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关键时刻,一人上前沉声说道:“慌什么,史思明交给我来对付!”鱼朝恩定睛一看,说话的是李光弼,顿时如释重负——差点忘了史思明的克星也在自己军中,有他在,那的确是不用怕了。不多时,郭子仪也带着数万兵马从城北赶来,与李光弼一样,他也根本不惧怕史思明,二位大将遂一前一后,在邺城城南联手抗敌。

名将就是名将,李光弼、郭子仪一旦出战,效果立竿见影,之前势不可挡的史思明终于被唐军成功拦住。而双方一旦陷入相持,就轮到史思明头疼了,随着其他唐军将领也陆续赶到,唐军稳住阵脚后依仗人数优势逐渐发起反攻,形势对他愈发不利。就在史思明骑虎难下,眼看又要败给李光弼时,突然一下子乌云密布,日月无光,与之同时,一位不速之客也由远及近,现身于战场之上。这位“不速之客”,人称龙卷风,其所过之处,是可怕的灾难,不止房屋成片的倒塌,大树纷纷被连根拔起,就连士兵、战马但凡来不及闪躲的,也统统被它裹挟上天。

“不好,是龙卷风,快,全军向南撤退!”李光弼、郭子仪纵是名将,也绝不敢与龙卷风为敌,二人忙带着手下士兵慌不择路的逃命。在他们对面,史思明也着急地催促士兵:“龙卷风来了,大伙儿快跑,快跑,朝北边跑!”就这样,之前还斗得你死我活的几位大将在一刹那间达成了默契,唐军集体朝南边跑,叛军则集体朝北边跑。不止投入战斗的两军将士逃得飞快,其他未参战的将领、士兵——包括鱼朝恩等人,在邺城城头观战的守军,以及史思明留在安阳河边准备封锁唐军退路的那些士兵,慑于龙卷风的威力,一下子全都逃得无影无踪……

相州之战,就以如此离奇的方式落下了帷幕,唐军从初战不利,到旗鼓相当,最后眼看获胜在即,却因为一场大风的贸然降临,遗憾的功亏一篑,以惨败而告终。明明双方都跑了,为何判定唐军落败?——因为到了第二日,大风退去,鱼朝恩惊讶地发现:昨日还听命于自己的十员大将,如今只剩下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三人还在军中,其他七位节度使、兵马使,因为不愿继续向他效力,都在混乱中逃回了各自的驻地,他们这一走,二十万唐军便只剩下数万人。

相比之下,史思明的损失就小得多,他的士兵等大风停后又重新聚拢到了他的帐下,不但兵力未损失多少,且他还得到了唐军留下的两份重礼。

第一份重礼,是唐军的营地和十万副武器、盔甲。之前大风来临时双方为了方便逃命,都将武器、盔甲、丢弃在了城外,唐军走后不敢再回来,这些便自然而然的都成了史思明的战利品。

第二份重礼,是被唐军围攻数月,差一点就能拿下的邺城。

安庆绪在向史思明求援时,曾与之约定:只要对方出兵相救,便将皇位相让。但唐军退走后,安庆绪大敌解除,加上他也派人从城外的唐军大营中搜刮了不少战利品,足够暂时解决温饱,便又后悔起来,他遂下令将城门继续紧闭,严禁史思明的兵马进城。

史思明见状,暗暗冷笑,既不责问安庆绪不放他进城之事,也不南下追赶唐军,他与十余万大军大张旗鼓驻扎于城外,每日杀猪宰羊,以犒劳士卒。安庆绪部下张通儒、安太清等人见史思明赖在邺城不走,忧心忡忡地劝安庆绪道:“陛下既与史王有约在先,就不可失信于人。否则史王怒而来攻,我军疲困已极,焉能抵挡?依属下们之见,陛下应该亲自出城去拜会他。”

安庆绪唯恐被史思明加害,不敢自己前往,他遂让安太清手持禅让皇位的公文去见史思明,以打探其心意。史思明阅过公文,和颜悦色对安太清道:“先帝是我兄弟,本王焉敢觊觎其子的皇位。不如从此以后,我二人分别建立一国,永结盟好,共同抵御唐军的侵犯,这岂不是很好吗?”说罢,他将公文封缄后,让安太清带回。

安庆绪听过安太清的回报,惊喜之余,仍担心史思明有诈,便提议与之歃血为盟。史思明一口同意,只是强调,结盟的地点必须在他的军营。几日后,安庆绪左思右想,深觉除了相信史思明,别无他计,只得硬着头皮亲率三百骑兵出城,前往史思明大营与之定盟。孰料他刚入军营,史思明突然翻脸,一声令下,左右伏兵齐出,将安庆绪等一行人全部逮捕。安庆绪急忙解释道:“我治军无方,丧失东西两京,自然有罪。但我的父皇与大王是结义兄弟,还望您看在他的情面上饶我一命。”

史思明大骂道:“丢失两京,何足挂齿。但你明明知道先帝与本王是结义兄弟,竟然还因一时贪念,杀父篡位,此乃为天地所不容。今日,不是本王要杀你,而是为先帝除掉你这个逆子!”他当场下令:将安庆绪以及他四个弟弟全部缢杀;其余邺城将领,但凡曾参与弑杀安禄山之事者,也一律处死。

随后,史思明麾军进逼城下,城中众将见他来势汹汹,自知拦他不住,只得主动打开城门。史思明进城后,将安庆绪生前的亲兵三千余人悉数活埋,其余的邺城守军和邺城府库中的财物,则被史思明据为己有。自此,史思明基本肃清了安庆绪的势力,统一了整个河北。他任命长子史朝义为相州节度使,留在邺城整顿刚收编的军队、财物,自己不日带着大军返回范阳,实行加冕之礼。

时年四月,即相州之战结束一个月后,史思明在范阳自封大燕皇帝,宣布改元顺天,以范阳为燕京。登基之事完毕,他册封史朝义为怀王,任命李归仁为燕国大将军,其亲信周贽则担任燕国宰相。

史思明能够除掉政敌安庆绪,夺取邺城,尔后称帝,最应该感谢的是唐肃宗,若非他策划发动了那场相州之战,又让昏庸无能的太监鱼朝恩以监军的名义担任统帅,把一场十员名将联手出战,难度堪比牛刀杀鸡的最简单战争打得旷日持久,史思明是绝不可能实现以上“一石三鸟”的壮举的。史思明称帝的消息传至长安,唐肃宗悔得肠子都青了,本来他对打败史思明就没什么信心,这下真让老师说中了——人家统一了河北之后,又平添多个大郡,数万兵马,要打败他更是难上加难了。

但是唐肃宗在战后悲哀地发现:他竟无法责备众将,哪怕是那些碰到龙卷风都趁机当了逃兵的将领他也无法责备。因为这次的战败,他自己也清楚,他必须负首要责任,放着久经沙场的十大战将不用,偏要让一个压根不懂军事的太监去统兵,打输了能怪谁?无论惩罚谁,谁都不服,而如果强行让他们认罪的话,就可能会引发一个更严重的后果——他们和史思明一样,也划地为王,从此脱离朝廷的控制!

别忘了,十员大将,其中有九人是节度使,他们给唐肃宗面子,那才是唐朝将领,他们若不给唐肃宗面子,那就是独立的军阀。当然,这些节度使的领地和兵力和史思明比相差甚远,其中一两个人作乱,掀不起什么大浪,但怕就怕的是他们利用唐肃宗听信太监蛊惑,导致大唐损兵折将之事大做文章,联合起来发动叛乱,一旦让这一幕真的发生,不但唐肃宗的皇帝当到头了,大唐也可以提前宣布寿终正寝。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07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107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