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经过百城之战,唐军重新扭转了对吐蕃作战的不利局势,吐蕃大军之后数年不敢再轻易越境,唐军的屯田计划从此得以顺利推行。郭子仪作为此战的策划者,在初期唐军接连败北的情况下仍镇定自若,用人不疑,向世人展现了何为名将风范,战后,不止其部下拥戴信服,朝廷评定功绩时也对郭子仪不吝嘉奖、赏赐。郭子仪戎马一生向来以大局为重,更何况他此时已经快八十岁,更加不会在乎这些虚名了。当然,他不在乎嘉奖、赏赐,不代表他的部下不在乎,于是郭子仪根据此战众将的表现,亲自拟定了一份功臣名单,希望朝廷按照他评定的等级,对名单上的将领逐一进行嘉奖。

一等功:李晟。

二等功:浑瑊、马璘。

三等功:李国臣、段秀实。

这份功臣名单一经公布,但凡有幸位列其中的将领基本上人人欢喜,打了这么重要的一场大胜仗,哪怕是四等公,五等公,都足以享誉海内,光宗耀祖。只有一人看到这份名单后不止不高兴,反而被气得脸色铁青。他风风火火去找郭子仪,向老元帅要个说法。

这人便是马璘,此次评定功绩,他高居二等功,仅次于李晟—这也正是让他不满的地方。在马璘看来,李晟只是他的一个裨将,此战杀的敌人又远远没有他多,凭什么评定功劳时反而位列其上?见过郭子仪之后,一向大大咧咧的他毫不掩饰地就此事抱怨起来,希望郭子仪能重新拟一份名单—他二等功没问题,但李晟绝不能是一等功,否则他以后没脸见人了。

郭子仪笑了笑,用一句话旁敲侧击地作了回答:“马将军,你忘了你的命是谁救的了吗?”

“这…”

“如果不是李晟,你早已战死,压根没有洗刷战败耻辱的机会。就凭这份恩情,你让他一下又如何?名单老夫已经派人送往朝廷了,陛下的嘉奖令不日就会送到,你且退下吧。”

郭子仪是个厚道人,这番话已经给马璘留足了情面,没错,马璘于百城之战中杀得敌人是多,李晟则压根就没参加这一战,但那又如何,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此次唐军与吐蕃连续多场大战谁的贡献最大。马璘于盐仓大败时,是李晟挺身而出救回主将稳定了军心,吐蕃大军企图经凤翔逃回陇右时又是李晟对其迎面痛击,迫使对方改道而行,这些对郭子仪来说,是雪中送炭的表现,那时他尚不知此次战事最终结果如何;而一旦吐蕃人按郭子仪的计划被迫撤至百城,此战结果已无悬念,马璘、浑瑊最后一战表现再好,也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马璘身为老将,此中道理不可能不明白,但他这人哪都好(对国家忠诚且作战勇猛),只有一个缺点:肚量小。他嫉妒李晟,尤其嫉妒李晟在这一战之后,正式取代自己成为公认的“大唐第一猛将”。其实说起来,这一点大可不必,“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历史规律,他自己当初也是凭借洛阳之战才一战成名。再说了,打仗又不是全靠武艺决定胜负(郭子仪在这一点上最有发言权),马璘身兼数州的节度使,在军中地位仅次于郭子仪,完全没必要和一个兵马使去争“谁是第一猛将”这种虚名。人哪,凡事最怕钻牛角尖,结果马璘不但钻了,一时竟还就出不来了,从郭子仪帐中出来后,马璘不满的情绪仍未得缓解—既然军功名单已无法更改,那就只得另寻办法挽回颜面了。想了数日,他召来部下李晟,交给他一个任务:“等郭子仪回京述职时,你随老元帅一道回去,若得陛下召见,就代我向皇帝求个官职—宰相(尚书左仆射)。”

李晟一开始没弄懂马璘的心意,这个任务您让郭子仪代为上奏也行,派个使者去请求皇帝也行,为何让我一个专门负责打仗的将军去帮你求官,还是宰相?直到马璘紧接着又说道:“倘若我无法当上宰相,将军就从此留在郭元帅身边吧。”李晟这才终于懂了,怕我今后又抢了你的功劳想赶我走对不对,直接明说嘛!

于是李晟只好与泾原众将作别,随郭子仪一道回朝了,有趣的是,唐代宗还真的答应了马璘的请求,任命他为宰相(名义上担任尚书左仆射,其主要职责仍是坐镇泾原防御吐蕃)。不过即便如此,李晟也没有再回泾原—郭子仪是多么精明的人,他察觉到马璘、李晟两位猛将失和,既然一山不容二虎,索性借着唐代宗任命马璘为宰相的机会,也一并替李晟谋取了个官职:右神策军都将。我们知道,神策军自唐肃宗登基以来,经过不断重组,已成为大唐禁军的核心(唐朝禁军在唐肃宗之前,主要由羽林军,龙武军、神武军三大部分组成,每军各置左右大将军一人,故称六军。唐肃宗登基之后,神武军被神策军取代,并成为禁军之首),神策军的最高统帅,一般由宦官担任,在这之下,依次是左、右大将军、左、右都将、左、右将军…皇帝之所以让宦官掌管神策军,是为了保证将禁军的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换而言之,他的能力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否对皇帝忠诚,一旦发生宫廷政变,或者需要派神策军协助其他军队参加远征,宦官的职责只是代皇帝发号施令,当个挂名主帅,真正负责领兵作战的是宦官手下的那些大将军、都将、将军,所以这些人光有忠诚度可不够,对其武艺的考核也极为严厉(朔方军虽然号称天下第一精锐,这只是相对于其他驻外的军队而言,不管哪个朝代,战斗力最强的军队永远是禁军)。

当然了,所谓“严厉的考核”,对李晟而言也只不过走个形式,他的骑术、枪法、箭法皆冠绝天下,稍微露一手,便让禁军上下集体拜服。自此,李晟子继父业,和他去世的父亲一样被编入禁军,负责保障京城的安全。郭子仪没有看走眼,就李晟的性格来看,此人天生就是当禁军的料,禁军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忠诚,对皇帝无条件忠诚。李晟成为禁军大将之后,极度厌恶军中拉帮结派,官官相护的行为,他的眼中只有皇帝,他也只效忠于皇帝一人。更难得的是,李晟的忠诚还不是愚忠,每当皇帝有行为不当之处,他都会立即进行指正;亲戚、好友委托他向皇帝求个一官半职,他一律严词拒绝;皇帝若将国事问计于他,他也会仗义执言,从不担心得罪其他人的利益,哪怕是连郭子仪都不敢轻易得罪的宰相元载,他都敢揭发其贪腐之事。唐代宗与他相处久了,忍不住感叹道:“老元帅这哪是替朕举荐了一位大将,李晟简直如魏征在世啊!”于是唐代宗逐渐对李晟宠信有加,将其视为心腹。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10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110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