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钦明天皇一上台,立即连连有人向他送上大礼。钦明元年二月,百济的已知部举部来“投化”,钦明在倭国添上郡山村为他们设了个移民安置点;三月,“虾夷、隼人,并率众归附”;八月,高句丽、百济、新罗、任那四国一齐来祝其登位,顺便看看有什么好处可捞。

有那么多人赶着趟为他凑热门,这位爷可谓是开门大吉,夺了个头彩。他一高兴之一,听了那些秦始皇的后人的意见,将秦人、汉人等渡来人进行重新登记、分配,以大藏掾为秦伴造管理秦部。据统计,这时的秦人总户数有七千五十三户之多。

钦明天皇元年九月,众人议事,确定外交方向。此时的钦明天皇对那个钱多人傻国还是怀有很大的兴致的,便问众位大臣:“任那新罗,是先辈披荆斩棘,历尽艰辛才开辟的领地,我后辈决不能轻易就给弄没了。众爱卿,要多少兵力才能拿下新罗呢?”。

物部尾舆大连冷哼一声:“如今的新罗羽翼已丰,兵少是拿不下来的。其实,新罗人也并非天生反骨,有意对咱上国不尊,要不是咱们当年的那些昏庸大员随随便便就把任那四县让给了百济,惹怒了新罗人,咱们在任那,岂会这般的窘迫呢?”

大伴金村大连脸上火辣辣的,他心知肚明,物部尾舆大连口中的昏庸大员自然包括他在内——这位老爷子从武烈天皇开始,就一直帮天皇砍人,拥有五代长老的资格,朝廷的决策,他岂有不知?继体天皇时代,倭国在朝鲜连连失地,他虽然不是总负责,作为首席官员,领导责任却是跑不掉的,自是难辞其咎。人家都说他受了百济人的贿赂,是倭国李鸿章,卖国贼。他是有苦说不出:一国之势,举国之责,在半岛上维持不下去,岂能怪到他的头上来?但你是经手人,愤青们有愤要发,不敢骂天皇,不骂你又骂谁呢?

普通愤青骂骂也无所谓,不过是过嘴瘾罢了,骂完该干嘛还是干嘛。这次骂的人太高级了,大伴金村大连咽不下这口气,心想:当年物部粗鹿火大连那么牛的人,对我还客客气气的,你一小屁孩,刚爬上来就想踩我?咱不干了,回家当窗边族,称病不上朝总可以罢?

大伴金村这一病,钦明天皇有点急了:咱刚上任,位置还没坐热,没大伴金村的力量的支持,这日子不好过啊!

为了安抚大伴金村,钦明天皇不得不派人来抚慰大伴金村,此后对其更显恩宠。然而,在不知不觉中,天皇心里的疙瘩就这么种了下来,大伴金村由以退为进的窗边族,到名符其实的窗边族是早晚的事儿。

这时百济的国王为圣明王。在他执管百济的大部分时间里,百济与新罗保持较好的友好关系,双方相互救助,多次击败高句丽的来袭,颇有几分同志加兄弟的感觉。

二十三 退潮(四)

友情是次要的,利益是首位的,关键的时候,同志是可以拿来卖的,兄弟也是可以拿来骗的。虽然《三国史记》故意剔除了任那诸国的记录,但是,在《日本书记》里,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这位爷挥汗如雨,舞在锄头挖新罗人墙脚的记录。

钦明二年,圣明王在百济召开了任那复兴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安罗、加罗等国,还有任那日本府的吉备臣等领导。会议上,圣明王做了关于前一阶段任那复兴情况的工作总结,以卓淳等国的遭遇给各小国的君王上了一堂生动的警示教育课,并就下一步的工作作了部署,要求各国加强合作,并向倭国提出重建任那(重点是恢复被新罗劫去的地盘)的要求,并承诺:如果在这期间新罗来攻的话,百济将派兵协防——让百济协防任那,那简直是聘请狐狸来看鸡圈嘛。

百济意思简单而明了:它希望能在不触怒盟友的前提下,抵御新罗人咄咄迫人的势头。更希望能从另外一个盟友倭国的口袋里捞好处——唯一的死对头高句丽它惹不起,盟友的面子又不能说扯破就扯破,两难之下,干脆虚晃一枪,重提复兴任那,那可是光明正大,全心为人毫不利已的事。只要主导权在自己手上,还怕自己捞不到好处吗?

在保持不撕破脸的前提下挖其它国家的墙脚,是处理国家之间关系的潜规则。百济会挖,新罗自己然会挖,只要不把对方的墙挖塌下来,大家还是好朋友。于是,圣明王的任那复兴会议开完还没几天,新罗跟安罗就搭上了关系,结成了盟友。

圣明王一肚子的火,派使者向安罗、任那日本府投诉,最后干脆自己派使者去倭国打交道——利字当头,矜持是可以不要的。

倭国人喜欢近亲通婚,人却不傻。天皇派津守连过来通知圣明王:“哎呀呀,您一心为维护国际和平的精神确实令咱们钦佩。贵国既然主张复兴任那,应该起带头作用,把原属任那地方现归贵国管辖地方先行交出来吧。”

好么,倭国人这一脚直传,就把球踢给了圣明王。

吐进肚子里的东西,百济人当然不可能再吐出来,便想召集任那那些残余小国来商量商量、合计合计,计划将任那日本府那些阻碍自已行动的诸位老哥赶出朝鲜。

接到通知,诸国和任那日本府的那些个执事们答应得很痛快:“快过年了,过完年我们就过去。”

圣明王扳着手指地等呀等,等到过完年后,清明都快来了,还没见动静,又派去催。

执事们一本正经:“要拜神啊,触了神的霉头可不得了啊。”。

就这么拖啊拖,到后来拖得不能再拖,诸国和日本府便派了几个小科级领导来开会,一个个都无权拍板的,纷纷表态要回去领导才能确定。

圣明王三番五次相请,竟然请不到一个话事人来参会,这台阶还真是下不来,一怒之下派人去骂道:“咱复兴任那的大原则,是天皇同意的;召你们来开会,你们却推三托四,一个都不肯来。再这样下去,耽误了任那复兴大计,谁人吃罪得起?你们再不肯来,那咱就只好让津守连跟你们去倭国向天皇一起说明原由了!”

骂完了国王执事们,圣明王犹嫌不足,将河内直大骂了一顿——河内直是日本府的官员,他被骂的原因,可能是在基层工作,对百济的野心比较了解,面对面的砖拍多了的原故吧。

河内直被骂,日本府的同僚们为其愤愤不平,过来说:“我国使者来的时候,告诉我们,贵国准备要让出占领的下韩任那诸地,要咱们接收管理而已,从来没有说要我们听命于百济,所以我们没必要派高级官员参加你的会议!”——估计日本府的官员们也有点郁闷,接收下韩任那诸地是他们的任务,百济人不肯交,还想抓他们当挡箭牌,天底间那有这么美的事儿呢?

气急了眼的圣明王后来还真派人到倭国去告了一状,无功而返。

圣明王没啥招数,只好继续派人去请,说上级有新的精神要传达啥的。

可能天皇给任那的人做过思想工作,任那的土著、倭国人也不想搞得太僵,这次吉备臣等大员倒是都来了。

会上,圣明王脸色多云转睛,又把旧调重弹了一次。吉备臣们有气无力的说:“重建任那国,系于大王一身,你爱怎么办就怎么办了。”

圣明王这次拉足了架子,提出一系列方案:一是百济任那永为兄妹之国;二是百济在新罗与安罗国境边上的险要之处修筑六座城,请倭国出兵三千,每城五百,加上百济的部队联合据守,伙食费由百济出;三是下韩诸地的处理问题,百济要靠这些地区为自己增强实力,对付新罗、高句丽,要是交给任那,等于自掘长城,所以暂时不能交;四是吉备臣、河内直、移那斯、麻都这几位老兄留在任那,对复兴建设不利,所以还是让他们下岗拉倒。

吉备臣心想:哟,这位爷,还真当自个儿是回事了,专门盯着和尚骂念经的哩!

他当下打着哈哈说不错不错,我也想回国了跟日本的大臣们商量一下,请安罗王、加罗王一齐到倭国去汇报工作罢,便皮笑肉不笑的走了。

之后,倭国跟百济多次来往,却没有再讨论任那复兴的问题。再后来,圣明王喜欢上了佛教这新鲜的玩艺,找到了新的救世主,对复兴任那的兴趣有所降低。钦明七、八年间,高句丽国内也连续发生政治波动,王子王爷们在自已家里斗得不亦乐乎,没空管百济新罗啥的。

钦明十二年,百济与新罗联手向高句丽发动主动攻势,夺取回当年盖卤王丢失的汉城——这应该是在朝鲜的史书记载的发生在公元五五一年的那一场大仗。

第二年,新罗为了这块土地,暗袭百济,与百济一百多年的联盟就此结束。两国在任那地区那边互挖数十年的墙脚,却在这边轰然倒塌了下来。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