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朱泚身在长安,听闻李晟被唐德宗拜为宰相,总督关中各路唐军,已得两三万兵马,即将前来攻打自己,内心极为畏惧。他派人向李怀光求援,李怀光对此置之不理。原来,那朱泚为人表面上仗义疏财,求贤若渴,连行刺他的段秀实都不忍心杀害,实际上却是个两面三刀,反复无常的小人。在李怀光起兵造反之前,朱泚不知道对方叛唐的诚意,一直表现得极为谦卑,他不但积极推动和李怀光的结盟,在双方来往书信中以兄弟相称,还曾许下诺言:只要李怀光举起反唐大旗,他与李怀光一字平肩,分别称帝,共同瓜分关中的领土。等及李怀光真的叛唐之后,朱泚认为既然生米已经煮成了熟饭,朝廷肯定会先讨伐李怀光,所以他突然撕毁先前的协定,放出消息:李怀光要想继续与自己合作,共同对付唐军,唯有向自己称臣,否则唐军若讨伐李怀光,他将见死不救。李怀光没想到朱泚竟然过河拆桥,说翻脸就翻脸,又气又悔,正恨没有报复朱泚的机会。现在一看,乐了,李晟一心收复长安,先讨伐的竟是朱泚,他自然也有样学样,来个见死不救。

李晟不知此中细末,在与朱泚开战之前,他最担心的就是李怀光会加入战局。因此,他发布檄文,斥责李怀光身为朔方军大将,竟然与叛军同流合污,要想免去死罪,除非将功补过,配合自己打败朱泚拿下长安。李怀光的部下许多人根本不想叛变,加上他们对李晟仰慕已久,得知李晟已成为关中地区唐军的最高统帅,许多人偷偷的连夜带兵投靠李晟,李怀光对此无法阻拦,几日之间,李怀光的士兵就逃走了好几千人。李怀光这才畏惧起来,为防止自己的士兵全部逃光,他被迫带着军队撤离关中,向河中方向迁徙,行军沿途,李怀光下令部下们分头劫掠泾阳、三原、富平、同州等地,以夺取粮食作长久打算,却不想这么一来更加激起了朔方军的不满,越来越多的士兵痛恨李怀光的强盗行径,加入李晟的军队。随着此消彼长,李晟的兵力逐渐和李怀光持平,最后甚至实现了反超,李怀光逃到河中之后,对李晟已无法形成威胁。

如此,李晟终于摆脱了以一支孤军深陷两大强敌之间的困境,与梁州朝廷之间畅通无阻。唐德宗仍担心李晟不能取胜,询问他是否要提前派人修整从梁州通往西川的道路,万一战事不顺,可以把朝廷从梁州再迁到成都。李晟回复道:“先前,臣以微末的兵力处于李怀光和朱泚之间,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尚且毫无畏惧,此时,我军已经完全占据了战局的主动权,陛下还担心什么?您只需坐镇梁州,静等臣把捷报送来就行。”

送出该书信,已无后顾之忧的李晟总督各路唐军兵临长安城下,朱泚向李怀光求援不成,慌忙问属下还有何对策。有秦国官员上前奏道:“神策军的家属大多都在长安城中,可以用此事威胁他们,逼迫他们退兵。”朱泚准奏,派人出城送信给李晟,如果他敢发兵攻城,就杀光所有神策军的家小。神策军众将听了这话,人人心乱如麻,问李晟该如何应对。李晟流泪答道:“国家是否能够保全都尚未可知,焉能顾及家小。朱泚若果真行此无耻之事,我全家老少一百多口全都在长安城中,朱泚要杀也是先杀他们。”遂撕毁朱泚的书信,令人将使者直接打出帐外。使者跌跌撞撞逃回长安向朱泚汇报,说李晟只知有国,不知有家,对朱泚的威胁完全无视。朱泚见威胁无用,只得改变策略,令人将李晟的家人好生请来,赐给他们衣物、美食,让他们写一封家书给李晟,告诉他李氏一族全都安然无恙。朱泚担心这样仍无法感化李晟,在挑选送信的使者时,特意找了一位李晟早年结交过的好友,让他亲自把这封家书送到李晟手中。李晟的好友手持家书到了唐军营外,高声呼唤李晟的姓名,李晟出营一看,认得此人,挥手示意侍卫们退下,询问他的老友此次前来所为何事。那人道:“大秦皇帝让我将您的家书送来,告诉您…”他的话还没说完,李晟拔出腰间长剑一挥,鲜血四溅,他的那位老友已经人头落地,手中还紧紧捏着那封家书。侍卫们见状,忙前来询问李晟此人是谁,李晟轻描淡写道:“一个奸细罢了,以后再有人从长安方向前来,自称是我好友说要见我,不必禀报,全部直接处死!”说完,他捡起那封家书,看也不看,直接一撕两半,然后回大帐去了。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13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113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