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三,村田连男依在安河滨大破敌军,俘社户臣大口、土师连千岛等将;七月十七,北路军再次迎击栗太军,击而溃之,一路狂追。经过数次小规模的战斗,由琵琶湖最北面进至琵琶湖最南面。
这一连串的胜利后,近江军三面出击被全面粉碎,和尚军从北线、东北、东南三个方向向对手压迫过来,近江朝廷实质上已经围在了近江那么狭小一块地域之内。
七月二十二,和尚军美浓军团到达濑田桥。
濑田桥位于琵琶湖支流濑田川上,是连接近江与大和的咽喉,一直是兵家相争的要地。千百年来,这条濑田桥下不知道流淌过多少人的鲜血。所以,它在日本史书上出镜的机会比无数只负责打酱油的神灵还要多。松尾芭蕉的徘句有:“五月的滂沱大雨,覆盖了一切,除了那座长长的濑田桥”说的就是这条桥。
壬申之乱的大决战将在这里展开。
近江朝廷将自己的最后主力集中在濑田桥西侧,大友王子(这位老兄已经登基为王,为弘文天皇。由于他最后的失败,《纪》里连个位置都没给他,加上他并非中大兄的嫡子,所以人家一直没把他当成天皇。平安时代,有人想给他平反,却不成功。直到明治时代,他才被正式被认定了天皇,这时离他死去的时间已经过了一千二百年了)在各国的征兵工作开展得极不顺利,时间又过于仓促,近江朝廷可用之兵只有畿内的军队,兵力应该不很雄厚。
近江军的先锋将名叫智尊,统领着部下的精税之师直直地拦住西侧桥头。在他们的后边,是由数万士卒结成一个个的方阵,旗帜遮日;传令官在队伍中奔来跑去,卷起尘埃滚滚;中间的中军之中,征鼓齐鸣,数十里之外都听得一清两楚;更远处,还有长蛇般的军队在将官们呼喝之下源源不断地在后方展开。近江朝廷的大阵不断的加厚加宽,形成一层层的阵线。
为了抵挡和尚军的进攻,近江先锋智尊把濑田桥中段的三丈余宽的桥面拆毁,中间只留下一块窄窄的木板,路人甲乙一个两个地通过还没有什么问题,大军全面进攻是不可能的;近江军还在这块木板旁边设人守护,如果敌方攻近缺口,马上就把这板子踢开,让敌军无路可行。
和尚军的进攻开始了,将军们驱赶着士兵,挥舞着兵器旗帜,向濑田桥冲来。由于桥窄人多,冲锋的人潮冲至桥处,立即混乱不堪,挤得水汇不通,成为对方绝好的靶子。智尊指挥自己的部队,轮番向东侧桥头倾泄箭雨。一片又一片的和尚军士兵中箭倒地,在地上翻滚,哀嚎着,被后面冲上来、收不住脚的战友踩成了肉泥。
农历七月二十二的胜利之神似乎都站到近江朝廷这一边,和尚军发动了数次冲击,都没有得手,白白地在桥头东侧留下几百具象刺猬一样的尸体,毫无进展。和尚军前敌最高指挥官高市王子脸色铁灰,似乎已经看见大友王子给他送上的白绫在他的面前挽成的结。他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脑袋伸进那个虚幻中的结中去,想象着自己白眼上翻,舌头长吐的样子,自己都打了个寒战。
一阵欢呼声打散了高市王子的幻觉,他远远望去,似乎那要命的濑田桥西侧站着了不少红衣红甲的人,难道我的军队已经占领濑田桥了?他摸了摸自己的光头,咬了咬舌头,很痛,再看,那边桥头上站着的果然是自己的兵马!
原来,数攻不下后,和尚军中一个叫做大分君稚臣的老兄冒火了,遂和自己小队的士卒扔掉碍事的长矛,全部身披重甲,仅持近身肉搏的兵器,排开正在后退的士卒,直冲上桥上去。
近江军在他们身边倾泄下了一场连续的箭雨,敢死队虽着重甲,仍不断的有士卒倒下。大分君稚臣只是不管,只顾埋头向前冲去。
近江的“守板队”见敌人来势凶猛,大惊失色,急忙要把那块要命的木板推下河去。只听大分君稚臣大喝一声,纵身飞起,跃过木板,扑入守板队中,砍翻了几名敌人。
近江军慑于其气势,回头就跑。
就这么缓得一缓,大分君稚臣手下的敢死队队员也已经越过的长板,硬生生地在桥头西侧打出了个缺口。
村国连男依大喜,急令后续部队扛着木板赶紧跟上,边渡边铺。近江前锋军气势已经挫,连连后退,守在桥后的智尊亲自杀了几名后退的士卒,但兵败如山倒,那里还弹压得住?就连他自己,也很快红色的潮水吞没了,横尸在桥头之上。
前锋一破,濑田桥遂失,大友王子和左右大臣们再也无心恋战,丢下大军,“仅身免以逃之”。 村国连男依乘胜追击,当晚屯军于粟津冈下。
同日,和尚军的羽田公矢国、出云臣貊部攻陷琵琶湖西岸的三尾城。至此,琵琶湖以北的战事基本结束。
第二日,走投无路的弘文天皇终于发现,原来自己给叔叔准备的那条白绫却是为自己准备的。他实在无法抵挡那个圆圈的诱惑,便在一棵歪脖子树上上吊而死,时年仅二十五岁。这个年龄,正是常人泡妞劈酒玩得正疯的青葱时光,他却因权力之斗一命归西,好不凄惨。
弘文天皇一死,当年一起在天智天皇面前誓盟的诸位老兄各自飞去,近江朝庭四崩五裂,已经无法再维系下去了,持续了一个月的壬申之乱遂以大海人王子的胜利而结束。
第二年二月,大海人王子在飞鸟净御原宫正式就任,是为天武天皇。
在这之前,论功行赏自己是免不了的,清除大友人王子的余党更是迫在眉睫的事的事。随着和尚军的推进,人头滚滚,什么左右大臣,什么盟誓派非杀即流,唯有尾张国国司少子部连鉏钩不知道为何躲了山里自杀——这位爷第一个举兵二万支持天武天皇的,革命胜利了,他自己却跑去自杀了,也怪不得连天武天皇都说:“鉏钩,有功者也。无罪何自死,其有隐谋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