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就是长安城破之后,允许回纥人洗劫全城,只要不是土地和男子,其他东西随便回纥人抢,抢完了还可以打包带走。
这一变故,让李豫、郭子仪措手不及,经二人鉴定,该协议确实是出自皇帝之手,别的有假,那上面用玉玺盖的大印总归假不了。郭子仪又气又急:之前的老皇帝糊涂也就罢了,怎么新上任的小皇帝也跟着犯浑?——没错,之前安庆绪为了借兵也和胡人签订过类似的协议,但要明白,唐军是官兵,燕军是叛贼,现在是唐朝,不是燕朝!自古以来,哪有大国之君是以牺牲百姓为代价来换取都城的。
但郭子仪急也没用,该协议是皇帝跟人订的,还轮不到他一介臣子来说三道四。眼看那边长安百姓还不知究竟,仍在夹道欢迎王师归来,这边叶护世子等人磨刀霍霍,马上就要进城开抢,同样焦急万分的广平王李豫站了出来,拦住叶护世子的战马道:“世子且慢!”
“怎么,广平王是想抗旨吗?”叶护世子傲慢地说道。
李豫长作一揖,态度诚恳地说道:“世子试想,叛军以一偏将镇守西京,其皇帝自守东京,长安与洛阳二地,何处财物更多?大唐向来一诺千金,既然答应给予你等丰厚的回报,自然会兑现诺言。可是一旦你等在长安大肆抢掠,消息传至洛阳,那里的百姓定会替叛军卖力守城,我军想要拿下东京就再难实现了。所以小王希望世子殿下能将该协议稍稍押后,等收复东京之后再兑现。”
叶护世子细细一想:有道理,叛军皇帝在哪里,自然哪里的财物更多,那就等到了洛阳之后再开抢吧。他是个急性子的人,当即下马向李豫回礼,同时催促道:“事不宜迟,请主帅大人尽快下令全军向长安进发!”
三日后,李豫等人休整已毕,率联军离开长安,城中百姓这时已大多知悉了唐肃宗和叶护世子的秘密协定,纷纷跪拜于道路两侧,流泪感激道:“谢广平王作主,保全我等!”唐肃宗得知这事后也羞愧地说道:“朕不及广平王。”西京既然收复,唐肃宗遂召集群臣,商议迁都回长安之事,又遣使上表太上皇道:“臣儿当日不辞而别,有负父皇栽培。如今,西京已被我军收复,希望父皇启程回京,重登大位,臣儿愿退居东宫重为太子。”奏表送出去之后,李泌从外归来,听闻唐肃宗主动提出辞去帝位,李泌急忙问他:“这封奏表还来得及追回来吗?”唐肃宗道:“使者早已走远了。”
李泌摇头叹息,说道:“太上皇看过你送去的书信,是不会回京的。”唐肃宗忙问为何,李泌解释道:“太上皇引发祸乱,使得千万百姓流离失所,自知已失去了天下人的信任,他若重登大位,军队和臣民都不会拥护他。所以哪怕您辞去帝位是真心实意,他也不会回来。”说罢,李泌提起笔来,一挥而就,重新替唐肃宗起草了一封奏书,奏书上道:“臣儿如今还都京城,十分思念父皇,等您回京之后,一定尽孝侍奉。”李泌将这封奏疏递给唐肃宗,肯定地道:“要太上皇回京,只能这么写。”
唐肃宗重新派人将李泌起草的第二封奏书送往蜀中,结果证明,李泌果然又是对的。已经退位的唐玄宗看过第一封奏表,说要请他回去做皇帝,每日愁容满脸,茶饭不思,无论如何也不肯回去;直到看了第二封奏表,说接他回去继续做太上皇,这才如释重负地让人安排车马,同意回京。事后,唐肃宗含泪感激李泌道:“我父子二人此生得以团聚,全赖先生之功啊!”
再说洛阳方面,安庆绪听闻安守忠大败,西京失守,急忙与严庄商议对策。严庄分析道:“郭子仪、李嗣业皆绝世名将,朔方军、陌刀军皆天下劲旅,加上他们又请得回纥精兵相助,依臣之见,陛下如果执意坚守洛阳,结局定然和安守忠一样,不如尽早率军退往河北,从而保全实力。”
安庆绪之前一向对严庄言听计从,但这次他舍不得放弃富庶的东京,遂授予严庄十余万大军,令他主动出击,拦截唐军西进。严庄率军离开洛阳后,与从长安逃归的叛军将领张通儒在陕州(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相遇,二人兵马相加起来,恰好有十五万人。严庄观察过陕州地势,见该州境内有两座高山,一南一北,南边的当地人称之为南山,北边的当地人称之为北山,两山之中有一条山谷,唐军要想前往洛阳,必须打该山谷经过。
“嗯,这块战场的地形,倒与当初先帝用伏兵之计打败哥舒翰的那块战场颇有些相似。那我军就在这里扎营吧。”严庄与张通儒商议之后,定下计策:严庄率燕军主力驻守南山,张通儒另率一万余人驻守北山,如果郭子仪等人到后,贸然地闯入那条山谷,燕军就封锁山谷出口,然后居高临下发起攻击,让哥舒翰的悲剧再次上演。
严庄等人在山上设伏后没过几日,同样人数多达十五万的大唐联军终于浩浩荡荡地来了。让严庄失望的是,郭子仪吸取了之前哥舒翰的教训,他在率军通过山谷之前,分别派李嗣业和叶护世子带兵侦查南山和北山。这么一来,燕军的伏兵很快暴露,郭子仪得二将回报:“叛军的主力大多集中于南山,北山之上,只有张通儒带着万余士兵在镇守。”郭子仪待查清燕军的兵力分布,随即下令唐军攻打张通儒,顺利将之击败,占领了北山。
严庄见伏兵之计失败,又使一计,他分出数万士兵,让他们在南山北麓背山结阵,向唐军发起挑战。唐军哨兵将这一情况报告于李豫、郭子仪,郭子仪对李豫道:“此乃步步为营之计,如果我军不下山迎战,敌军便会步步紧逼,若让他们封锁了我军下山的所有途径,控制了山下的所有水源,则我军危矣。”
“老元帅既能看穿敌军的计策,想必也定有办法破解了?”
“破解的办法是有,但又得有劳叶护世子了。”郭子仪一想到唐肃宗和叶护世子签订的那个秘密协议就头大,可偏偏要收复洛阳,还真少不得回纥人的相助。他想了好一会儿,才召叶护世子近前,嘱咐他道:“待会我军下山迎战,若旗开得胜,从南山前来挑战的敌军必会退回山上。倘若我军停止追击,他们不久后又会再次前来,所以要彻底打败他们,我军主力必须迎难而上,继续向山上仰攻,鉴于双方人数相当,叛军又提前占据地利,我军要想从正面打败他们几无可能。所以老夫想拜托世子殿下,你带着所部兵马,尽快绕至南山的背面,等到我军与敌军展开大战之时,你和部下就从敌军背后登上山顶,偷袭他们的营地。叛军一旦发现大营失守,又见我军有奇兵从他们背后从天而降,一定会惊慌失措,四散奔逃,届时你我二人合力击之,定能再次大胜。”
叶护世子欣然领命,待他走后,郭子仪令李嗣业率陌刀军当先下山迎战敌军。经过香积寺之战,李嗣业的陌刀军这时已名震天下,尤其是张通儒等与陌刀军交过手的燕军将领,对其更是产生了心理阴影。和郭子仪预想的一样,李嗣业方一出战,在山麓下结阵的燕军就纷纷向山上溃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