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东人的奏章到达朝廷后,朝廷的动向变得有些诡异起来:十月十九,圣武天皇下令建造伊势行宫;二十三日,设次第司,征发四百骑兵为护卫;二十六日,天皇给前线的大野东人发了个短讯,说自己从这个月底要到关东住一段时间,这是早就决定的,叫他们不必慌张;二十九日,天皇车驾东行伊势,以太政官兼式部卿铃鹿王、兵部卿兼中卫大将藤原丰成为京城留守——在前线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圣武天皇不在京城主持工作,却跑到东部逛街搞啥子?莫不成被大野东人的奏章吓破了胆子?
圣武天皇的担心是多余的。在朝廷的密集的洗脚水的浇灌下,藤原广嗣上万的部队没见怎么打,就散得无影无踪。这位爷由雄纠纠气昂昂的大将军变成了打游击的本拉登,四处躲藏。
十一月初三,大野东人上奏说藤原广嗣已经被安倍朝臣黑麻吕在肥前国松浦郡値嘉嶋长野村抓捕了。圣武天皇大喜,随即下令:对藤原广嗣可就地处决。
十一月初五,更详细的战报送了上来:那藤原广嗣在兵败后欲逃往新罗,初登船时,还顺风顺水;到到耽罗嶋,风向就变了,后来更是西风猛吹,把他的船吹回了日本,任他怎么祈祷也没有用。
一行人再上岸来,没走多远,就于十月二十三日落入官军的网中,并与其弟网手一道被处斩——那时候天皇的就地处斩令还没有下呢。
藤原兄弟被处斩,意味了藤原式家的没落。但是,这场大乱之后,圣武天皇对橘宿祢诸兄的态度也由你办事我放心变成你办事我提心吊胆,从而使藤原家族的其它支派有机会取代橘宿祢诸兄。对于藤原家首族的整体来说。他们死得其所。
藤原广嗣之乱平定之后,圣武天皇并没有回到旧都,而迁到恭仁京。
放下好好的平城京不用,在连宫垣没建好的恭仁京搞个新摊子看是很费解的事儿。对此,很多人都认为那是橘诸兄为了清除平城京里各种盘根错节的关系而把天皇和百官迁到自己的根据地里,从而牢牢地把朝廷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一个举措。为此他还下令把平城宫的武器运到瓮原宫,又规定各官不得“任意住于平城”,并于天平十四年撤消了太宰府,以防止这一大砣的兵力被人利用。
在恭仁宫那用帷帐围起的宫殿里,圣武天皇发布了最终摧毁班田制的《垦田永世私财法》,规定“自今以后,任为私财,无论三世一身,咸悉永年莫取。其亲王一品及一位五百町,二品及二位四百町,三品四品及三位三百町,四位二百町,五位百町,六位已下八位已上五十町,初位已下至于庶人十町。但郡司者,大领、少领三十町,主政、主帐十町。若有先给地过多兹限,便即还公。奸作隐欺,科罪如法。国司在任之日,垦田一依前格。”。
这个办法虽然鼓励老百姓开垦土地,却没有保障老百姓的权益。在官僚贵族的权与钱面前,大量资源被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使得土地的占有向集中化发展。土地的集中,加速庄园制的形成——其实在特权社会里,无论出台什么政策,最终受益的只能是特权者。无论世道怎么变,屁民的地位都不会改变,最多不过换个被**的体位而已。
恭仁京并没有给圣武天皇带安宁,迁都之后日本山崩、地震、洪水等灾害不断,日蚀等各种凶兆时有发生,甚至“天降异物,形味如饭”。
如此的多灾多难,使得圣武天皇不得不在心里直犯嘀咕。就恭仁京的太极殿刚刚建好之时,他又动起了迁都的念头,原计划迁到紫香乐宫,后又改为难波宫;他又下诏在全国兴建国分寺、国分尼寺,自己则修建东大寺,铸造了一尊高一丈六尺的大佛(卢舍那大佛)以求国泰民安。
似乎他的虔诚还不够,公元七四四年,安积王子死于脚气病——许多人都认为安积王子死于藤原仲麻吕的毒杀。毕竟,皇后的枕头风风力随着她的年龄一年弱过一年,而安积王子的支持率却年年提高,甚至连藤原家族都有人向他撩大姆哥儿。作为藤家新兴力量的重要人物,藤原仲麻吕完全有毒死他的动机。
公元七四五年,心灰意冷的圣武天皇将都城迁回平城京,并恢复了太宰府的机构。他四处流荡、兴修宫殿、建寺塑佛,耗费国库引起了朝野的极大不满,也使得国家财政极为困难——仅仅卢舍那大佛就用去了熟铜739560斤,白银12618斤;东大寺的修建用了八年时间,耗资无数;各国的国分寺规模虽小些,合计起来,同样也是个天文数字。
他并没有接受教训,其后数年间,除了更变本加厉地大搞佛寺建设之外,对其它东西似乎都失去了兴趣。由于他甩手不干,已经六十多岁的元正太上天皇不得不把大部分政事都接了过来——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临到老时还不能退休,大姐大不好当啊。
在圣武天皇东奔西跑和元正太上天皇摄政的日子里,橘诸兄继续在朝廷中担任着重位。公元七四三年,他升为从一位左大臣;七四六年,兼任重新恢复的太宰府太宰帅;七四九年,升为正一位——这是在活着时候便获正一位的六人中的第二位,端是显赫无比。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橘诸兄的儿子,橘奈良麻吕期间也由正五位上而从四位下而从四位上,并授兵部少辅,后与藤原清河一起一道任为参议,进入朝廷决策层;橘诸兄派的重要人物下道真备在天平十五年升为从四位下,十八年被赐姓吉备朝臣,十九年任右京大夫——玄昉运气可没那么好,七四五年他被贬为筑紫观世音寺别当,他的封物也被收回宫中。七四六年,这位俗称阿刀氏的光头和尚“忽然登空数丈,落地死亡,更无血骨”,如此稀奇的死法,极有可能是被藤原家的人刺杀的。
橘诸兄大权在手,却未能制约藤原家族的人上向的势头。南家的藤原丰成在七四八年提到从二位,第二年任为右大臣;藤原乙麻吕、藤原殿刀、藤原八束、藤原鱼名、藤原清河等人作为新秀纷纷跻身于朝廷。另一位藤原家最重要的人藤原仲麻吕先后任参议、左京大夫、民部卿,在圣武天皇时代结束之前提拔到了正三位——橘诸兄派是精英的战斗,人虽精,但少;藤原氏搞的是狼群战术,群起而攻之。事实证明,精英抵不过群狼,一堆人是斗不过一个团体的。
公元七四八年,元正太上天皇去世,终于不再为甩手党圣武天皇擦屁股了。圣武天皇无心政务,支撑了一年,着实感觉天皇越做越没意思,便把皇位让给了阿倍内亲王。据说他是自称为“三宝之奴”硬要出家退位,朝廷是实没办法之下才给他办的退休手续。
在让位之前圣武天皇把天平二十一年改变天平感宝元年,这是一个短命的年号,从七四九年四月十四日到七月二日仅用了二个半月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