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奈良朝的女人们(三)
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地方志编制工程是一场浩大的工程,各国前后用了差不多二十年时间才初步将其完成。无论是为了研究,还是了解古代地方的风土人情、历史概貌,甚至只是把它当成当年的旅游指南来读,这些个充满地方色彩、详细地描述地方情况的地方志都应该是比较吸引人的。可惜的是,这些地方志现在能保存下来的不是很多了,大多数已经流散无踪。人类就是这样,一边创造文化,一边又漫不经心地随意把它丢弃,甚至有意的销毁。后人只得在管窥中神往,却再也触摸不到它的原貌。
和铜七年二月,元明天皇下令纪朝臣清人、三宅臣藤麻吕,重新修订国史。
这一道命令的最后成果便是《日本书纪》的成书。其实,当初草壁皇子是双管齐下,同时制订《飞鸟净御原令》和编撰《日本书纪》的。《飞鸟净御原令》制订完了,《日本书纪》却只形成初稿。如今时间又过去了三十年,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补、修改、完善,把天智、持统年代的东西增加进去。
受命主持这项工作的是舍人亲王——那舍人亲王是天武天皇的儿子,在这个朝代也算得老前辈,不过是老而不死的那种,不是德高望重的那一种。
养老四年,《日本书纪》修撰完成,这一部前后用了近四十年时间的史书共纪三十卷,系图一卷,规模并不大。天武、持统、文武、元明、元正几位天皇,对胡诌出来的这一本书都有贡献。
公元七一五年,元明天皇退位,让位给冰高内亲王,是为元正天皇。
既然本节的的标题叫做《奈良朝的女人们》,可想而知,这位冰高内亲王当然也是个女的(亲王是男人,“内”亲王是女性)。抄书者对元明天皇的这个决定并不是很理解:小屁孩首皇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圣武天皇)那会儿已经十五岁了,他老爸也是这个年龄上的台,元明天皇完全可以仿效持统天皇的作法,把首皇太子推到前台,锻炼执政能力,自己在垂帘听政就是了,为何偏偏还要设一个过渡的女天皇?有专家认为,元明天皇是希望通过冰高内亲王的上台压迫藤原家族的势力,使有藤原血统的首皇子少受藤原家的肘制。但从后来的事实来看,这样做根本达不到他们所声称的目的。
冰高内亲王是草壁王子跟元明天皇生的女儿,也就是文武天皇的姐姐,首皇子的姑姑。元明天皇给冰高内亲王评语是“早叶祥符,夙彰德音。天纵宽仁,沉静婉娈,华夏载伫”,全都好词儿。反正咱们不能亲眼见到她,也不好说这评价是不是过头了。
元正天皇上台的当月,便嫌老妈起的年号不好听,正好有人进贡“瑞龟”,遂将和铜八年改元为灵龟元年,并大赦天下。过不了两年,又在公元七一七年时把年号改为养老,听说是洗澡洗出来的心血来潮。
长江后浪推前浪,进入元正天皇年间,奈良时代前期政治新星们(说白了,就是最喜欢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那一伙子人)正在慢慢地浮现,而飞鸟时代留下来的老一辈的拍砖家们一个个地慢慢老了,死掉了。
第一个死去的老一辈拍砖家是左大臣石上朝臣麻吕,他在养老元年三月去世。老哥儿本姓物部连,打壬申之乱时代之前就当官了。不过,当时他跟的是大友皇子。人家都跑光了,就他还紧紧跟随着,直到大友王子上吊自杀,这才改换门庭。
象他这样忠心的标兵式典范人物,无论是哪朝哪代,都是要立一两个的。天武天皇上台后并没有砍掉他的脑袋,派他出使新罗,还给他改了姓;持统朝时,他因在筑紫监建新城有功,受直广壹位,成为享受有警卫护卫的待遇级别的大员。
打那以后,他开始官运亨通,经历了坐火箭般的升迁过程。庆云元年,拜右大臣;和铜元年,老哥升为正二位,拜左大臣,极位人臣。但是,不晓得什么原因,元明天皇在迁都时竟然让他留守藤原京,一直让他坐冷板凳,老爷子坐着坐着就这么冻死了。
坐冷板凳的人冻死了,大红人也照样活不了多长时间。毕竟,小鬼无常勾人只看你的寿数,不管你是青还是红。养老四年八月,炙手可热的正二位右大臣藤原朝臣不比等也去世了——这一年的年头元正天皇还“授刀资人卅人”给他,为他做了不少积阴德的事儿,天命如此,人事又有何用?
藤原不比等死后拜正一位,太政大臣,活人看得风光,对死人又有什么意义?
藤原不比等出名的时间并不早,大抵文武天皇年间才冒的头,以制订律令、史书,为朝廷制订政策的业绩为第一桶金(甚至在他死前,元正天皇还让他带头修编《养老律令》),又以女人的裙带为第二桶金,一步一个脚印地升上来的。
公元六八八年时,他还是只是从五位下的判事,七零一年他升为正三位,七零四年升为从二位,七零八年升为正二位,同年任右大臣,二十年间,他已经升到升无可升的地步——因为正一位一般是给死人用。据统计,打有这个品级开始到这个官制的取消一千多年时间里,活着的时候就得正一位的人只有六人(第一个是藤原宫子,即首皇太子圣武天皇的老妈)。大抵日本人认为这最高级的品级,应是完美无缺的人才能享受,你既然还活着谁知道你以后会不会腐化堕落呢?
由是可知,死人才是完美的啊。
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藤原不比等的背后的那个女人名字叫做县犬养三千代(橘千代)。
单从“县犬养”的姓氏来看,橘千代的出身应该不是很高,但她的运气相当的不错,先是作为普通的女孩儿被征入宫当女官,又被美努王(敏达天皇的四世孙)看上了。美努王虽然是地球不爆炸,皇位就绝对轮不到他的那种王,毕竟属皇族中人,出身低微的县犬养三千代没得挑,只好嫁给了他,生了二男一女,长子名叫葛城王。
单靠自己会生孩子是没有用的,只会搬弄舌头也做不出什么好事,如果只是嫁给美努王的话,县犬养三千代地位绝对不会有后来那么显赫,顶多也就是一个人妻人母的角色。然而,不久之后,她的运气再一次了发展了作用。
我们知道,轻皇子是草壁王子的独苗,也是持统天皇和元明天皇的唯一希望,两位女天皇对轻皇子的关注可谓无微不至。她们贴出招贤榜,广募天下众雌,要为轻皇子找一个好乳母——皇位继承人的乳母,在气质、举止、素养、学识上都要有一定的要求,不是奶水足就可以胜任的(那样的话,一头奶牛就成了)。由是,众雌兴冲冲而来,却全部扫兴而归,没有一个中两位天皇的意的。
或者是运气好,或者是以前表现出色,或者两者皆有之,最后,三千代被选中了。她也不负重望,把一个轻皇子带得就聪明伶俐,落落大方,举止得体。持统天皇和元明天皇都很高兴,对县犬养三千代颇是另眼相看;加上女人家家,有共同语言,不象朝廷的大臣那样只能谈公事却没有感情交流。几个女人没事闲着,唠唠嗑,说说话。三千代对答得体,把两位老太太哄得团团转,简直就把她当亲闺女看了。
哄好了两位老太太,三千代的身价象飘在洪水泛滥河面上的小船一样,迅速涨高。养老元年,这位出色的妈妈授从三位之职,养老五年,又被提到正三位。元明天皇还赐其姓“橘宿祢”,是为日本古代四大姓之末座。
众位看官可能有些不解:那三千代是有老公的人,怎么会跟藤原不比等搭上了钩呢?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其实也不难解释:那三千代的前夫美努王出任太宰府帅,长期出差在外,还不到三十岁的三千代独守空间,寂寞难耐,自然而然不住地往朝廷中的一干大臣队伍中乱瞟;比她大上十岁的藤原不比等也算上是个老帅哥,且有向上爬的动力,在天皇面前说得上话的三千代当然是个绝佳的贤内助。于是,两人便一拍而合,成了一对露水夫妻。
经过一段不合法的儿童不宜的时期后,三千代一脚踢开了美奴王,与藤原不比等结成了夫妻。自此,藤原不比等的事业开始蒸蒸日上。
三千代有近水楼台之利,为藤原不比等说几个好话容易得很,要捞个月亮也并不是什么难事。她把藤原不比等的女儿宫子介绍给文武天皇,生下了首皇子——文武天皇继承他父亲早死的优良传统,使得首皇子没有竞争对手,藤原家的血脉继承皇位似乎已成了定局。
在这之后,三千代又把自己跟藤原不比等生的女儿(也是首皇子的小姨)嫁给了首皇子,这就是后来的光明皇后。藤原氏的裙子就此罩住日本的朝堂。
后来,三千代在元明太上天皇病危时,选择出家为尼,以为元明太上天皇祈福。公元七三三年,她追随亡夫藤原不比等而去,过世时追封为从一位,数十年后又被追认其为“正一位”,并赐以“大夫人”的称号。
除了给前夫戴绿帽子外,县犬养三千代是名相其实的旺夫益子的女人。她跟女帝们不一样,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太大的权利欲与阴谋手段,只是利用自己的关系网和作为女人的手段,为自己的丈夫和儿女们铺平道路而已。相比武周皇帝、持统天皇之类权力型女性来说,她要可爱得多。
说来女人还是离权力远一些的好,太近了,就半点也不卡哇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