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据史料记载,李怀光是个粗陋的武夫,政治才能几乎为零,否则他也不会短短几个月,就由拯救大唐的功臣变成罪臣,连老好人李晟都上疏弹劾他。但当全天下人都对“免死铁券”梦寐以求,求而不得时,他却“世人皆醉我独醒”,一眼就看清了皇帝赏赐给大臣此物的真实目的—只有功高盖主的大臣,才有资格获得免死铁券,韩信、王世充、李善长等人不外如是,那这样的大臣,皇帝容得了他们吗?容不了,之所以赐他们免死铁券,不过是朝廷暂时不敢与他们交恶,只好采用缓兵之计,一旦朝廷掌握了绝对主动权,有能力将这样的大臣置于死地时,免死铁券便成了催命符。

唐德宗赐给李怀光免死铁券,原因大抵如此。想想也是,如果唐德宗手中的大唐是开元年间的盛唐,李怀光要是敢如此嚣张,几次把皇帝的命令当废纸,早被杀头多少回了;之所以唐德宗不杀他,倒过来还赐他免死铁券,各种示好,正因朝廷眼下的实力处于下风,哪怕对他恨之入骨,偏偏对其无可奈何。最终,李怀光当着使者的面,愤怒的将那块免死铁券狠狠地砸在了地上,仰天咆哮道:“遍观各朝各代,只有皇帝认定大臣涉嫌谋反时,才会赐他免死铁券;今日皇帝将此物赐给我,那就证明他已认定我是反贼了,既然如此,我除了起兵叛乱,还有其他选择吗!”说罢,李怀光令人将朝廷使者乱棍打出帐外,又修书一封送往长安,请求与朱泚结盟。朱泚本来从攻打奉天失败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提前被判了死刑,他做梦也不敢相信竟然会出现这样的转机,自是答应不迭,生怕李怀光反悔。

李怀光与朱泚结盟后,稳住了后方,接下来自然要反戈一击,出兵攻打奉天。唐德宗听得李怀光正式起兵反叛的噩耗,深服李晟有先见之明,急忙匆匆带着百官再次开启逃亡模式,这次的目的地是梁州。结果,由于梁州、关中之间的道路迟迟未修,马车竟无法通行,眼看追兵将至,唐德宗下诏浑碱、李晟等众将,令他们速速赶来护驾。浑碱原本奉命留守奉天城,他率军刚到,李怀光的追兵也在同一时间抵达,双方在秦岭北麓展开激战,幸得浑碱此时已经痊愈,在他的奋力保护下,袭击皇帝车驾的李怀光士兵被击败。李晟驻军之地离奉天较远,因此等他收到皇帝命令他前去护驾的诏书时,唐德宗一行人已经脱离危险。李晟阅过诏书,长跪在地不起,使者问他何时前去与皇帝会合,李晟道:“请大人回报陛下,长安,乃大唐之根本,宗庙之所在,若诸将皆前去护驾,谁来负责收复京城,谁负责击败叛军?李晟不才,仅凭本部兵马,誓在短期内平定李怀光、朱泚两部叛贼,迎接圣驾重返京城。在场众将为证,如果两个月后此事尚未实现,你等可斩我首级,代我向陛下赔罪。”

使者见李晟收复长安之心坚如铁石,只得如实回报。而这时,唐德宗虽在浑碱的保护下成功摆脱了追兵,抵达了梁州,但因该地通往关中的道路没有提前修好,关中的粮食无法运送过来,一众文武大臣都沦落到要靠打猎、挖野菜为生,唐德宗甚是后悔没有听从李晟的建议。他分析过关中的当下形势,忧心忡忡地问浑碱道:“浑将军,你精通军事,请你诚实地告诉朕,李晟收复长安之事真的有希望成功吗?”

浑碱稍作思考,郑重回答道:“陛下,臣有十足的把握,李晟此去收复长安,一定能成功。”

“为何将军如此信任李晟?别忘了,他仅仅只有一万兵马,迎战的却是兵力十倍于他的李怀光、朱泚两部叛军啊!”

“在臣看来,我与李晟虽然齐名,但他的军事才能要胜我一筹,而且李晟最擅长的就是以寡击众,加上他秉性忠义正直,意志坚定如岩石一般,李怀光、朱泚的联盟才刚刚建立,二人又各怀鬼胎,貌合神离,如何堪作李晟将军的对手?”

唐德宗被浑碱说得龙颜大悦,遂颁诏下去:升任李晟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让他以宰相的身份节制关中所有唐军,努力打赢收复长安之战。李晟没想到皇帝竟对自己如此信任,手持诏书激动地热泪盈眶,神策军众将纷纷向他道贺,李晟正色道:“国家多灾多难,天子长期流亡在外,我等身为大唐将领,在此等危急形势下,即便朝廷没有任何赏赐,也当竭尽全力挽救江山社稷于既倒,哪怕为国捐躯也在所不惜。更何况天子如此看重我等,如今将整个关中的军政大权全都交到了神策军手中,你等不趁机多杀叛贼,立功博取功名、富贵,更待何时?”神策军欢声如雷,皆上前表态,愿效死命。同时,驻扎在关中地区,仍效忠于朝廷的四支唐军偏师以韩游瑰统领的邠宁军为首,也纷纷前来李晟军中报到。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13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113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