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以为朱泚会就此放弃攻打奉天的念头,等大战结束后,他兴冲冲地带着文武百官前往战场视察。冷不防从远处射来一支冷箭,几乎贴着唐德宗的脸飞过,唐德宗大吃一惊,再看前方,只见从乾陵方向,又有数万秦军冲了过来—却是朱泚兵败回营后与众将分析,认为唐军上一战虽胜,也是惨胜,他们的兵力同样折损很多,只要再一次进攻奉天,一定能将此城拿下。而且,秦军眼下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了,退兵回长安?—开什么玩笑,那和慢性死亡有何区别,等李晟、李怀光两路勤王大军一到,朱泚仅靠一座长安城能坚持多久,所以从他自立为帝的那一刻起,他就只有进攻、进攻、再进攻,直到俘虏唐德宗为止。
朱泚决定再赌一把,事实上,他真的赌对了,唐军在上一战中已经透支了全部的气力,地道暴露了、火种用完了、连弓箭都所剩无几,最糟糕的是,浑碱被多支利箭射中,当时他情绪激愤感觉不到痛楚,还能坚持作战,等大战一结束他就陷入了昏迷,暂时已无法指挥战斗。唐军上下接下来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敌军从正面,也就是东门方向展开进攻,因为该方向正对着朱泚的大营,唐军曾挖掘了一条壕沟,可以勉强拖延一下敌军的攻城进度。
朱泚此战是最后一搏,也不讲什么作战策略、秘密武器了,就是正面硬推,打得就是人海战术。唐德宗逃回城内后,见朱泚抓捕了大量的百姓,和数万秦军一道在城东逐渐填平那条漫长的壕沟,问众将还能坚持多久,众将因浑碱不在,群龙无首,都悲观的认为最多只能坚守三日。就在大唐君臣站在城头谈话的同一时间,奉天城外,来了一位穿着老百姓衣物的唐军将领,名叫张韶,此人是李怀光的部将。他之所以孤身一人来到这里,是因为李怀光的大军已经快抵达奉天,他奉李怀光之命前来报讯,让皇帝再坚持一下,勤王大军到啦!
秦军正忙着抓老百姓填壕沟呢,见有个“老百姓”主动送上门来,二话不说就把张韶带到城下,发给他工具逼他干活。张韶趁秦军不备,奋力一跃纵身跳过壕沟,对着城头守军喊话道:“我是李怀光的部下,有重大军情相告!”守军听了这话,赶紧放下绳索,想把张韶拉进城去。张韶背后,秦军方知这个老百姓不是普通人,急忙开弓射箭,想把他射死,张韶身在半空中无法躲闪,一连中了数十箭,幸好全部未中要害。进城之后,张韶把随身携带的李怀光亲笔书信呈给唐德宗过目,唐德宗阅后大喜,让士兵们抬着张韶绕城一周,宣布李怀光援军已抵达奉天附近的重大喜讯,城中军民欢声雷动。朱泚听闻该消息,哀叹一声,这下终于死心了。于是,他只能灰溜溜地抢在李怀光到来之前,带着秦军仓皇撤回长安。
历时一个多月的奉天保卫战就此结束,期间,虽然唐德宗多次险象环生,但终于还是撑到了援军抵达的那一刻。不日,李怀光大军来到奉天城外,得知朱泚数万大军才刚刚逃走,一直对魏州之战战败之事耿耿于怀的他忍不住向左右炫耀道:“若不是本将军来得及时,大唐就完了,这一次我可是立下了再造社稷之功啊!”左右问他:“将军成就如此大功,准备向皇帝讨求什么赏赐呢?”李怀光摆手道:“诶,本将军岂是贪图赏赐之人,等我见了皇帝之后,我只有一个请求,那就是杀了奸相卢杞。大唐之所以沦落到今日的局面,根本原因就是皇帝拜此人为相啊!”
李怀光部下之中,痛恨卢杞的人着实不少,见李怀光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一时附和者甚众。按照惯例,勤王大军到了皇帝行宫附近,必须先派人进城通报,得皇帝允准,然后大军方可进城。李怀光遂派出两名手下,让他们先行进城。结果意外发生了,因为李怀光的这两个手下,早年都曾收过卢杞的贿赂,他们进入奉天城后,并未第一时间去拜见皇帝,而是直奔卢杞的住处,告诉卢杞李怀光想杀他的消息。卢杞为求自保,急忙面见皇帝,上奏道:“陛下,朱泚的叛军数日前刚刚经历了大败,正是惊弓之鸟,如果此时令李怀光大军奔赴长安,收复京师只在弹指之间。相反,如果让李怀光大军进城,他有救驾之功,陛下必须设宴犒劳他,等到宴会结束,叛军方面也已经恢复了士气,做好了防守准备,那时再想收复京师又不知要到猴年马月了。”
唐德宗被卢杞说动,于是等会见过李怀光手下后,遣使答复李怀光道:“李将军千里迢迢从河北远道来此,一路风餐露宿,军马疲惫,朕按例应当立即为你接风洗尘。然而,京师此时还在叛军手中,若朕在奉天迎接李将军,礼节上不够隆重。因此,有劳李将军再辛苦一趟,先行前往收复长安如何,待将军将京城收复后,朕一定会在长安城内为你隆重设宴,嘉奖你等三军将士。”
李怀光听过旨意,问使者道:“陛下派你来之前,与卢杞见过面吗?”那使者如实回答,说皇帝拟定该旨意时,卢相就在他身边。李怀光轻声叹道:“唉,看来是我低估卢杞的威力了,如今我既然祸从口出,得罪此人,他日结局如何,已然可知矣!”说罢,李怀光带着大军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