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鬼室福信部遂鸟枪换炮,终于用上了专业的杀人工具,攻击力大增,挥师攻下了周留城,并以此为据点,四处游击唐军。刘仁愿派一千人去攻打残军,居然“一人不归”——不是只有一个人不回来,而是一个人都没有回来!

由于自己的士兵前几天还是农民,一窝蜂的斗殴还凑合,令行禁止啥的还需要时日;残军手上也没有攻城器具,对泗沘坚城还是没什么招数,鬼室福信便在泗沘周围设下了几道栅栏,准备要把唐军困死,并向百济的天然盟友倭国请求支援。

倭国在九月自从百济逃来的难民那里知道了百济被唐新联军打破的消息,并知道百济现在有鬼室福信那么一号人物。十月,鬼室福信的使者贵智、正珍等人来到了倭国,并带来一百多名唐军的俘虏,以证明自己还是挺能打的——在这些唐军俘虏中,有两位老哥的名字被记了下来,叫续守言和萨弘恪。后来,这两位老兄都混得不错,在持统朝担任“音博士”等职,专门教人学中国话,多次被评先进。

看来,学好一门技术,就算是当俘虏也不怕嘛。

鬼室福信除了迫切要求倭国派援兵以外,还想迎回前番到倭国为质的王子扶余丰,以其为王——毕竟,要复辟百济没有一面旗子是不行的。不过,扶余丰从百济武王那会儿已经到倭国为质,一混就三十年,国破了才有人想起还有那么一位王室后代,他真不知道是哭好还是笑好。

同月,齐明天皇与中大兄应鬼室福信之求,立扶余丰为百济王,并开始在筑紫储备军用物资,将自己绑在百济的战车之上。

也就在这时候,在大唐被关了一年禁闭的倭国使团这才回国

十二月,大唐政府派契苾何力、苏定方、刘伯英、程名振分率数路大军,对高句丽实施“常规性”打击。与此同时,为了解决百济的困局,李治还派出一位新的将军,此人白村江大唐方面的主角,刘仁轨。

刘仁轨是去接替王文度的职务的——王文度九月份刚到百济,就莫明奇妙地死掉了,岗位空缺了好几个月。不过,刘仁轨是以兼职的身份到百济的,此时他的名片上印着的还是“带方州检校刺史”的头衔。

公元六六一年二月,鬼室福信的手下道琛认为自己的士卒已堪一战,遂在熊津江口设了两道栅栏确保自己的后方,大部对泗沘发动进攻,打死了了一千多名唐军。

为解泗沘之围,刘仁轨将撒豆般地分散到各地的唐军聚集起来,形成新的机动兵团。他通知新罗方面在北方策应,自己则直趋熊津江防线,一战击杀百济残军一万多人。道琛被迫放弃对泗沘城的进攻,退回任存——道琛是僧人,念佛凑合,打仗的不行。

与抗美援朝那时相象,百济残军打大唐的部队不行,打起新罗人来,熟门径熟套路,倒还是有几分办法的。鬼室福信忽东忽西,神出鬼没,先后挫败了新罗的五路大军。连新罗人都说自己的军队“惊骇溃北”,惊愕于百济残部的战斗力,可知道其损失惨重的程度。

鬼室福信凭此一胜,暂时稳定了局势。

泗沘城解围,刘仁愿、刘仁轨两刘合流。按关系,刘仁轨应该只主管政事,军事上由刘仁愿主要负责。但刘仁愿对刘仁轨相当的尊敬,李义府(就是笑里藏刀的那位)多次让人挑拨刘仁愿杀了刘仁轨,刘仁愿只是不理。两将无间,以后的工作就好办了。

五月,高句丽会合靺鞨进攻新罗边城——后院烈火熊熊之时还打新罗人,高句丽人脑子弗清醒哉。

果不出所料,高句丽人先打述川城,不克,改打北汉山城,

北汉山城城内连居民在一起才二千八百人,连打了二十多天,粮绝力疲,正在等死间,一颗陨石突然从天而降,正好击中高句丽的兵营,死伤不少人。

被陨石打中那么小机率事件都被自己碰到,高句丽人大喊晦气,连夜拔营撤回了国内。

六月,新罗太宗王金春秋死了。这位爷跟义慈王打了几十年的打道,被义慈王联合高句丽压得抬不起来,当王当得并不舒心。如今在大唐的帮助下突然一把翻盘,眼看舒心日子这就来了,他却被老天收走了,还真是个杯具。

七月,为配合大唐军在北路的进攻,新罗军和刘仁愿部队集结在南川州。同月,齐明天皇也去世了,中大兄王子“素服称制”——这位爷不知道为什么原因,再次没有马上继位。

八月,大唐北路军苏定方部(这位爷一会在南一会在北,位置飘忽不定,踢前锋的好人材啊)在大同江击破高句丽军,开始围攻平壤城。

高句丽大概是想采取先断后其后路,待苏军疲惫后再一举歼之的战法,渊盖苏文派他的儿子渊男生统兵绕到苏军背后,卡住鸭绿江口,挡住了唐军后继各部的前进道路。

似乎是为了策应高句丽的战略,在南边,鬼室福信的残军牢牢地把新罗和刘仁愿的南路部队钉死在瓮山城;倭国方面也趁火打劫,阿昙比逻夫连、河边百枝臣、阿倍引田比罗夫臣、物部连熊、守君大石等将统领兵一万七千人前往半岛。数路大军齐出,高句丽似乎已经占据了战场的主动。

高句丽并没有笑得很长时间。九月,唐将契苾何力赶到北部战线,同时赶过的还有冬将军。不过,这一次它是站在大唐这边的——公元六六一年冬鲜半岛的那一场雪来得特别早,鸭绿江江面结了冰,使得高句丽再无险可依。契苾何力遂统兵杀过江去,将渊男生打成得只身而逃,全歼了高句丽的三万大军。

同月月底,南线新罗与刘仁愿的部队也攻破了百济残军把守的瓮山城。各路进展顺利,前一月的颓势一扫而光,高句丽灭亡似是指日可待。

似是老天故意不让大唐在此时亡高句丽,十月,九姓铁勒发生叛乱。作为铁勒人的契苾何力被抽回去用拳头和舌头给老乡们做工作,一起被抽出的还有萧嗣业部。这两部人马的调离,使得北部战线的力量大大削弱。

南部战线方面,新罗与刘仁愿的部队被步步阻击,迟迟不能到达平壤,连粮草都送不上前线,苏定方在平壤城下急得直跳脚。大唐方面大概也看到了南路军实力的薄弱,遂放弃由南部组织进攻的想法,新罗与刘仁愿部只负责保证交通要道,为前方输送军粮。

一年很快就这么过去了,六六二年春,渊盖苏文在蛇水伏击了左骁卫将军白州刺史沃沮道总管庞孝泰,孝泰与其十三个儿子全部死在军中。庞孝泰是广东博白县(现属广西),自小参军,对大唐虽有反复,但最后不亏大节,为国身死,诚为岭南好汉一条。

十五 白村江(三)

庞孝泰的死只是个开始,不久后,苏定方的副将任雅相病死军中;过得几天,大将程名振也已经快不成了。

痛失数名大将的李治觉得歼灭高句丽的时机已失,只得命令苏定方军撤退回国。

苏定方脸色发青:这冰天雪地的,没有粮草没有给养,友军又指望不上,我往那退不是死路一条啊?没有粮食,我那都不去,宁可就死在这里了!

几天之后,新罗人终于千辛万苦地送来的二万担粮食。苏定方手中有粮,心中安宁,指挥部队,猬集成团,慢慢地启程回国。高句丽人在周边巡唆,始终打不到下手的机会,只得象护送队一样把苏定方送回了唐境。

凭心而论,李治想毕其功于一役,在这两年内吃掉百济和高句丽,以收全功,愿望是好的;先打百济,除去弱敌,砍掉高句丽的一个帮手,自己反而招了个帮手,战略上也是对的。但是,李治的步子迈得太大,太猛,在百济还没有完全平定下来的时候,就攻击高句丽。南部军被百济残兵死死的牵制住了,等于没有;北部军又不得不抽出部分力量去应付西北的战事,力量过于分散,已成强弓之末。好在苏定方等人久经沙场,沉得住气,平安撤了回来,不然难保不落得丰隋炀帝的下场。

李治怕刘仁愿孤军在百济会吃高句丽的亏,在命令苏定方撤军的同时,也告诉刘仁愿:他们要不就撤向新罗境内暂守,要不就干脆买张回程船票,回家算了。

刘仁愿孤军在百济那里打了一年多时间,被不要命的鬼室福信纠得头大如斗。李治这道命令一下,全军将士都欢天喜地,打起背包,藏起掠抢来的金银财富,准备回家了。

刘仁轨对此却不太感冒,他找到刘仁愿,说百济必须守,如任由百济复辟或者被高句丽吞并,不仅这几年大家是白忙活了一场,还可能会引起内地已经收伏了的各族的反扑,造成一系列的链锁反应,其后果是灾难性的。

他还从守得住守不守的角度分析了留守百济的可能性——当然有一点老同志是不会说的,他在国内被李义府整怕了,到这里逍遥快活,还有机会建功立业,当然不想回去,至少不想马上回去。

刘仁愿对这位爷很是信服,便让刘仁轨以自己的名义写了封奏章,报给李治。仁愿有担当,仁轨有智惠,两刘同心,其利断金。

李治其实也不想撤,既然前方将领认为还可以打得下去,那就放手让他们打去,大唐方面做好保障就是了,便同意了他们的方略。

这时,有人给刘仁愿写了一封信,“大使等何时西还,当遣相送”——老哥准备要走啊?什么时候走啊?到时候我一定派人去送你们。

一幅上门唠嗑的老兄弟样。

这人不是刘仁愿的兄弟,也不是朋友,却是新上任的“百济王”扶余丰。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12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12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