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预言唐德宗会有“离宫之难”的这位奇人,名叫桑道茂,是当时有名的方士,靠替人占卜、算命作为生计。今天的我们都知道占卜这玩意儿是“伪科学”,不能当真的,但古时人们不懂科学,对很多奇异的现象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只能归咎于“上天发怒”“天降福瑞”,将这些自谓能看透天命的方士视作“活神仙”。而且你还别说,有的方士不管有没有科学依据,算得还真准,比如这位桑道茂,史书中说他替人占卜,无有不中,你看,这次又中了。谁会想到登基之初表现得奋发有为、励精图治的唐德宗会仅仅几年工夫,就又把都城丢了呢。

正是在桑道茂的帮助下,唐德宗未雨绸缪,早早定好了避难之地奉天,这才不用像唐玄宗一样千里大逃亡。不过即便如此,对唐德宗来说,形势依然十分危急,因为他虽然有坚城,有粮食,但是却没有军队,他遂令人星夜赶赴河北,召正在与朱滔对峙的禁军大将李晟带着全部神策军回师勤王。李晟得到消息,昼夜兼程向西赶来,与之同时,另一位大唐名将浑碱听说皇帝出逃奉天,也第一时间召集了万余朔方军,从西线赶来奉天护驾,如此,唐德宗惊心稍定,不久,泾原兵变爆发时走散的文武大臣以卢杞为首,都陆续来到奉天城与他会合。

听说唐德宗在奉天城重新建立起朝廷,并不断集结勤王的军队,把皇宫抄了个底朝天,终于出了一口恶气的五千泾原兵这才冷静下来—不管他们造反的原因是什么,总之造反已成事实,凭他们这点兵力,赶跑皇帝很容易,但要想在京城站住脚简直是天方夜谭,光浑碱、李晟二人,他们就对付不了。想到这里,他们急忙问他们的主将姚令言怎么办。

泾原兵变发生时,姚令言正在宫中被皇帝召见,他自告奋勇去劝止那些作乱的部下,得皇帝允准,因此回到了军中。姚令言与泾原兵会合后,见五千士兵已经全部杀红了眼,无论说什么也听不进去了,若不顺着他们,只怕自己这位主将也得横死刀下,于是姚令言心一横,干脆也加入了造反的行列—恰好他刚从宫里出来,路线熟的很,泾原兵后来大肆洗劫皇宫就是他带的路。姚令言扪心自问,他韬略、武艺皆远不及浑碱、李晟,如果不借助他人之力,只怕他和五千士兵活不过一个月。反正连皇宫都抄了,姚令言觉得自己也没什么好顾忌的了,他遂与手下士兵商议道:“朝廷的勤王大军一旦汇集,我等必死无葬身之地。当务之急,我们得寻找一位实力强大的诸侯,投靠他,然后才能与勤王大军抗衡。”

这个提议非常合理,泾原兵刚抢完皇宫,好不容易发了一回大财,谁都不想死,听后纷纷点头附和,并叽叽喳喳地分析起来:“当今天下,属朱滔、李希烈二人实力最强,大人可以邀请他们率军入京。”姚令言摇头道:“不行,这二人实力虽强,但他们距离长安太远了,等他们率军抵达,只怕我们早已被朝廷挫骨扬灰了。我们要投靠的诸侯,必须就在长安附近。”

“可长安附近的节度使,都是忠于朝廷的,哪有人可以依靠呢?”

姚令言呵呵一笑,两眼放光道:“本来的确是没有,但那个蠢皇帝却主动帮了咱们一个大忙,诸位还记得朱泚此人吗,他早年入京朝拜先帝,结果被两任皇帝长期软禁在关中,至今已有十年。朱泚为人仗义疏财,又熟知韬略,能力远胜其弟朱滔,之前皇帝逃往奉天时,曾有官员提出:朱泚长期被囚,心中对朝廷无比怨恨,一旦他与泾原兵合谋,局势将彻底难以控制,主张将此人杀掉,结果皇帝只顾逃命,对该建议未作理会。我等可以立即前往朱泚府上,邀他出山,奉之为主。当初朱泚入京时,有许多范阳军伴随他一起入朝,如今这些军队都驻扎在凤翔,一旦他们得知朱泚已起兵占领长安,定会集体赶来投效,那时我等内有朱泚作主,外有其弟朱滔遥相呼应,定能与勤王大军一战!”

说干就干,姚令言随即派出数百骑兵,将被软禁在长安城中的朱泚隆重迎入军中,与部下一道宣誓为其效力。朱泚确实对朝廷怨恨已久,果然宣布自立,不久,驻扎在凤翔一带的朱泚旧部纷纷赶来,短短几日工夫,闲置多年,在朝廷眼中已成废人的朱泚一下子鸟枪换炮,变得兵强马壮。许多滞留在长安,本来想逃往奉天与皇帝会合的军队和官员畏惧其势大,也被迫投入朱泚帐下,至此,朱泚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在长安集结了数万大军。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12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112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