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这也符合日本人一贯的想法。

阿莘王上台之后的四年里,每年都向高句丽发动进攻,就象几岁的小孩向大人比划招式一样,都无功而返,而且还损失惨重。尤其是阿莘王四年的那一次,百济派将军真武征高句丽,高句丽王高谈德(就是广开土王)亲领七千军队相迎,结果百济被斩首八千——七千兵斩首八千,广开土王战力还真不是一般的强。

当年冬,阿莘王也学人家带七千人马来个亲征,结果冻死大半。

这些年里,除了跟新罗打打架外,日本还是没有掺合。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三九六年,忍了张牙舞爪的百济四年的高句丽发动攻势,连破百济五十八城,直迫百济国都城下。百济王唱不出空城计,只好出城投降,发誓:“从今以后,永为奴客”。高谈德心满意足的回了朝——战线拉长,不利作战,一口先啃一块就足矣。

这回,日本人掺合了,《纪》里面的小字体注释中引用《百济记》的内容说:“阿花王立,无礼于贵国,故夺我枕弥多礼及岘南、支侵、谷那东韩之地”——阿花王就是阿莘王。既然这段是百济人的文字,“贵国”自然指的是日本。日本人没有自己说占了百济的地盘,而是引用百济人的文字,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承认。

由此看来,在这二十年里,日本除了协助阿莘王搞宫庭政变和趁百济无力还手占了人家几处地盘外,就只在旁冷冷的看着百济被高句丽敲脑壳,自己也不停的敲新罗人的脑壳——只是败仗吃得不少,也不知道算是谁敲谁的头——还趁百济人两手捂脑袋没空的时候趁火打点劫。

为了加强与日本日益冷淡的同志加兄弟的关系,公元三九七年,阿莘王咬咬牙把儿子直支送去日本当人质,以争取日本人的支持:“只要日本能支持咱对抗高句丽,那枕弥多礼什么的,就权当是送给贵国了吧。”

百济使劲儿地抛媚眼,日本人也正好想对新罗有所动作,两家旧情复炽,重拾旧好。

两年之后,倭国大举进攻新罗,“倭人满其国境,溃破城池,以奴客为民”——这是新罗国王实圣尼师向高句丽求援的时候说的。

次年(公元四零零年),高句丽调集五万大军,对入侵新罗的日本军队举行反击。日本人似乎没有意想到高句丽国会有那么强大的军力(后世日本一统的关键战役关原合战来其中一方出动的兵力也不过比这稍多而已),大吃一惊,基本上没顽强抗击的记录,“官军方至,倭贼退”,日本人退到任那地方。

从高句丽反攻过程的记载来看,百济没有参加日本的对新罗的侵略。但前面又说“九年己亥,百残违誓,与倭和通”,似乎是指责百济做了些什么手脚。

公元四零四年,日本人大概认为自己的积攒的力量已经足够应付一场大仗,遂与百济军直接向高句丽挑战,入侵带方界。在高句丽凌利的反击下,日百联军的进攻再一次一败涂地——那广开土王高谈德确实能打,也难怪现在韩国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型驱逐舰哩。

两个有着同样悲惨遭遇的人是很容易找到共同的言语并抱团取暖的,日本本土虽无恙,百济也相对较惨一些。但是,在失败的伤痕上,却没有谁比谁浅之分。如果说一开始日本人还可以嘲笑百济人的无能的话,现在只剩下五十步与百步的区别了。所以,日本与百济两个受了伤的国家终于象拔掉刺的刺猬一样,拥抱在了一起。

在双方通好中,日本得到了缝衣工女真毛津、史之始祖阿直岐、书道始祖王仁、秦人弓月君部等等。

公元四一二年,日本与百济共同的大敌广开土王去世,高句丽的领导核心换了人。

广开土王的继任者长寿王高巨连(这位爷共在位七十九年,活了九十六岁,还真够长寿的)似乎是个和平主义者,除了喜欢跟中原政权打交道以外,没有别的爱好。他在位期间,共有三十八年有事可记,其中有三十三年的记载是跟中原政权打交道(其中一小部分是跟中原诸政权勾心斗角,绝大部分都是朝贡)。他似乎是政治上的神道教信仰者,南朝北朝,晋、魏、宋、齐,见谁拜谁,一副多叩头,少说话的老实人相。在他任职期间,关于新罗的记载有五条,其中有三条是打架的;关于百济的记录只有两条,其中有一条还是百济人找上门来生事的。

得益于外表忠厚的老好人高巨连,朝鲜半岛国家在这段时间里关系趋向缓和。百济与新罗趁此机会进行接触,并于公元四三三、四三四年互派使者,结成联盟——新罗似乎看到一味地傍大款,由高句丽削弱百济并不是好办法。哪天百济没了,自己孤家寡人,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遂脱离高句丽的阵营,与百济结盟。

对于两国人说来,这个持续了一百二十年的盟约是有利的,也是有效的。此后两国之间多次派兵互救,共同抵抗高句丽的进攻。

奇妙的是,在另一个盟友日本袭扰新罗时,百济似乎保持中立,两头不帮。

更奇妙的是,新罗似乎在公元三九九年被日本打美打爽了,实圣王居然在公元四零二年派出前王的儿子未斯欣到日本为质——这个质子没啥意义,倒好象是故意派人去送死的。

人质派是派了,实圣王却并未因日本人有了人质而缩手缩脚。他在位十五年,就跟日本人打了四场仗。实圣王的继任者讷祇王、慈悲王跟倭人的战事也是绵绵不绝,即使是在公元四三四年,百济已经新罗和好,一起联手对抗高句丽之后,日本也象有杀父之仇般地缠着新罗人不放。

这一阶段日本人也有了新动向,除了继续袭扰新罗,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干涉一下百济的内政以外,那就是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向中国政权朝贡,讨封号。倭王珍为啥要上表刘宋要“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的帽子?说白了,就是吃百新结盟的醋,要讨顶大帽子来压住百、新两国哩。

百济与新罗结了盟,有了新欢,并不忘旧好,依旧与日本勾三搭四。公元四五五年,百济盖卤王即位,找了一个叫做池津媛的女人,送给倭王享用。那位举目无亲的百济王昭君不安守妇道,在寂寞苦闷中,认识天皇的近臣石河楯。同所有的偷情故事一样,月牙高挂,宫门半掩,心如撞鹿,手儿沁汗,烛影佳人,罗帐微澜,两人一起给天皇造了顶大大的绿帽子。

事发后,天皇嫌那顶帽子手工太差,把制造者烧死了。

八 斗地主与四国大战(三)

盖卤王作了深刻的反省,认识派女人去做统战工作有给天皇带绿帽子的危险,第二次便改派自己的弟弟昆支去做人质——男人不容易出问题,可一出问题,跟天皇某个王妃好上了,那事儿才叫大呢!

好在人家昆支是老实人,没事干就躲家里生孩子,一生就五个,本本份份地做好自己的人质工作,不象微叱己知波珍干岐一样,不安心做本职工作,专想往家里跑。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7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7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