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倭国人大概不好意思写盟友被打自己却袖手旁观,于是便在书在写道:“百济弃汉城与平壤,新罗因此入居汉城”——这般写法,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两国是自愿交换而不是迫奸的呢。

新罗的这一箭之仇,圣明王不得不报。钦明十四年春,他派上部德率科野次酒、杆率礼塞敦等人,向倭国求派兵支援。

钦明天皇这次很爽快,下诣曰:“所请军者随王所须”,却在后头又加了一句:“医博士、易博士、历博士等,宜依番上下。今上件色人正当相代年月,宜付还使相代。又,卜书、历书、种种药物,可付送。”,真是求贤如渴,爱读书好孩子啊。

当年八月,圣明王再次派上部德率科野、下部固德汶休带山等人渡海,向日本人求援:“新罗与高句丽要在贵国兵未到之前先灭百济,后拒倭国。如今军情如火,不容迟缓。请贵国速派援兵,粮草辎重,由百济方面提供!”

总之就是火烧眉毛了,一切都要快。

圣明王可能有些杯弓蛇影,把猫当虎了。此时,新罗还占着汉江流域,没有其它外力的作用,不太可能与高句丽在那么短时间内就重新结上了联盟;高句丽虽然内乱且丢了汉江流域,却未动筋骨,实力还在,敲打想冒头的老二是老大天职,高句丽现在的主攻方向应该是新罗而不是百济。

这一年十月,百济国王子余昌,进行全国动员,进攻高句丽(该打谁都没搞清爽,死也活该)。

大军行进至百合野,安下营寨,过夜休息。

睡到下半夜,高句丽军突然杀到。原本还月朗风清,旷野荒草,人迹罕见的原野,突然人声马嘶,响成一遍。

余昌心里感叹道:“不愧是高句丽铁骑,来得果然快。敌军来势凶猛,我军不明敌情,还是暂且加紧守备,以防敌军趁乱偷营吧。”

第二天天亮,余昌登高远望,只见四周兵将满野,旌旗如林,号角声声,正是高句丽的大军。

只见对方的阵地驰出一骑,来问余昌是何方神圣,“客人有在,何得不迎礼也?”大有不斩无名之将的风度。

两方互通姓名后单挑了一场,百济人技高一筹,斩了高句丽的大将,把他的首级置于竿上示众。百济人士气大增,全军出击,将高丽人杀得大败。不知道高句丽人逃命的时候会不会有礼的说一声:“请教阁下大名?何故迫我过甚?”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被血水洗涤过了,转眼间到了钦明十五年。这一年正月间,钦明天皇喜气洋洋地立了渟中仓太珠敷为皇太子;百济也为倭国罗集了一大堆的客座教授,如五经博士王柳贵,代固德马丁安等人。按的套话来说,现今的局面,主旋律是好的,发展是主流,形势是可喜的。

动听的主旋律的背后,当然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那百济人天天派人来要救兵,搞得天皇心里很郁闷:“救兵嘛,发是人情,不发也有实际困难。咱不过是看着友好邦交的份上随口一答,现在倒好象欠着你的一样,这到底如何是好?”

在天天催着要套现援兵的百济人的催促下,钦明天皇不得不“即令遣助军数一千、马一百匹、船四十只”以助圣明王。这一批部队在当年五、六月间送到了百济,接手了几个城的防务。

圣明王似乎不知道天皇家也没啥余粮,还吵着嚷着要增兵。钦明天皇板着脸,一声不吭。

二十四 退潮(五)

头一年对高句丽的胜利,使得王子余昌的尾巴翘得老高:老大都被咱打趴了,老三还在话下吗?(估计百济人是不承认实力不如新罗人的事实的)咱家的老爷子是老了,胆小怕事儿了,拼命的要请倭国出兵。就算倭国不出兵又如何?以咱家的水平,难道还拿不下新罗报当年背叛之仇?

于是,初生的牛犊余昌不顾老同志们的反对,挥师新罗,在久陀牟罗扎营。《纪》说“余昌曰:‘老矣,何怯也?我事大国,有何惧也”——这是倭国人扯的淡,一千兵马援军的大国,自古未见。要咱是余昌,宁可信神也信不了这个“大国”啊。

圣明王毕竟是老江湖了,对余昌放心不下,怕这位莽撞的儿子把自己的家当挥霍光了,遂动身前往余昌军中,亲自视察军情。

这个消息不知道怎么被新罗人截获了,新罗人大喜,来了个斩首行动,仅以少部份兵力与余昌对峙,其余大部队从前线秘密地抽调了出来,围攻圣明王的视察团。

为了羞辱百济人,新罗王还专门吩咐:“如果生擒了圣明王,就让那个名叫苦都的喂马奴隶来杀掉他,给百济人点颜色瞧瞧!”

在新罗人的倾力一击下,圣明王的护驾卫队抵挡不住进攻,很快就被击败了。圣明王突不出重围,蓬头垢脸地落到了奴隶苦都的手里。苦都“再拜曰:‘请斩王首’”——让我杀掉你好吗?

圣明王大怒,说:“你们新罗人也太不厚道了吧?死则死矣,要这般地节辱我吗?大王的头不应该给奴隶来砍的!”

苦都倒也不生气,说根据新罗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违背盟约的人,即使是国王,也要由奴隶来砍头等云云。

圣明王见自己的尊头要被一个奴隶砍掉,心有不甘,仰天大哭,最终却还是被苦都砍掉了脑袋,被填到了一个草草挖出来的土坑里。

在抄书者看来,新罗人的这一手干得不是很漂亮。要说违盟,三年前反水攻取汉江背盟的是新罗人自己;而在任那挖墙脚大家都有份,大家都在捅刀子,那里分得清谁先捅谁呢。圣明王的头不是不可以砍,打仗砍了对方个领导也不是不正常。可是,以羞辱的方式杀死对方领导人那就相当不明智了。在国家层面上来说,脸面比性命更为重要。如果说新罗袭击汉江只是挖倒了百济人的一段墙脚的话,这一次新罗人是把百济人的墙都拆光,把砖搬回家里砌厕所去了。

受此奇耻大辱,此后百年间百济与新罗一直死磕,直到高、百两国灭亡前再也没有合盟过。如果不是后来的新罗领导人及时地修正外交关系,跟大唐挂上钩,借助大唐的力量反攻倒算的话,不要说统一朝鲜,只怕连国都被百济和高句丽联手给灭了。

消灭完圣明王的部队,新罗人重新围上了余昌。余昌被新罗人围点打援战斗制得动弹不得,进退无据。幸得军中有倭国的志愿军军人筑紫国造,箭无虚发,强劲无比,力透甲鞍,新罗人不敢紧迫,余昌等人方得逃脱。百济人感激筑紫国造,给他起了个名字,就叫鞍桥君。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9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9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