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那毛野臣经过千辛万苦,冒着葬身鱼腹的危险,终于带着那“六万”人爬上了半岛。他在安罗国设置复兴大本营,召集百济新罗等国来商讨南加罗、彔并吞重建等一榄子问题。
因为毛野臣图谋复兴的地盘是新罗占领的地方,所以百济人很给面子,派了将军君尹贵、麻那甲背、麻卤等人一大堆人去捧场;而南加罗、彔并吞本来就是新罗人弄残的,所以只派夫智奈麻礼、奚奈麻礼参加。各国使者在堂上吵得不亦乐乎,达不成一致意见。这也难怪,吞进肚子里的东西有谁还肯吐出去呢?
这时,任那地区的某国派使者到倭国告状,说新罗破坏规矩,屡侵边境,要天皇主持公道。继体天皇便通知毛野臣:“你的,在那边主持开个任那和会,约百济王和新罗王,告诉大家,以后要和谐,不要灌水;要和平,不要拍砖。不然朕就不客气了!”
两国国王对毛野臣的任那和会却没有什么兴致——人家正大口大口的吞食任那,壮大自己实力,那有空来听你教训啊?何况毛野臣也不过是一臣子而已,跟咱家王的身份也不对不是?
于是,两国国王都不肯露面,只派了几个使者去开会。
毛野臣大怒,痛骂了一顿两国的使者:“咱是抱着和平的目的来这里的,你们国王架子就那么大?请也请不动?难道非得咱用大军去请吗?你们回去,告诉你们的国王,叫他们亲自来,咱要传达天皇的教诲!”——他这是直接把葱插到鼻子上了哩。
百济王是盟友,不好对毛野臣发作。新罗国王却气得七窍生烟,说道:“这家伙是给脸不要脸嘛,那谁谁,上臣伊叱夫礼智干岐,你带三千人去安罗,代我听听毛野臣的教诲,看他有什么说的!”
毛野臣见状吓了一跳,心想这么多人来这开饭我也招待不起啊,便一溜烟跑回已叱已利城躲了起来。
伊叱夫礼智干岐和他的三千人在城下等眼巴巴的等着毛野臣宣诏,一等就三个月。毛野臣却躲着不出来,声称新罗王不亲自来听宣,他就不出面。伊叱夫礼智干岐乐颠颠地公费旅游了三个月,在回家的路上顺手牵羊地金官、背伐、安多、委陀四个“村”给灭了,把所有的人财全部拖回新罗本国——没办法,谁叫上国不肯赐教来着?
毛野臣被新罗王从鼻子上拿下那葱,发现自己还真的不是一头象,大受打击,便开始心灰意冷,正事不愿意干,不正事也不愿意干了。
若单这样,还不会闹出什么大的乱子。可他却又喜欢乱杀人,搞得任那乌烟瘴气,人心背离。
天皇不愿看到一代大好青年就这么堕落下去,叫想他回倭国看看心理医生,他却不愿意;任那的阿利斯等地头蛇瞧着这位光蹲茅坑不办事的爷很是不顺眼,劝他回去,他也不理。似乎除了在这里呆着以外,他再无他事可干了。
二十二 退潮(三)
既然这位爷蹲在茅坑不办事,想办事的阿利斯自然要把他搬走,却苦于自己拳头不够大,兵力不足,便分头派人向新罗、百济请派援军——明知这是饮鸩止渴,却也总比慢慢渴死的好啊。
百济和新罗当然很乐意出这种惠而不费还有好处捞的救兵,遂欣然出兵,压向任那。
毛野臣难得提起精神,提兵在背评跟百济人打了一仗,大败而归,退而守城。
这时,新罗的军队也赶到了,与百济合兵一处,围城不退,还指名道姓喝令阿利斯道:“把毛野臣交出来!”
百新联军围了几个月后撤退,回国之前还顺便攻陷了腾利枳牟罗等五座城池,当奖金发。
毛野臣苦守城池,得以免死,但在任那却是再也混不下去了。几个月后,他被继任者目颊子派人送回了倭国,还没回到本土,就死在对马岛上,倭国这一次轰轰烈烈的复兴任那的行动遂以他的死告于失败。虽然任那余下的国家还苟缓残喘了一段时间,目颊子也做了不少的努力,却无法拯救任那诸国覆灭的命运。
在任那复兴失败的第二年,继体天皇老死于宫中。他在位的二十五年里,倭国虽然发生过磐井之乱这样大规模的叛乱,国内总体上还算得上平静,没有什么折腾,老百姓日子过得比较平和;王室内部也没有出现过乱局,政局比较稳定。
但是,在外交外侵方面,由于新罗的崛起、百济的南下,倭国已经无力维系在原任那地区的统治,势力逐次退潮。毛野臣兴复任那行动的破产,标志着倭国恢复自己在朝鲜影响力的努力最后失败。打那以后,倭国在朝鲜半岛更是江河日下,一代不如一代,直至全面潮退为止。
继承继体天皇位置的是安闲天皇。
他原名勾大兄广国押武金日,是继体天皇的长子,如假包换的“大兄”。不过,他的太子位置是继体天皇死前一天才立的——如果要排日本天皇四大名爹的话,继体天皇要排名第二,比那些我死后管你洪水滔天的人好多了。
安闲天皇在位二年(和以前动不动就百来岁,任职近百年的天皇相比,这些天皇真是可怜呐),建了三四十处之多的仓屯,后妃都配有仓屯供养——这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发展,人口增加所至;二一个可能是磐井之乱后,天皇把没收的参予叛乱的豪强的土地和人口作为皇室地;三个是安闲天皇不喜欢打人屁股,却喜欢没收人家的土地抵罪,比如大河内直味张、枳莒喻的女儿等人的屁股都是拿地来换的。
王室仓屯的增多,表明了天皇权威的增强。安闲天皇后来介入武藏国造笠原直使主与他弟弟小杵的争斗的事件,也说明天皇对臣子有了绝对的权力。权力跟经济是相挂钩的,古今家国皆然,谁把持了经济大权,谁说话算数。
王室的地田增加了,需要增加几个管家来帮忙算数。安闲二年,安闲天皇增加了樱井田部连、县犬养连、难波吉士几个管家。为了看好家,还设了犬养部,专门给王室养狗——连养狗都有专门的人员、专门的部门,有权人就是牛。
最牛的人也无法逃避死神的召唤,就在这一年,年已七十的安闲天皇死在了金桥宫。七十古来稀,这位天皇虽然高寿,天皇瘾想必还没过够,估计对他来说是根为不爽的事。
您就知足吧,有人当了一辈子的太子还当不上天皇呢。
奇怪的是,活了七十岁的安闲天皇没有子嗣——大概是因为天皇们的近亲通婚实在太厉害了,除了自己老妈、同父同母的姐妹、自己的女儿外,其它的女人都能娶,生育能力不低就有鬼了——好在他的老爸继体天皇生的孩子还比较多,人们不需要到处地找他继承人,倒也省去了不少麻烦事。
于是,继体天皇的二儿子武小广国押盾老兄被按在天皇的位置上,即日后的谥号宣化天皇是也。
宣化天皇的领导班子的新人不多,仍然是以大伴金村、物部粗鹿火为大连。唯一不同的是,增加了一个叫做苏我稻目的新面孔,其职为大臣——这也是日后显赫一时的苏我氏的首次冒头。
在皇后方面,宣化天皇还是没有接受近亲通婚的教训,仍以仁贤天皇的女儿橘仲皇女为皇后。
宣化天皇上任后,继续整顿仓屯。其中值得注意的动向是,他加强了在筑紫的仓屯建设,并在那津(福冈市)设置官家,“以备非常”,并在第二年派出大伴金村大连的儿子磐镇守筑紫,狭手彦前出任那镇守,维持局势——很明显,这是应对朝鲜形势的一个重要举措。由此也可以看出,这时候的天皇们还没有完全放弃朝鲜半岛的意思。
四年后,七十三岁的宣化天皇逝世,接位的是继体天皇的嫡子(与皇后手白香皇后所生儿子)天国排开广庭天皇,谥号钦明天皇。
专家们对钦明天皇上台的一些细节很有争议。有人认为安闲、宣化、钦明三人即位的时代、顺序不对头,就此推出钦明天皇与安闲、宣化是由不同人拥立的两个相对抗衡的朝庭,并引发关于这三位天皇就位、在位时间的不同猜测。真相到底是什么,还在雾中,抄书者只管依书照录便是了。
据说宣化天皇死后,钦明天皇并没有急于上位,不好意思地说:“人家还是花骨朵,还不懂事呢!如此千斤大任压在咱身上,咱的腰板子硬不起来啊。还是由要山田皇后(安闲天皇的大老婆)摄政,过几年再说罢!”——彼时的钦明天皇已经二十好几岁的人了,自谦不懂事,或者不是他自己真的不懂事,只是想把山田皇后推到油锅里烤一烤而已。
被烤得吱吱作响的山田皇后大吓一跳,连忙说:“咱是个女人,头发长见识短,不好干预政事,而且王子你敬老慈少……(此处略去二百拍马屁的词汇),这个位置,你坐最合适不过了。”说完,把正假惺惺的准备坐起来的钦明天皇按了下去,心里说,爷您就别闹了,难道非得让那些想攀龙附凤的大臣大连们杀了我你才高兴吗?
钦明天皇沿用了宣化天皇的Team了,只在宣化二年,因物部粗鹿火大连病死了,故换上了物部尾舆大连顶上——当然,后妃的班子那是必须得换、不得不换的。皇后换上了宣化天皇的女儿石姬——也不知道这时的王室为啥顽固地非得认为只有天皇的女儿才能做皇后——山田皇后则官升一级,升为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