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死过了一次的袭津彦却还是那么的不可靠,一去三年不回电话。

应神十六年,等得不耐烦的应神天皇派木菟宿迩带兵去讨人,终于将弓月君的部众和办事不力的袭津彦给领了过来。

这些“归化者”到了日本后,在天皇的正确领导下,在自家老板弓月君的带领下,积极地参加当地的经济建设,努力推进京都盆地的开发。他们擅长的土木、农业、造酒及加工金属产品的技术使得他们成为京都大开发的中坚力量,领导人物有之,工程技术人员有之,包头工也有之。他们在积累名声的同时,也积累大量的财富,并与当地黑社会打成一片,形成了以山城国为中心,上至朝堂,下至村野的巨大势力,还当过天皇的管家婆。

仁德年间,这一些人被分散到各郡去从事蚕积之事。人家有核心专利技术,织出来的丝绸质地很好,高兴得仁德天皇说:“秦王所献丝绵绢帛,朕服用柔软,温暖如肌肤。”,是故赐姓波多。

到雄略天皇之时,弓月君后代,普洞王秦酒公奏请雄略天皇招集秦民,得秦民“九十二部一万八千六百七十人”。雄略天皇便设“秦部”,命秦酒公统领这些秦民,“养蚕织绢,盛篚诣阙貢进,如岳如山,积蓄朝廷。”

雄略天皇一高兴,又赐了他们一个称号,叫禹都万佐(ウツマサ)。

此后又通过不知道多少代人的努力,这些个秦王后人的势力扩张到了整个日本,在姓氏上,也演变出秦氏、秦野氏、羽田氏、波多野氏、服部氏、岛津氏、长宗我部氏、高桥氏等众多的氏族。当了两个月首相的羽田孜曾称自己是秦始皇的后代,大概就是从家谱上翻来的吧。

还是在应神年间,“倭汉直祖阿知使主,其子都加使主,并率己之党类十七县而来归焉。”

“阿知使主”有个曲折的身世故事,他(或者他后人)自称他是汉灵帝的四世孙,名叫刘阿知。当年汉献帝逊帝位于曹丕后,被贬为山阳公,皇族举族征于山阳郡。当然,我们也知道,曹氏同样没能高兴多久,仅仅才混了四十多年,也被司马氏篡了位,建立了晋朝。

晋朝并没有怎么为难前汉刘氏皇族,但刘阿知却始终是坐立不安,认为如果还在这里久居的话,必然受祸,然后又是“闻东国于日本,有圣天子”,便带着儿子刘都贺及段、郭、李、多、皂、朱、高等七个姓氏的族群,逃离本土,来到日本——他的政治嗅觉还是比较灵敏的,两年之后,八王之乱起,司马氏内斗不停,波及天下,为中国的分裂埋下了祸根。

到了日本的刘阿知被天皇赐号东汉使主,赐地于大和国高市郡桧前村。

刘阿知在站稳脚后,从朝鲜半岛召集散失到这里的遗臣余部,姑妈表哥什么的,形成了刘姓为核心的一大部族。

此后刘阿知的儿子刘贺都被天皇赐姓“直”( 由此之故,刘阿知也被称东汉直或者叫倭汉直。),原来牛哄哄的刘姓不能再用了,刘贺都的三个儿子改名为山木直、志努直、尔波伎直,并在此基础上繁衍出数十个日本姓氏,如大藏氏、坂上氏、原田氏、高桥氏、丹波氏等等。这些个后代也比较争气,从小官小吏慢慢地爬到天皇们的身边近臣的位置,从而成为了日本古代豪族之一,多次在政治斗争舞台中出现。

在抄书者看来,以上东汉直氏老祖宗刘阿知的故事是很穿越的。如果说他确实是汉灵帝的四世孙的话,那么他在公元二八九年出逃日本是说得过去的,年龄、动机都合情合理。但是,我们知道日本天皇在位的时间一般要比《纪》上所载的时间后退上90或者100年,应神天皇真正的即位时间不应该是公元二七零年,而应该是在公元三五零年之后。所以,如果刘阿知是二八九年去的日本,见到的不可能是应神;如果见到的是应神,那么他只可能公元三五零年以后去的。

但如果他是公元三五零年后去的话,他又不太可能是汉灵帝的四世孙,年龄差得太大了,事迹上也不对头。

弓月君和阿知使主都是落难之后逃亡过日本的,另一个由大陆移入的显族,西文首氏与他们的遭遇却不尽相同,是通过另外一个途径、另外一种性质到的日本,是天皇主动引进人材的结果。他们的故事,待到说文化的时候,再详细地谈谈。

第三次移民浪潮在公元六零零年左右。此时正值中国史称隋唐盛世之时,日本统治者向慕中国的文化制度、工艺技术,加大挖角的力度。身处中国封建时代最高点的大陆居民,谈不上什么对岛国生活的向往,意愿加盟日本的人并不多,但由于其人口基数大,单从绝对数量来说,也不比前代的少。而且,这些日本的外援大都是精英级人物,比如鉴真等人,还有传说中没在马嵬驿被吊死的杨玉环。比不得现在的中国足球,引进的外援大多是臭脚。

此时日本学习中国文化另外一个途径,便是派出大量的遣唐使到中国学习,一生活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临到老了才回国。其中不少人后来在日本政坛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参加日后“大化改新”的人物中就有遣唐使的身影。正是这些遣唐使的参与,才使得日本参照大唐的格局,推动了日本社会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中日两国在古代的交流,亦在这第三次移民浪潮中达到顶点。

随着日本人自觉学得差不多了,安史之乱也使唐朝走向藩镇割据的未落,老师病老学生衰,从八九五年后,官派的遣唐使再也不来了,只有民间的贸易还时断时续地进行着。

第四次称民浪潮发生在宋末明初。宋的遗臣也不只会跳海,有些还是会逃的;会马上得天下的元朝统治者并不会治天下,被当成两脚羊、菜刀也要实名制、还得十户联用的世界还真的不是人活的世界,所以民众逃往海外的也不少。

这一阶段中国民众外逃的主要方向是向南,往越南、马来半岛一带跑。但是,还是有一小部分人来到了日本。因此,如果非得说这是一波的话,那么这一波,就算是余波吧。

之后,随着明清锁国,德川幕府也把大门关上,双方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势。

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末,日本崛起为止。那时候的日本,已经身份大变,成为混身上下散发着血腥的侵略者了。

这四波移民浪潮,尤其是前三波,一波接一波地将日本的推向文明社会。第一波浪潮,把日本从石器时代推向原始社会,奴隶制国家的幼芽开始萌发;第二波浪潮,将日本从原始的国家推进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第三波浪潮将日本从奴隶制国家推向封建制的国家;第四波,已经失了先进性的中华文明的波浪只好死在沙滩上,无力再对日本产生什么推动作用。日本社会变革的最后两推,是由美国人完成的。不过,这最后的两推,或许是日本人感觉到为最曲辱的。

三 文化?宗教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6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6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