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二十二深化中的改革(二)

这事跟孤身只人被抓来当俘虏的续守言没有什么关系,他只是感觉好笑,八色之姓有“真人”也有“道师”,这位爷还真是对阴阳学有兴趣啊。

这一年又发生了一次大地震,“举国男女叫唱,不知东西,则山崩河涌……土左国田苑五十余万顷,没为海”,而伊豆岛西北二面,则隆起了一个新的小岛。

续守言和萨弘恪两人都侥幸没有死,他们来了那么多年从来没有发生过那么大的地震,有点懵了。

过得几年,听说又要搞什么冠位制了。倭国第一次定冠位的时候,续守言还没出生,那时候是十二顶帽子;第二次定的冠位原是十三顶,过了两年改成十九顶,续守言那时候还不知道天下有个地方叫倭国;第三次冠位是二十六顶,是六六四年执行的,续守言还是阶下囚。在这一次(天武十四年),天武天皇竟然把帽子数量增加到六十阶,简直就是复杂得无可复加。

这六十阶位中,明位有二阶,净位有四阶,每阶分为大、广两级,共十二级,这些是给王族人的帽子,列诸臣之前。帽子的写法是:位+级+阶,比如草壁王子,为王族中最尊,他的冠位是净广一位。

另外的帽子是给朝臣的,分“正、直、勤、务、追、进”六位,各位按数字分四阶,每阶同时亦分为“大、广”两级,共四十八顶。任你多出色,只要不是王族的,你就混不到明净二位的帽子——天武天皇故意搞这些个差异化,大概是想把王族和朝臣严格区分开来。朝臣只是为王族干活的打工仔,是不能跟王族平起平坐的。在他一朝,从来没有任命大臣,主要是靠王族们进行统治。这时的冠位已经开始跟职务有挂钩的现象,不再象以前那样,只是纯粹荣誉了。

过了几天,天武天皇又下文件对各级冠位的官员的服色进行规范,净位以上的,也就是王族中人的衣服是大红色;正位的是深紫;直位浅紫,勤位深绿,务位浅绿,追位深紫黑色,进位浅紫黑色。倭国的朝廷一上朝,就象一个菜篮子工程的示范基地,苹果、茄子、西瓜,葡萄满地跑。

续守言没有挣到帽子,他虽是公务员,但算不得上是官员,只是技术型人才,领的是专业技术工资,不是政工师,也不是什么经济师。

天武天皇在六八六年九月去世,在死之前两个月把年号改为朱雀。

续守言在倭国已经生活了二十三年,对倭国的历史也略知一二:这一百年来,倭国的权力过渡大都打得头破血流,不出点事似乎不安乐。推古天皇脚下踩着崇峻天皇的鲜血,舒明天皇的宝座下堆垒着山背大兄一家的尸体,孝德天皇进宫的路边是苏我虾事家里的熊熊大火,天武天皇更是从自己的侄子手上夺得的大权,甚至连个名份都没有给侄儿。就连看似和平交班的天智天皇,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那么多年不愿就位。

续守言很担心,担心这一次交班依然不能和平的进行。他的担心倒不是在民间而担心朝廷的安危,而是怕神仙打架,自己小民遭殃。

续守言的担心不是多余,在天武天皇驾崩后,皇后鸬野王女临朝称制——倭国的女人也能当家作主,续守言并不感觉到奇怪——十月,宫里传来消息,说大津王子谋反被发觉,王子和其党徒三十多人一道被打入牢中。

后来,大津王子被判为死刑。皇后“宽大为怀”,对其他从犯仅判处流放。

大津王子是个帅哥,“状貌魁梧,器宇峻远。幼年好学,博览而能属文。及壮爱武,多力而能击剑。性颇颇荡,不拘法度。降节礼士,由是人多附托。”,跟体弱多病,老实憨厚太子正好成鲜明的对比。

他是皇后鸬野王女的姐姐大田王女的儿子,也深得天武天皇的喜爱。不幸的是,他老妈死得早,连累得他的竞争力远不如嫡子草壁王子。

为了让这几兄弟不要在自己死后打打杀杀,和睦相处,天武天皇在其就位十年之时特意搞了个吉野盟约(他当年发家的地方),让这几兄弟发誓“相扶无忤,若自今以后,不如此盟者,身命亡之”。天武天皇自己就是造反起家的,这样的誓盟吃顿饭都可以发十个八个,自己知道一点用处都没有,但也实在没有别的好招数。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天武天皇死后不到一个月,川岛王子就向摄政的鸬野皇后打报告,说大津王子要造反。鸬野皇后当即将大津王子抓了起来,第二天就处死了。他的妻子披头散发,一路痛哭的光着脚跑到刑场,殉死于当场。

续守言总觉得大津王子死得蹊跷,便注意留心打探各种小道消息,终于打探到一个香艳的故事。故事说:大津王子与草壁太子同时喜欢上一个叫石川郎女的女子(才女来着),两人争风吃醋,搞得满后宫的醋味儿。

女孩子都爱帅哥,自然是大津王子得手了。

鸬野皇后知道后大怒:大津王子连一个女人都跟太子抢,我要是死了,难道他不会对这王位动心吗?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偏却多病又有点怯弱加老实,在人望上跟大津王子没得比。大津王子在排名上也仅次于太子而已,一旦太子即位,这江山,如何坐得稳?

所以,天武天皇一死,鸬野皇后不让草壁太子马上即位,而是自己摄政,控制住了局势,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策动川岛王子诬告大津王子造反,趁反对派还没来得及反对就把他给处死了。

查到这里,续守言不敢再查下去了。他默默地把一张写满字迹的纸一把火给烧掉了——那是大津王子的绝命诗:金乌临西舎,鼓声催短命;泉路无宾主,此夕离家向——长长的吁吁的一口气:真相是要人命的,我一个居人篱下者,知道真相又如何?

此后是天武天皇漫长而繁杂的葬礼,王族、大臣、“诸藩”轮流多次哭祭。天武天皇在棺材里若是有知,也会烦得得爬起来痛骂这群家伙的。

但就在这一次漫长而繁杂的祭祀中,一直都排在前面领头者的草壁太子无疑慢慢地被人当成了自然的天皇继承人,树立了权威。鸬野皇后头发虽长,智慧并不少。

两年多后,朱雀三年十二月,天武天皇在吵吵闹闹中终于入土为安了。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13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13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