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单干后的他先后在大分县早水台遗址、枥木县的星野遗址以及向山遗址中发掘出许多石器,认定属旧石器中期人类活动的产物,并跟周口店的老兄们搭上了关系,从而勾勒出如前面咱们所描述的日本列岛的人类变迁史,还在岩宿文化的起点年份前打个“?”号,以示无穷远也。

起初,当时的日本考古学界并不承认这些劳么子东西是人类加工过的石器,认为只不过是些“石片”或假石器而已,因被全盘否定而极度愤怒的芹泽长介和他们的弟子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日本考古大跃进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出场人物,便是被称为“神手”、“石器之神”的藤村新一。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藤村新一不仅发现四万年前的石器,还连续发现五十万年前的、六十万年前的、七十万年前的人工加工产物,甚至还发现了三十万至一百八十万年前的原始人有意识地将石器排列起来的“石器埋纳遗构”,证明原始人存在原始宗教信仰,大跃进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到了二零零零年,藤村新一的发现受到怀疑。据《每日新闻》暗中调查的结果,人们发现这位成就巨大的考古学者居然偷偷地玩埋东西游戏!莫不成他相信春天把文物种到土里,秋天可以收获更多的文物?

后来的调查表明,他参加的所有挖掘,都有造假成分!有的是年代夸大,有的干脆就是假造的文物!

于是,跃进到上百万年的日本人类活动史一下子就象扎破的气球,嘶的一声瘪了下来,退缩到芹泽长介所发现的大分县早水台遗址的二十万年——从就事论事的角度来看的话,虽不能说弟子造假,其师长芹泽长介也必定造假。但是,在预设立场后去寻找证据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指导下产生的研究结果的可信性,至少是应该受到怀疑的。

在这个还受到怀疑的岩宿时代里,日本先民们已经放弃了早期的石核石器,开始使用升级版的剥片石器。人们将石器砸开成片,然后选取刃口分明的石片,根据需要进行第二次加工,做成刀形器、尖头器,后来又发展出细石器。这种制作技术,也应用到加工绳文时代的新石器的工艺中。

除了石器之外,与大陆上的居民一样,在岩宿时代晚期,日本先民也掌握了制作骨角器和木器的技术。他们将尖锐而坚硬的猎物的角类制成尖头器,苦练拼刺刀本领;又把骨块用植物的粗纤维绑在木棍上,加工成了古代的菜刀。若是挥舞着这些菜刀的日本先民们的装扮潮一点,加点纹身,完全可以去演蛊惑仔了。

到了这会,日本列岛上先民的石器虽发展出一些属于自己的特点,与大陆上先民的产品相较,仍可说是大同小异。

不大同小异的是在陶器方面。前面说过,由于在日本发现了距今天13600年的陶器,一度使得粗陶起源于日本的说法甚嚣尘上,害得砖家们只要想方设法在旧石器时代之后、新石器时代之前,硬是塞上一个中石器时代。因此,陶器在断代上的重要性,使得它的发展成了个不得不说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并不如中国的宁封子那么的有传奇色彩。

很久以前,人们已经学会了用植物编织成各种各样的器具,来装盛采集到的果实。这些个用植物纤维编成的各式各样的玩艺们就象高跟鞋和文胸,大受从事采集工作的妇女同志们的欢迎。所以,就算是到了现代,某些地方的妈妈们为了解放自己的双手干别的话,还把孩子扔到背后的竹蒌里,让他(她)自己乐去。

很快,人们就发现编织品的不足之外——任你编织技术多高,这些东西就是不能盛装液体。于是,有些爱琢磨的人——技术就是爱琢磨的人推动的,咱们应该对这些人予以崇佩,否则,我们到现在还可能得拿着石头打兔子呢——就想出了个办法,在篮子内部里面涂上一层泥巴。这样一来,水就漏不出来了。

在没有专利保护的那个时代,这个有创意的发明很快又传开了。人们将这个技术进一步地推广改进:土不能用普通的土,要用粘性土,这样才能更好地贴在篮子上,其形状也可以根据需要随便塑造;刚贴上去的泥巴不好用,水一泡,就很容易吸水软掉,要用太阳把它给晒干;用太阳自然晒干的器物也不耐用,受到火烧泥土会板结的启发,干脆把原来的篮子给去掉,直接用泥巴做成各种形状,然后放到火里烧。

就这样,伟大的发明,陶器终于出现了。爱琢磨的人又立了一大功劳,不给历史任何倒退的机会。

这种早期的陶器叫做粗陶。

早期的粗陶底部是尖型的,可以插入土中固定。人们在四周烧火加热,用它来烹煮食物;也可以拿它装水和盛食物。煮熟的食物,可以杀细菌杀寄生虫,有利于消化吸收,改善卫生条件;有些原来不能生吃的东西现在可以煮熟来吃,也扩大了可食用的食材来源——当然也造成这年头除了天上飞的飞机不能吃,地上跑的汽车不能吃,水里游的潜水舰不能吃以外,别的什么都吃光的局面;食物的储藏也延长食物可食用的期限,改善了有上顿没下顿的窘迫。

不仅如此,反复地考虑怎么做个好陶器,以及后来对陶器的美化等等,不但提高人的灵活程度,还可以提高人的智力,效果堪比脑某金——这实在是太关键了,考大学啥的,全靠它了。

德国那个著名的帮人打工的老先生,恩格斯同志说:“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也许是在一切地方,陶器的制造都是由于在编制的或木制的容器上涂上粘土使之能够耐火而产生的。在这样做时,人们不久便发现,成形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恩格斯所描绘的,便是人类最初的两种制陶工艺,也就是模制或者手捏。

一般认为,陶器是伴随人类的定居生活和农业畜牧业的萌牙而产生的。人类初期过的是四处游荡的狩猎采集生活,居无定所,找到东西吃完了,拍拍屁股就走人,干净利落,潇潇洒洒,也没人敢说咱们老祖宗吃霸王餐啥的。

有了陶器就不一样了,早期陶器虽然并不是大得很夸张,人们却也不太可能整天背着一个水缸到处旅游,居所要相对的稳定;陶器的发明据说本质上出于吃小米粥的需要,只有农业出现后,陶器才有充分的用武之地——但是,现在可劲儿地往上涨的陶器的年龄似乎颠覆了这一理论,使人们感觉到陶器跟农业的发展并非绝对挂钩的。要知道,那个13600年陶器老祖宗面世的时候,日本的农业连影都还没有呢。

用着先进的烹调设备的日本先民住的地方也很脱俗,与其它地方的先民们住的地方大为不同。他们不太喜欢住在省事省力的洞穴里,而喜欢在开阔的地方搭建他们原始的房子。前面说过,日本的地震较多,上次厕所也要摇上个三五回的,住洞穴里说不准那天还没睡醒就被压洞子底下了;相比洞穴啥的,自己搭建的房子要安全得多,这也算是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吧。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小说在线阅读_第3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薛枫隆i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流水扶桑—日本自神代至1911年的流水账第3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