是哪位呢?

四 桓武天皇第二季(二)

其实,崇道天皇就是早良亲王本尊。

尽管桓武天皇不胜其扰,把长冈宫让给了弟弟,自己跑到了平安京。但是,早良亲王似乎并不愿意放过他,还是追了上来,平安京很快就开始不平安了。凶猛而浓重的怨灵根本无视经过无数砖家学者讨论研究出来的封杀怨灵的各种设施和神通广大的阴阳师的捕捉,肆无惧惮地四处为祸桓武天皇一家子人。

就在桓武天皇们搬到平安京之后的第三年,太子妃藤原带子身死。

公元八零零年三至四月间,富土山火山爆发,“昼则烟气暗瞑,夜则火光照天;其声若雷,灰下如雨。山下川水,皆红色也。”。

桓武天皇已经习惯将所有的异象都归结于早良亲王和井上内亲王对他的惩罚,富土山上世界末日一般的情象更是让他惊恐不安。当年七月,他恢复了早良亲王和井上内亲王的名誉,并追赠早良亲王为崇道天皇,改称其坟了山陵,派阴阳师、僧人到其坟前“镇谢”。此后更是多次向怨灵们讨好,为他们建寺立庙。

延历二十四年正月,桓武天皇“圣体不豫”。有天,他从梦中惊醒过来,急召太子,父子密谈良久——父子俩所商量的是何事,史无所载。但从事后桓武天皇即请大法师胜虞,放却鹰犬,而“侍臣莫不流泪”,又令人为崇道天皇建寺于淡路国,在宫中和春宫坊(太子事务所)搞佛事等等异象来看,两人所说之事是与灵异有关。

到了四月份,桓武天皇又“属(嘱)以后事与镇谢崇道天皇灵”——桓武天皇既已交代后事,当是对自己心中的鬼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已经准备放弃了:我是对你不住,既然你要我的命,那我就把命给你吧。

在这种重压之下,他似乎胜悟了当年之过,临终之前为受到他政治迫害的所有人的平了反。或许只有这样,他才能稍微安心些的死去吧。

由他对早良亲王的死耿耿于怀来看,这位老兄还算是有良心的。可是,有良心的人是不符合搞政治的,他会因为自己在不得以之下所做的决定而受到良心责备。在阴魂不散的怨灵的凝视之下,一合眼就看见自己弟弟和井上内亲王、他户亲王飘来荡去身影的桓武天皇,他的日子过得快乐么?

当然,这位有良心的天皇除了开拓疆土的业绩外,在其它方面还是很有建树的。他改革了一系列的制度,或是为了给江河日下的班田制做人工呼吸,或是加强军队建设,或是改变良贱制度,或是加强对佛教的控制,又抑或是补正官僚制度与考核制度。这些或许都是为了对怨灵们的承诺吧:为了我的皇位,你们必须死去,但是我要让你们知道,你们的死去是值得的,并不是仅仅为了我个人的权力,还是为了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因此我一定要做好,做得比你们做的好。

这,或许能够说明桓武天皇为什么这么急于开辟疆土吧?

桓武天皇朝最大的问题还是土地的分配问题,由于人口的增长及土地私有化的发展,国家的“公地”已经不能满足六年一班的要求了。延历十一年(公元七九二年),桓武天皇把班田改为十二年一颁——其实这连人工呼吸都算不上,因为这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并不能解决国家土地紧缺的局面,只不过把麻烦由六年一遇改为十二年一遇而已。

与国家的“公地”被老百姓冷落相比,私自垦田的举动受到人们的追捧。由于私垦田地的审批权掌握国司等人的手里,这些爷们自然不会放弃权力寻租、以权谋私的机会,私垦最大的蛋糕自然而然的在他们的手上。桓武天皇与他的父亲一样,怕踩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尾巴,称德天皇的那个药效不大的《废止垦田私有令》被光仁天皇的“废止废止垦田私有令”中止之后再也没有实施过。

国有土地与私垦土地的此消彼长带来的不仅是土地分配的问题,对国家的军事建设也还来较大的影响。由于许多农民都跑去给庄园主打工了,国家很难再从这些户口征得上兵员,公民兵制实际上已经走到尽头。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18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18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