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定秦堡之战,是唐朝丧失河西、陇右之后,唐军首次深入到吐蕃腹地作战,结果是李晟仅凭一千骑兵,便攻占敌军城堡一座,杀敌万人,生擒敌将而回,如此显赫的战果,连此战的策划者李抱玉事先都没想到。李抱玉见李晟毫发无损地押着慕容谷种归来,询问其此去经过,李晟如是陈述了唐军在临洮的战况,又将他屠城之后刻字留名的事儿说了,李抱玉对此大为不解:“将军虽是万人敌,此举未必托大了些。如今吐蕃军力远在大唐之上,既知屠城者是李将军阁下,他日怎能不前来找你寻仇—再看你这身装束(身穿锦制皮衣、头戴绣花彩帽),本来就够招摇的了,现在他们又知道了你的名号和官职,难道你就不怕将来与吐蕃人交战时会成为众矢之的?”

李晟微微一笑,回李抱玉道:“大人说的是哪里话,当初薛仁贵将军但凡征战,必身穿白袍,手持方天画戟,在战场之上格外醒目,各国军队见了他有主动去找他寻仇的吗—逃还来不及呢!末将这一身奇异的装扮便是师从于他。实不相瞒,我的志向正是能和薛将军一样,让各国敌军在战场上一眼认出我来,假以时日,我会让他们也统统畏惧我的!”

“若果真如此,自然是再好不过。”李抱玉见劝说李晟不得,也不勉强,随后上表朝廷为李晟请功,与之同时,正围攻灵武的吐蕃大军既得知定秦堡被唐军所屠,担心国内有失,果然匆忙解围而去,唐代宗派人用车驾迎接郭子仪入朝,以抚慰老元帅亲临前线督战之功。郭子仪入朝之后,唐代宗问他李晟是何人,郭子仪奏道:“此人是李钦之子,昔日与微臣同属王忠嗣帐下,擅长骑射,勇武绝伦,本该早有一番大作为,只因安史之乱他未曾参与平叛,故这么多年来他的官职一直未得擢升,才埋没于行伍之中。依臣之见,此人绝对是可造之材,其父李钦在世时,曾官任左金吾卫大将军,此次他既然立下大功,陛下何不同样授予其该职,以激励他像先父一样忠于朝廷;另外,眼下西线战事不断,吐蕃动辄入侵,陛下可另授予他都知兵马使之职,让他留在关西,与其他将领联手抵御吐蕃。”唐代宗悉数采纳其建议,遂颁下诏书:晋升李晟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兼任泾原、北庭都知兵马使。

泾原(非泾源),即以唐朝设在今甘肃、宁夏境内,以泾州和原州为首的四座军镇,故也称之为泾原四镇。而北庭之地,和之前多次提及的安西都护府一样,是唐朝设在今新疆境内的一大军镇(北庭都护府主辖今新疆北部,安西都护府主辖今新疆南部)。在这里要说明的是:唐朝自安史之乱爆发以来,虽因自身实力急坠,早已主动放弃了河西、陇右地区,但北庭、安西两大西域军镇,至今仍在唐朝手中,换而言之,北庭、安西是唐朝的两块飞地,他们与关中之间被吐蕃国拦腰斩断,但这两大军镇至今依然挂着唐军的旗号,穿着唐军的盔甲,用着唐朝的货币,替大唐坚守在西方,吐蕃国多次派兵前往侵犯,皆被这两大军镇的为数不多的驻军顽强击退。时任北庭节度使的将领名叫李元忠,而另一位安西节度使,便是郭子仪之侄郭昕,他们由于未接到朝廷召他们回国的诏令,竟硬生生在西域扎根了三十四年。唐代宗即位之后,得知李元忠、郭昕所做的一切,曾多次试图与他们取得联系,皆未能成功(之后唐德宗即位,才通过借道回纥,终于与李元忠、郭昕取得了联系),所以他任命李晟为北庭兵马使一职的初衷,可视作他在向忠于大唐的那些无名英雄的致敬。

再说李晟既被朝廷擢升为泾原、北庭兵马使,不日便前往泾原报到(北庭去不了,是个虚职),他的新上级,便是同为超级猛将的泾原节度使马璘。与之同时,他的老上级李抱玉也得了新的任命,被朝廷改任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即原先的汉中),凤翔节度使一职就此空了出来。宰相元载向唐代宗建议,可调任陕州节度使皇甫温接替该职,此事得到了唐代宗的允准。消息传了出去,最高兴的是鱼朝恩,因为皇甫温在担任陕州节度使之前,曾在神策军任职,是他的旧将。鱼朝恩心道自己内有神策军撑腰,外有皇甫温的军队驻扎在京畿附近助拳,这京城之内还不是我说了算?于是他之后行事愈发骄横,每次与皇帝议事,都带着上百护卫浩浩荡荡地入宫,唐代宗对此敢怒不敢言,私下埋怨元载不该将皇甫温调来凤翔,元载密奏道:“陛下放心,皇甫温早已被臣策反,臣与之约定,一月之后他假装进京述职,趁机带兵入京铲除鱼朝恩。鱼朝恩恶贯满盈,天下皆知,若能除掉他,陛下必得天下人称颂。”唐代宗这才宽心。为防止鱼朝恩起疑,之后他再召见鱼朝恩时,礼遇比之前更加隆重,鱼朝恩因此被皇帝和宰相蒙在鼓里,丝毫未察觉对方的密谋。皇甫温被调至凤翔一个月后,率数千名精锐的边防军如约来到京城,唐代宗打着犒劳边关将士的名义在宫中设宴,又邀请鱼朝恩等人作陪。宴席散后,参加此次宴会的几位重臣陆续离去,鱼朝恩多喝了几杯酒,走得稍迟,正当醉醺醺的他也打算带着护卫回营,唐代宗一声令下:“鱼朝恩意图谋反,证据确凿,给朕擒住他!”负责保护鱼朝恩的那些护卫一来是知道皇帝得了外援,二来不敢公然抗旨,遂纷纷倒戈相向,协助皇甫温等人将鱼朝恩捆作一团。鱼朝恩没想到自己非常信任的旧将和护卫竟然全都站在皇帝一边,气得破口大骂,结果就是又多了一条大不敬之罪,当场被皇帝派人活活勒死。鱼朝恩死后,唐代宗因元载协助自己铲除奸臣有功,在保留其宰相之职的基础上,又加授其为度支使,主管大唐的财政收支。元载趁机大肆敛财,又用重金打点满朝文武,一时间,替元载歌功颂德之声不绝于宫廷。唐代宗心中起疑,遂派人核查元载兼领度支使后的所作所为,但凡称颂元载一心为国,品德高尚的官员,事后皆得以晋升;倘若如实向皇帝弹劾其敛财之事,元载事后得知,皆下令将他们杖杀。于是在这之后,元载愈发权倾朝野,奢侈无度,其府中前来向他行贿的官员排成了长队;而不屑与之狼狈为奸的正直官员,也不敢公开非议元载,只敢互相间以目示意。

当时,大唐刚从内乱中解脱出来,国库尚未充盈,百姓尚未抚恤妥当,河北那些安史余党渐成割据之势;结果又遇上实力已超越自己,正处于国力最鼎盛时期的吐蕃王朝的连番入侵,在郭子仪的领导下,李抱玉、马燧、马璘、浑瑊、李晟等大将陆续被委以重任,这些人或擅长谋略,或精通武艺,虽然已联手打造了一条拱卫京师的坚固防线,但他们要招兵买马,修缮城池,少不得用钱。可是元载不管这些,他在京城附近大兴土木,把自己的宰相府修建得跟宫殿一样豪华,而且一建就建了两座—城北、城南各一座,以供他轮流居住,从而欣赏到不同的风光。两处宰相府内,皆奴仆如云,歌姬成群,每日的开销如流水一般,如此一来,前线的军饷发放自然受到影响,将士们更因此士气低落,战意全无。郭子仪作为唯一不惧怕元载加害的泰斗级人物,对此深感忧虑,终于在一次回朝之时按捺不住向皇帝陈述了元载的罪行。唐代宗听后,面无表情地回道:“朕知道了,会劝他收敛些的。老元帅只需操心前线军务,朝中之事,朕自理会得。”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0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10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