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十六奈良朝的女人们(十四)

道镜俗姓弓削,出生于河内国若江郡,出身于一个小贵族家庭,出家后师从高僧义渊,属法相宗僧人。据说他擅长外语(梵文),精研佛典,还懂得医术。东大寺建成后,他曾在东大寺为僧。公元七五二年,他应孝谦天皇之邀入宫中内道场,混了个高级职称。此后数年间,他并没有什么事迹留了下来。

改变他命运的时刻在公元七六一年十月。当时,由于修缮平城京之故,朝廷暂时迁于保良宫(亦称“北京”)。孝谦上皇大概水土不服,出了点毛病。在侧近的道镜和尚妙手生花,把上皇大姐大给治好了,孝谦上皇就此对他宠信有加——这是正史的说法,是全年龄段的;野史的内容却极为不同,一下子变成了十八禁,甚至是要放在胶袋里卖的那种。具体内容大伙儿可以找桥东哲二等人的书来看,这里就不啰嗦了。

孝谦上皇与道镜和尚医患双方过得太过于和谐,看得淳仁天皇和藤原仲麻吕火星直冒。淳仁天皇和藤原仲麻吕经常给太上天皇提意见,说这样影响不好啦,人家会说闲话的啦,你们就算有什么事也不要做得太露骨啦等等。

上皇翻了翻眼:咱干啥跟你年青小伙子有啥相干?反正又不影响你当天皇。难道咱们中老年人没有谈恋爱的资格?

淳仁天皇费干了口舌,见上皇依然我行我素,不禁火了:我实在看不过眼了,既然如此,那么我今天就走人,您要不要跟着来自己看着办吧。

让他很欣慰的是,太上天皇居然一声不吭地打了个包裹,就跟他来回平城京了——当然,包裹里面肯定带有道镜和尚(日本人称为“和上”)。淳仁天皇看在眼里,也只好装作不知,心想,只要她肯跟自己回来那说明她承认自己的权威,不会出什么乱子;至于道镜和尚,慢慢再开导她吧,或者以后找个机会让他人间蒸发掉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他并不知道,这位四十五岁的太上天皇对他和藤原仲麻吕已经十分愤怒了,只是隐忍不发,等回到京城再跟他们算总账而已。不管孝谦天皇这袭裙子一开始是不是罩着藤原仲麻吕的,到现在肯定已经不可能还罩着他了。

一行人等是五月中回到平城京。进城之后,两队人马分道扬镳——不仅是去向上,还包括政治上。淳仁天皇回到中宫院,而孝谦天皇去了法华寺,继续让道镜和尚给自己“看病”。

五月二十八日,藤原仲麻吕——应该叫他做藤原惠美押胜了,因为后来他的叛乱便称为藤原惠美押胜之乱——被赐加带刀资人六十人,加原来的警卫,享受百人级卫队的待遇,他算是连长。不知道给他加几十名“带刀护卫”是淳仁天皇的主意还是孝谦太上皇的主意,如果是孝谦的话,那么她的手腕也太高明了。

奈良的女人们都是比较有手腕的,孝谦太上天皇也不例外。她知道淳仁天皇背后的是藤原惠美押胜,在没有什么光明正大的理由下,动根深叶茂的惠美押胜并不是什么好事,直接废掉淳仁天皇也不是什么明智之举。蛮干,是会有反弹的。

但是,她是太上天皇,要整个人,敲打一下淳仁天皇,不是什么难事儿,这样还有可能迫使藤原惠美押胜跳将出来,使得她便师出有名,从容地调戏这位表哥;如果惠美押胜忍得住那更好办,她可以借这机会慢慢削除他的势力,最后把他打发去当马夫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因此,她决定先给淳仁天皇找点麻烦,你不让我好好养病?我也不让你顺当当地当天皇!

在他们回到平城京十日之后,孝谦太上天皇召集五品以上的内官开通气会(从诏书的口气来看,似是孝谦太上天皇的话):“我啊,身体不好,前一段时间去修佛,没有什么空帮天皇打理什么事务,很是不好意思;现在病好了,吃嘛嘛香,喝嘛嘛辣,所以决定回来帮天皇的忙。从今而后嘛,天皇主要就做些比较重大的工作,比如拜拜祖宗,跟天神聊聊天等等重大事务,都归他管;我嘛,就帮忙处理国家大政和官员赏罚啦。为了让天皇专心做好这些工作,你们今后就不要拿这些事情来烦他,直接来找我吧。”

孝谦天皇这一手其实等于把淳仁天皇的行政权力全部剥夺了,自己重新执掌了政权。她的底气并不是来自于道镜和尚,而是来自于藤原惠美押胜的反对派,藤原永手、吉备真备等人。道镜这时候毕竟还只是个“和上”,刚跑到官场,根基未深,指望不上。

孝谦太上天皇迈出这大大的一步后,偃旗息鼓,再无下文,等待对方下下一步棋;惠美押胜却似乎认了命,老老实实地向孝谦主上天皇效忠,对天天跟天神通话的淳仁天皇板起一张大饼脸。朝堂之上爬满了禾蟹,连地震都透出几许的温柔,大伙儿团结一心,共创日本美好明天。

平静并不能掩盖其下激涌的暗流,我们翻开《续日本纪》卷二十四时,仍然升官者的名单上找到许多密密麻麻的“藤原”字样。其中两个藤原慢慢的靠近了孝谦天皇身边,一个是已经跑过很多龙套的藤原永手,另一个叫做藤原八束(藤原真楯)。藤原永手自不必说,大伙儿都熟稔得很;那藤原八束,却又是何方神圣呢?

原来,藤原八束是藤原永手的亲弟弟。弟弟在圣武天皇时代混得比较好,混到了中级官员;老哥却是在孝谦时代才突飞猛进,并反超领先一直到死。藤原八束之所以在孝谦时代混得一混般,据说是因为他一开始是藤原惠美押胜的跟随者,直到孝谦太上天皇准备收拾堂兄时才弃的暗投的明。孝谦天皇对他倒也是深信不疑,将其火速调入京城,任中纳言,并兼信部卿。

除了两藤原,孝谦上皇的另外一个重要帮手就是已经坐了N年冷板凳、外放了十六七年的吉备真备。由于他在公元七五九年防大唐内乱波及日本的战备工作所提的意见不错,朝廷在用人之际,便把他重新启封使用,七六一年十一月,他被任命为西海道节度使,手下统有一万二千五百名士兵,战船百余艘,日夜操练准备对付“无礼”的新罗人。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1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1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