鄜坊(在今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节度使,曾在河阳之战中立下大功的猛将白孝德听闻郭子仪正率军前往收复长安,数日后也带着千余军队从黄河以北南下,与郭子仪在蓝田会师。蓝田位于长安东南,两地相距不到百里,只要再往西去,就会被吐蕃人的哨兵发现。出战之前,郭子仪老泪纵横,跪倒在五千士兵面前,白孝德、臧希让、高升等人慌忙扶老元帅起身,请他下达接下来的命令。郭子仪环视一周,含泪高声道:“短短数年之内,我大唐的京城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敌人占领,试问古往今来,哪个王朝曾受过这等奇耻大辱!老夫恳求各位,此战务必遵从我的号令,同仇敌忾,一举光复西京,以雪前耻!老夫年事已高,若不能成功,无非自刎谢罪,一死而已,但你等正当壮年,岂能苟活于贼寇的践踏之下!”白孝德等人听后无不落泪,个个咬牙切齿,发誓一定不负老元帅的期望。郭子仪遂颁令下去:将五千唐军拆分成十部,每部多则千人,少则两百人,由众将分别统领。限一日之内,为每个士兵发放旌旗一面、军号一把、斧头一柄,待明日清晨,十部兵马分别经东、南、北三个方向同时向长安城逼近。
第二日上午,在长安城墙上值哨的吐蕃士兵赫然发现:该城东、南、北三个方向的山林之中,一下子出现了大量的唐军旗号,多到数都数不清。哨兵们不敢怠慢,慌忙禀报吐蕃大将马重英。之前这些日子,马重英占领长安之后,贪图此地繁华,遂听从部下之谏,拥立李姓皇室李承宏(唐高宗李治的重孙)为帝,又拜唐泾州刺史高晖为大将军,从而笼络关中人心,以作长久打算。马重英得报后带着李承宏、高晖等人亲自登城观望,乍一看,也被唐军的阵势吓了一大跳—就对方的旗号数量来判断,至少来了十几万唐军。马重英忙询问左右:“是大唐各路勤王之师皆已抵达了吗?我军是战是守,你们有何高见?”吐蕃、党项等各族胡人将领不知大唐国内的虚实,听后都点头称是,又忧心忡忡地替马重英分析道:“我军占了他们的京城,各路唐军此次来战,定是孤注一掷,不如趁他们尚未集结完毕尽快撤走。”唯有高晖不赞同这一观点,他提醒马重英道:“大人有所不知,自从安史之乱爆发以来,我们中原的皇帝早已威信全无,各地节度使虽名义上隶属于大唐治下,其实朝廷早已调动不了他们。且不说他们不会前来勤王,就算他们真的来了,大唐地域如此辽阔,要集结如此多的军队,至少也要一个月。而现在我军刚刚占领长安还不到十日,他们怎会这么快就一齐赶到呢?—所以依属下之见,这些军队很可能是假的。”
“假的?”吐蕃大将一时之间未能反应过来:“这些旗帜我们明明看得清清楚楚,怎么会是假的?”
“大人难道没听说过,中原兵法之中,有一计名为‘无中生有’?城外的唐军旗号虽多,但这并不意味着旗号之下有相应的士兵,加上他们躲在山林之中迟迟不敢现身,更加证明其空有旗号,而没有军队。属下认为,城外的唐军很可能只有一两万,甚至只有数千,如此少的兵力,我等又何必畏惧呢?”
“你的话不无道理。”吐蕃大将情不自禁点头道:“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他们的旗号如果是假的,用不了几日自然会露出马脚。所以在弄清他们的实际人数之前,我军既无需出战,也不用撤退,只要与他们继续对峙就行。”
马重英拍手称赞,命令哨兵盯紧唐军动向,三日之后,如果唐军仍不来攻城,那就说明高晖的判断没错,届时吐蕃联军便一举杀出。而他们在城楼上商议的同时,城外,郭子仪也在部署接下来的策略—光靠旗帜唬退敌人,这一招在春秋时期用用还行;现在可是唐朝,《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早成畅销书了。郭子仪待十部唐军按预定计划分头进驻山林,将旗帜插好之后,紧接着对白孝德、臧希让、高升等人下达了第二条命令:“去告诉你们手下的士兵,全力吹奏军号,吹得越响越好!”
“呜呜呜…”过了半个时辰,长安城外号角齐鸣,其中还夹杂着战鼓声,以往唐军出战,即便十万大军也不过数百人负责吹号擂鼓,这次是五千人一起发动,声势自然非同凡响,数十里之内都依稀可闻。吐蕃大将马重英这下又坐不住了,忙召高晖前来问话:“就这声势来看,城外有百万大军本将军都信—你确定他们最多只有一两万人?”
“这…”高晖也被唐军嘹亮的号角声吵得头皮发麻,犹豫片刻后,他反问马重英道:“唐军出山林了吗?”
“那倒没有。”
“只要唐军未出山林,他们就是在虚张声势。”
到了这一日下午,唐军依然没有走出山林一步,军号声也渐渐平息了,吐蕃大将松开了紧绷的神经,与各族将领在城内召开盛宴。酒宴举行到一半,城头哨兵匆匆赶来,急禀诸位将领道:“不好了,唐军又来了大量援兵,如今漫山遍野都是。”
吐蕃大将忙抛下酒樽,跑向城头查看,只见城外遍地篝火,多如繁星—却是傍晚时分郭子仪让五千士兵手持斧子分头去砍柴,到了夜间,唐军将柴禾一齐点燃,连绵数十里而不绝。而且在火光的照耀下,只见大量的唐军士兵手持兵器排成长队,由远及近络绎不绝地走进山林,马重英、高晖等人看了许久,这些新赶到的援军还没走完—却是郭子仪让十队士兵从后山而出,从前山而入,又将城北的士兵调往城东,将城东的士兵调往城南,将城南的士兵再调往城北…所以五千士兵来来回回地搞武装大游行,漫长的队伍永远也走不完。
马重英、高晖等众人被城外的唐军阵势惊吓,顿时酒意全无;更夸张的是,这时他们又清晰地听见了号角声和战鼓声,与白天不同,这次的号角声和战鼓声竟是从长安城内发出的!紧接着,长安城内的百姓一片欢腾,许多人走上大街欢呼道:“郭元帅总督天下各路之师百万大军来啦!”—却是郭子仪趁着天黑,密令部将王甫带着数十名身手矫捷的好汉翻墙入城,他们进城之后伪装成普通百姓,又是击鼓又是大喊,还沿途抛洒铜钱。起初只有数百少年为了捡铜钱跟着他们后面喧哗;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听说有钱可捡,抑制住对吐蕃人的恐惧加入欢呼的队伍;最终,全城百姓都对“郭子仪带着百万大军前来收复长安”一事信以为真。百姓们对此自是求之不得,一时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甚至连鞭炮(宋朝之前,人们用烧竹子发出的爆破声作为鞭炮)都放起来了。
乱了,这下长安城内彻底乱套了。吐蕃大将见之前畏惧自己如虎的百姓们竟敢肆无忌惮在自己面前又是游行又是击鼓欢呼,急忙再与高晖对策,转身一看:“嗯,谁看见高将军去哪了?”一旁有人手指东门道:“那不就是高将军吗,他似乎带着三百骑兵正逃往城外!”
“快,传令所有士兵,立即放弃城池向西撤退,所有人只带兵器和战马,前日所抢掠的财物全部抛弃!”
一夜很快过去,当旭日再次东升时,数个时辰前还盘踞着二十余万大军的长安城已经只剩下了夹道欢迎郭元帅率王师归来的百姓们。那位临时被吐蕃人拜为大将的高晖在夜间想弃暗投明归降于郭子仪,结果还没来得及开口求饶就被唐军一刀斩了,他死之后,其帐下的三百骑兵全部弃械投降,被郭子仪收编。正当郭子仪打算进城,城内有人来报:“王甫自恃立了大功,见吐蕃人逃遁得匆忙,许多财物都未及带走,竟自称京兆尹,在城内擅自分授官职。如今在他帐下已聚集了两千不法之徒,这些人正在关闭城门,想阻止元帅进入。”郭子仪大怒,带着三十骑直驱城门,那报信的人在后急得大叫:“元帅,您还不明白吗,王甫反了,您应该待全军抵达方可前去。”郭子仪不听。到城下后,郭子仪对城内的人喊话,让王甫立即出城见他。王甫之前被堆积如山的财富所迷,以致一时失智,铸就大错,直到听闻老元帅怒气冲冲地要召见他,方才如梦初醒。他连滚带爬地一路跑到城外,在郭子仪面前长跪不起,郭子仪左右都为王甫求情,郭子仪沉声道:“以他的功劳,本该重赏;然而,如今唐军上下皆不尊朝廷,此人擅自授受他人官职,如果不斩了他,何以震慑六军,彰显军法!”
片刻之后,王甫的首级高挂在了长安城楼上,他召集的那些乱民惊慌失措,逃散一空,西京就此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