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这位光头不知道溜达到皇后宫中搞什么勾当,正好碰到了皇太夫人(当然就是圣武天皇的老妈,皇后的姐姐了)来跟妹妹唠嗑。皇太夫人由于产后忧郁症,“为沉幽忧,久废人事,自诞天皇,未曾相见”,见了光头玄昉,经和尚一顿说法,“惠然开晤”,肯跟圣武天皇相见了。
没妈的娃儿见到妈,圣武天皇那高兴劲实在无法形容,由是对玄昉信任有加,向佛之心更是虔诚。
经过这样恐慌不安,人人自危的一年后,天平十年,朝廷恢复了正常。在这场瘟疫中,不但藤原家族损失惨重,日本朝廷上同样惨不忍睹,天平三年提拔的六个参议就死了三个,只剩下葛城王、铃鹿王与大伴宿祢道足,其它没有防毒面具只能靠口罩度日的小官小吏更是死得不计其数,空缺出了大把的岗位。
为了补足人手,圣武天皇决定向高层添加新鲜的血液。他授予在抗瘟防疫中表现出突的日本临时朝廷成员长屋王的弟弟铃鹿王正三位,任多治比真人广成娄式部卿,任巨势朝臣奈弖麻吕为民部卿;大伴宿祢牛养等人被提拔到从四位;空缺的右大臣则由橘宿祢诸兄担任——这位位异军突起,突然杀出的橘宿祢诸兄其实就是县犬养三千代与美努王所生的儿子葛城王。他老哥在天平八年时上奏章说,自已儿担心天皇赏赐自己母亲的橘宿祢的姓氏失传(此时县犬养三千代已死),愿意继承橘宿祢的衣钵,以“流橘氏之殊名,万岁无穷,千叶相传”。后世皆称这位爷其脑子灵活,知道自己继承没用的老爸的王位没啥前途,还是跟老妈的姓更有奔头些,所以干脆连姓都跟老妈了。跟老妈,有奶吃,没奶吃的老爸跟他划清界限,不要也罢。
除了给群臣升官以外,圣武天皇还顺便把太子的空缺也补上了,新换上场的队员是阿倍内亲王。他立阿倍内亲王当太子而不让安积亲王男丁为储君,想必是光明皇后大吹枕头风的结果。
在这里,先介绍一下日本朝廷中枢各个部门的组成情况,否则大家一会儿看到民部卿,一会儿看式部卿啥的头都晕完了也不知道他们干的是嘛。
日本在大化改新之后,参考中国的三省六部制,实行二官八省制。大唐这边的三省包括负责行政管理类似于现今天国务院的尚书省、负责审核政令的门下省,负责制定政令、法规的中书省。尚书省中设有六个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的部门,包括吏部(人事部)、户部(财政部)、礼部(文明办)、兵部(国防部)、刑部(司法部)、工部(建设部)。省的主官称“令”,副官则称“侍郎”。
日本朝廷的架构神似却带有日本特色。二官八省中的二官为为太政官与神祇官。太政官不是一个人,而是包括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为首的最高统治机构,有大纳言、中纳言、少纳言、参议等人辅之,如果您官拜以上之一者,那么恭喜您,您已经是在日本的最高决策层里面了。
在太政官之下,设有左右弁官局负责对口八省。
十一奈良朝的女人们(九)
神祇官的业务很单一,管理祭祀等跟老天爷打交道的工作。有时候,他在名义上应属太政官管理,实际上是相对独立的。
八省则是具体管理各项行政事业的政府机构,包括内务省、式部省、民部省、治部省、兵部省、刑部省、大藏省、宫内省等八省。省的长官为“卿”,比如式部卿等,次官为“大辅”、“少辅”等,辅官则被称为“丞”或者“大夫”。各省内部还专门的寮、局、司所等等。随着时代的变更,一些部门跟其它的部门合并撤消。有时天皇一拍脑袋,又新设一些部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八省中的内务省又称中务省,其业务范围是“诏敕颁行等宫中一切政务”,主要是负责宫廷内部事务。先后设有中宫职、左右大舍人寮、图书寮、纸屋院、内藏寮、缝殿寮、糸所、阴阳寮、内匠画工司、内药司、内礼司等等。
式部省类似于大唐的吏部,也就是人事部。负责官职的任免意见、官僚教育、业绩考核、指导礼仪等工作。式部省下设大学寮、大学别曹、散位寮等。
民部省负责管理地方户籍、税赋、工程建设等工作的业务,等于国家税务总局加上建设部的合体。民部省下设有廪院、主计寮、主税寮、左弁官局。
治部省主要负责外交事务、礼乐、丧葬、教化等业务,下设雅乐寮、玄蕃寮、诸陵司、丧义司等机构,这个部门算是清水衙门,没太多的事儿可干的。
兵部省的职责不用解释大伙儿都知道,自然是管理诸国兵马等一切军务,负责武官人事管理、征兵、训练等与砍人和防被人砍的工作。但是,六卫府的禁军是独立的,不归他们管的。兵部省下高册封兵马司、造兵司、鼓吹司、主船司、主鹰司,还有我们以前提到过的隼人司等。枪杆子里出政权,抓住这个部门就等于抓住了江山,有了江山才有别的可能,天皇对它不可能不重视。
刑部省下设有囚狱司和赃赎司,与大唐的刑部职能相同,负责官司的审理、判决、刑罚执行等工作。在天皇说了算的时代,这个部门其实也就只对老百姓才起点作用,类似长屋王之类的通天冤假借案,他们管不了,也没法管。
大藏省是管理财政的部门(民部省负责收,他们负责用),还负责货币发行管理、物价调查等等。大藏省设有正藏率分所、织部司、典造司、漆部司、缝部司、扫部司等等部门。
宫内省,顾名思义是负责天皇老儿一家吃喝拉散等各项杂务的部门。天皇要求高,所以这个部门也显得特别的臃肿宠大,共有大膳职、木工寮、大炊寮、供御院、主殿寮、釜殿、典药寮、乳牛院(不知道加不加三聚氰胺?)、扫部寮、正亲司、内膳司、进物所、御厨子所、贽殿、造酒司、酒殿、采女司、主水司、冰室、筥陶司、锻冶司、官奴司、主油司、内扫部司、内染司、园池司、土工司等等杂七八糟的机构。这样也好,机构越多,官职越多,人人有份,自然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