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秦酒公管理水平大大的,尤胜MBA出身空心大萝卜们,实际运作能力超强。打统领了部人后,秦人缴上来的贡品堆得象小山般的高。雄略天皇高兴之余,赐其姓为禹豆麻佐。第二年,他又把秦民派到各地去从事桑蚕养殖。
大概感觉得不好意思厚秦薄汉,雄略天皇也为汉民设部,定伴造,赐姓为“直”。再后来,又设贽土师部,专门为王室制造吃饭用的器皿,活人用的。
雄略十八年,伊势朝日郎因不明原因造反(以雄略天皇的一惯作风,抢人老婆杀人父亲也不是不可能的)。雄略派出两名物部氏的将领军队去应战,分别是物部菟代宿祢、物部目连——那物部氏的祖先是迩艺速日命,据说跟天照大神一族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掌管神事、武事,是比较有战斗力的豪族。雄略天皇派出自家手上最强有力的部队出阵,可见其对伊势朝日郎的武力值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经过长途的跋涉,两军于伊贺的青墓交战。武力值很高的朝日郎身披重甲,威风凛凛,大喝道:“朝日郎在此,谁人敢上来送死?”
说完一箭,居然将数百步之外穿披二重盔甲的将官射了个对穿。
物部军瞧这位爷手的上玩艺比AK47还狠,谁也不敢上前掠阵,都低下头碰开主帅,生怕领导派自个儿上场送死。那主帅菟代宿祢却远远的躲在后边,往自己身上披了许多层的防弹衣,臃肿得象一只皮球,就是不敢上前掠战。
朝日郎虽然能打,兵力却少于物部军,仅靠一夫之勇震住敌人而已,也不能向前进攻。
两军就这样麻杆打狼两头怕地对峙了二日一夜,谁也不敢动手。大伙儿都以为:仗就打成这样拉倒了吧,砍来杀去多伤和气嘛。
主帅的怯弱激怒了物部军的副将物部目连,只见他排众上前:“这么打下去,何年何日才算了事?众人退下,让咱家跟他较量较量!”
小伙儿是个勇将,也是个智将,不会傻到自己去跟朝日郎的神箭相拼。他召来筑紫闻物部大斧手,披上二重盔甲(当然是加多几重自然好,可太多了也就跑不动了),拿着大盾牌在前面给自己开路;自己则穿上防弹衣,手拿大刀躲在盾牌后面。
准备停当,俩人一声发喊,从阵中飞快的冲了出来,直奔朝日郎。
朝日郎瞧见送死的来了,不慌不忙地搭箭,扣弦,开弓,连瞄也不瞄,松开手指。只听弦声震荡,箭镞脱弦而出,带着啸声直奔对面的盾牌手飞去,铛的一声,正中对手——朝日郎的箭果然厉害,不但穿射大斧手的盾,还射穿他身上所穿的二重盔甲,入肉一寸。
大斧手虽然受伤,却没有丧失战斗力,依然不顾一切的冲上来。
朝日郎有点发蒙:按照主角定律,这位反派的老兄应该是死人了啊?难道这场戏的主角不是咱?
思量间,大斧手已经冲近,没有再行发箭伤人的余地,朝日郎弃弓拔刀,要与敌人近战。
突然间,朝日郎眼一花,大斧手盾牌后突然闪出一个人,跟他打了个照面。他还没来得及挡架,只觉得脖子一凉,便给对头斩于马下,鲜血喷涌,登时了账——这个会闪的人不是别人,自然就物部目连阁下了。
朝日郎死掉了,仗也打完了。对菟代宿祢来说,这一仗赢得不怎么光彩,可能还损了不少兵折了若干将。他不敢去跟天皇复命,自已躲在家里写检讨书,写七天都编不出一个完满的故事,废纸丢了满满一筐。
天皇纳闷了:听说官军打胜仗了,回来了。可菟代宿祢为啥还不来报告,这位爷不会打仗打傻了吧?既然得胜回朝为啥不前来报告?不行,咱得派个调查组。
调查组回来报告的实情将雄略天皇气得脸色发白——牛刀砍鸡崩了个缺口,居然还躲家里不来报告,这还得了。于是,他解除了菟代宿祢猪名部“部长”的职务,赏给物部目连。
雄略二十年,高句丽王大举进攻百济。参照几方的资料来看,这应该就是在公元四七五年老好人高巨连攻陷百济王都的那一次战役。
百济军苦守几日,等不到援兵的救助,城破王亡——据《纪》所载,盖卤王倒是没死。高丽王害怕杀死了盖卤王会致使倭国找他们麻烦,所以只是把他虏走而已。
尽管强调自个儿的神威救下了事实上已一命呜呼的盖卤王,倭国人没敢再吹嘘在这场仗“救百济”的功绩。大概两年前跟朝日郎开仗,伤了元气;又抑或者七十年前被高句丽人打怕了,不敢参加,只是躲在一边看着——其实,以倭国人的性格来说,被打怕的可能性不大,后来它敢为百济出头与大唐、新罗联军开战,也说明了只要认为自己有力气,它并不怕打,只是这种“认为”往往是夜郎之想罢了。
这以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第二年,雄略天皇把在倭国安心当人质的昆(琨)支送回国当王,琨支死后,又扶琨支的儿子上马,狠狠地干涉了好几把百济的内政。
在扶昆(琨)支的儿子上马的当年七月,雄略天皇觉得自己身体不支,遂将诸等事务无论大小,全部交给太子打理,自己专心休养。
到八月,其人病情加重,自知离死不远,召来百官握手说拜拜,相对而泣。末几,便死于大殿之上。
这位爷的遗诏写得很好听,什么“日慎一日,盖为百姓故也”,“欲令普天下之永保安乐”等等等等。无论怎么往自己脸上涂粉,从他的事迹来看,都只是暴君一个。
雄略天皇的死讯传到征新罗的部队中,吉备臣尾代所领的五百虾夷族士兵趁乱造反,很快就被枚平,被杀得一干二净,算是给雄略天皇陪葬了。
雄略天皇,生于公元四一八年,即位于四五六年,死于四七九年,死后葬于大阪府藤井寺市丹比高鹫原陵,评价:暴君。
据推算雄略天皇有可能是我们所称倭五王中的倭王武。
雄略天皇死后,倭五王时代已接近尾声。当然,后面这几位打酱油的天皇还是有必要介绍一下的。
雄略天皇与皇后没有子息,与韩媛生有一子,名叫白发武广国押稚日本根子天皇(又叫做白发大倭根子命);与偷来的妃子稚媛产有两子,大的叫磐城王子,小的叫星川稚宫王子。除此之处,另外还有两个不知道是谁生的女儿。雄略天皇在他即位二十二年时,立白发王子为太子。
如果不是后来伪造的话,那么雄略天皇是很有先见之明的人。据说他在自己的遗诏上写道:“星川王腹恶心粗,天下著闻,不幸朕崩之后,当害皇太子,汝等(应该指接诏的大伴室屋大连和东汉掬直)部民甚多,努力相助,勿令侮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