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的陆奥按察使大野东人是新“空降”过来的,但他并不是来打酱油的,也不是准备只充当路人甲乙的角色。他对虾夷人的动向似乎早有察觉,为了防范于未然,他做不少的准备工作,募兵修工事等等。没想到虾夷人说反就反,连草稿都不打就发作了,一点时间都不留给他。所以,当虾夷人造反时,陆奥国的官员们还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在一片慌乱中,陆奥大掾佐伯见屋麻吕被虾夷人杀死,大野东人倒很灵醒,躲过了这一劫,急忙向朝廷请求派援兵。
四月,朝廷抚恤了佐伯见屋麻吕(“赠从五品下”),擦干眼泪,派藤原朝臣宇合为持节大将军、高桥朝臣安麻吕为副将军,征海道虾夷;另派小野朝臣牛养为镇狄军,派到出羽国维稳。其后更调集坂东九国三万军队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并向陆奥镇所输送大批的物资。
打了半年后,是年十二月,到前线镀金基层锻炼的藤原朝臣宇和小野朝臣牛养得胜还朝,而大野东人的多贺栅得以建成——后在的藤原惠美朝臣朝狩在此基础上,修建了多贺城,成为陆奥国的政治中心。
战争结束,第二年春头算账,论功行赏,这一仗打出了一千六百九十六名有功之臣,藤原朝臣宇合升从三位勋二等,正式步入有权说话的阶层;大野朝臣东人授从四位下勋四等,提拔为陆奥镇守将军。一场小仗,打出那么多的官位职称,也无怪乎人们喜欢打仗了。
为了加强陆奥、出羽地区朝廷的军事存在,震慑不臣的虾夷人,大野东人奏请在陆奥国新设置白河军团,又将丹取军团为名玉作军团,再为陆奥国的镇守兵将请赏,还建议设置田夷郡。日本朝廷一一依其言而行之。
公元七三三年,日本人将出羽栅继续北移,进至秋田村高清水冈一带,又在雄胜村设置新郡。如此一来,新的占领地已和与八十年前阿倍比罗夫征服的渟代、津轻等“飞地”郡连一片,日本朝廷在本州未能完全控制的地区只剩下出羽国与陆奥国之间的一块地区了。
当然,新并入的地区亦不是在一夜间变得老老实实,小的冲突不断地发生。大野东人等人虽然痛感出羽、陆奥两地阻隔,无法互通声气,呼应不利,只是单靠手上的兵力,应付目前的形势已属不易,要打通出羽、陆奥之间的通道实在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随着形势的好转,公元七三七年,大野东人等人上奏朝廷,说从陆奥国到出羽栅,需取道男胜(地名,又称雄胜)。而男胜村现在不臣服的虾蛮手里,那些个虾夷人过路费收得厉害,连命都要收,所以恳请朝廷批准攻击男胜村,打通两国的交通要道,踹掉虾夷人的收费站。
朝廷同意了,但没有让大野东人主持这次的踹站行动,而是派藤原朝臣麻吕,就是藤原家的老四,为持节大使,佐伯宿祢丰人、坂本朝臣宇头麻佐为副使,前去陆奥——这么好的镀金机会,藤原家的人怎么会别人染指?可怜大野东人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藤原氏再做一次嫁衣,愣是抢不到当新娘的机会。
据后来藤原朝臣麻吕的奏章报告说,他们带常陆、上总、下总、武藏、上野、下野等六国的一千骑兵,于二月十九日到达多贺栅,一边派“虾奸”远田君雄人、和我君计安垒到各地安抚虾夷人,免生惊扰,另一方面则加强各栅的防守,以防虾夷人集体暴动。不得不再次充当伴娘的大野东人则带领骑兵一百九十六人,镇兵四百九十九人,淄兵五千人和“归服狄俘”二百三十九人,作为踹收费站的主力部队,向部内色麻栅集结。
八奈良朝的女人们(六)
二十五日,大野东人从多贺栅发,抵达部内色麻栅。三月一日,这一支史上最大的闯收费站队伍拔营西行,当日与出羽国守田边史难波带来的六百人的出羽军在大室驿会师。
由于大雪未溶,他们等了几天,才继续出发。从贺美郡到最上郡,多山势倒陡,地形凶险,断涯深涧处处皆是,大野东人的部队不得不“或剋石伐树,或填涧疏峰”,一边修路一边前行,走了八十多里地。
从最上郡的玉野到比罗保许山的八十里地要好走些,加之向导说从比罗保许山到雄胜村还有五十里地,路也比较好走,这大大的提高了朝廷军的士气。
四月四日,踹收费站的队伍在比罗保许山扎营。这时,收费站站长,也就是雄胜村村长以下三人来跟官军打招呼说:“听说朝廷对我们收费标准不满,所以派兵来接管。咱可是大大的良民啊,怎么可能跟官府作对呢。现在站里派我们来跟官军接洽投降事务,官爷说以后怎么收就怎么收,我们坚决加无条件的拥护上级部门做出的一切决定。”——这位村长是对田边史难波说的,因为他是当地的父母官,长得不象大野东人那么的恶形恶相。
大野东人闻言,认为站长不过是因为大军压境,不得已之下做出的权宜之计而已,“夫狄俘者,其多奸谋。其言无恒,不可辄信。”但是,朝廷要搞民族和平政策,俺虽然将在外,也不得不贯彻朝廷的精神,所以“而重有归顺之语,仍共平章”。
田边史难波也认为兵发收费站,只不过是为了教训他们一下,要他们长个记性,不要不开眼的连领导的小车队也拦路收费而已,不一定要使用暴力。如果真的把他们的收费站给拆了,他们鸟雀而散,到处出没打人闷棍更加不好办。现在咱的威风,收费站的人领教了,不管他是真心实意还是假情假意,咱们不妨先闻其言,观其行,再作决定也不迟。
大野东人与田边史难波不愿动粗,倒不是突然起了慈悲之心,乃是因为除了作为精神武器的主体思想外,朝廷军队的日子并不太好过。由于道路难行,运送粮草、筑城的材料都不方便。大野东人原本想打入敌人腹地之后,就地开垦,种植粮食,在此修建城池,跟收费站的人打持久战的,但这一年雪大,无法耕作,越过二百多里地的送过来的粮草只是杯水车薪。既然虾夷人口头称服,那么这就顺风扯帆,打道回府了——反正路也熟了,地理也搞清楚了,等到以后时机成熟再来筑城,也不是什么难事。
藤原朝臣麻吕的奏章最后还很谦虚的说,自己对前线的事不是很明了,大野东人久将边要,又深入敌境,比较了解情况,想必他的决定是有道理的——这位老哥去前线镀金,倒也不掩别人的功劳,对大野东人大大的夸奖了一番(当然,也顺便把不马上修建雄胜城的责任推给大野东人,免得以后有事儿自己背责任),真是个难得的诚实的老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