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他亲眼看见张巡听闻雷万春中箭,一脸忧色的快步登上城楼,过来查看雷万春的伤势,令狐潮才确信之前与他对话的人的确是雷万春。惊骇之余,令狐潮忍不住对张巡感叹道:“好吧,我这就带齐士兵撤退。因为目睹过雷将军的神勇,我已明白你的军令是多么森严,哪怕城中真的矢尽粮绝,我军想攻下此城也绝非易事。”
令狐潮回营之后,果然下令东南西北各营的燕军集体向后撤退,且老老实实地撤到六十里之外,方才重新驻扎。之后他又等了好几日,直到估算张巡等人应该已逃离雍丘了,才派一位将军回去打探雍丘的现状。那将军走了一遭,迅速返回,令狐潮急切地问他道:“张巡和他手下的几千士兵全逃光了吗?”
“唉,将军又中张巡的诡计了——属下到雍丘城外时,见城内依然守备森严,张巡还亲自带人在城头巡视哩。”
令狐潮很失望,但他还是不服气地替自己辩解道:“幸好这次撤退我军也没任何损失,我这就下令,全军重新返回大营!”
“哪还有大营啊,我军的各座营地全被唐军搬空了!他们这次不但偷走了我军留下的粮食和武器,连营房都拆得一座不剩,现在雍丘城外方圆三十里之内,连根木头都不剩了。”那将军哭丧着脸道。
于是这事就被长期搁置了下来,直到这一年年末,安禄山已病得下不了床榻之际,有一员大将入朝,向燕国太子安庆绪和宰相严庄描述了他在南方征战时亲眼目睹的场景:
“大量的货船,满载粮食和布帛,正通过长江、淮水,以及联通南北的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往关中而去。可以想象,用不了多久,凤翔以此为资,又能组建出一支强大的军队了。”
“如今北方穷苦荒僻,骸骨遍野,但江淮以南却市井如常,殷富如初。我军要彻底打败唐军,唯有先下江淮,此举不但能斩断南方通往北方的漕运,让唐朝君臣无重组军队之资,亦能方便我河南大军就地取食,免去千里运粮之苦。”
这位燕军将领,名叫尹子奇,是安庆绪的亲信,时任燕国陈留节度使。之前令狐潮战败逃至陈留,尹子奇曾与他相处多日,期间二人仔细研究了该如何打败张巡。令狐潮之前上奏的那套“大封锁之计”,尹子奇也有一份功劳。
安庆绪、严庄听后,问尹子奇道:“可是令狐潮等人已在河南大战了一年,至今尚未拿下雍丘。连一座淮北小城都攻克不了,又谈何拿下整个江淮呢?”
“那是因为朝廷一直没有果断使用令狐潮之前提出的策略,只要如他所言,大燕动用举国之力征战雍丘,拔掉这根心头刺,那时,整个江淮地区便能轻易一举荡平。”
这番谈话结束后仅过数日,燕国升任尹子奇为河南节度使,全权指挥接下来燕军攻打江淮的战事。之前承担这一任务的令狐潮由于久战无功,降为尹子奇的副手,同时充当尹子奇副将的,还有杨朝宗、李庭望、李怀忠等人。
尹子奇、令狐潮当初构画的“大封锁之计”,也随着这道任命终于得以施展。经安庆绪、严庄调度,在河南地区现有的兵力基础上,再加授尹子奇五万燕军,如此,尹子奇初当大任,帐下便拥有了整整十万军队。
尹子奇上任后的第一道命令便是大手笔:他把十万大军分成了三部,一部由令狐潮率领,进驻雍丘以北的杞州城,以防止张巡向北逃亡;一部由自己率领,攻打位于雍丘以东,当时仍在唐军控制之下的济阴、鲁郡、东平三地,从而切断张巡逃往东方之路;第三部兵马,由杨朝宗率领,让他前往攻打雍丘以南的宁陵——这也是“大封锁之计”最紧要的一步。因为张巡见敌军大肆封锁雍丘,最佳的应对方法就是逃亡睢阳与许远汇合,而从雍丘前往睢阳,间于两城之间的宁陵城是其必经之路。杨朝宗只要抢在张巡之前把宁陵攻占,基本上就能提前判定张巡和手下数千唐军的死刑。
尹子奇分工完毕,三部燕军随即按照以上部署分头展开行动。很快,令狐潮就以杞州为中心建成了上百里连营,完成了对雍丘城以北的全面封锁;尹子奇身为主帅,依仗优势兵力,也兵不血刃的降服了济阴、鲁郡、东平三郡,完成了对雍丘城以东的全面封锁;杨朝宗得知消息,生怕落于人后,立即带着尹子奇授予他的二十员战将、两万兵马,昼夜兼程向宁陵进发。
公元756年十二月下旬,杨朝宗所部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宁陵城西北,眼前的场景让他大吃一惊——之前一直坚守在雍丘寸步不离的张巡和他手下数千士兵,不知为何竟主动放弃了雍丘,突然在此地出现;而且不止是张巡,睢阳太守许远也来了,他带来的兵力与张巡相仿,也是三千人左右。杨朝宗目睹两部唐军在他面前会师,一时不知是该战,还是该撤。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杨朝宗最终决定暂时停止前进,先在城外构筑大营,将该情况禀报于尹子奇再说。
结果就在杨朝宗因情况有变,犹豫不决的当口,张巡、许远二部唐军已在城外迅速布置好了大战阵形。许远欲亲自出战,张巡止住他道:“待燕军主力来到,许大人再上阵杀敌未迟;区区两万敌寇,雷万春、南霁云二将足以应付。”
说罢,张巡一声令下,雷万春、南霁云二将各率一千人出战,半个时辰之后,二将回报张巡道:“敌军战死者已达上千人,其军心已乱,而我军士兵虽伤亡寥寥,无奈他们手中的武器皆为镇守雍丘时仓促打造,现刀口都已卷刃,不堪使用,所以特地带他们回来更换兵器。”张巡微微颔首,将自己的佩剑赠予雷万春,在他身旁,许远也将自己的佩剑赠予南霁云,又下令从睢阳赶来助战的士兵将手中武器借给张巡部下使用——与张巡临时弃笔从戎,部下都是民兵出身不同,许远久守睢阳,部下清一色是大唐正规军,他们的武器也皆打造精良。雷万春、南霁云等人更换过武器,再次向燕军阵地发起了冲锋,战至当日黄昏时,两千唐军已经累计杀敌达数千人,而唐军己方的伤亡不足一百。杨朝宗没想到百闻不如一见,张巡一手训练出来的数千民兵战斗力竟然恐怖如斯,趁着天色已经暗淡,杨朝宗只求张巡督战了整整一日,能见好就收,下令收兵回营,他也好带着部下趁夜逃遁。哪知张巡丝毫不顾念交战的双方都疲困已极,紧接着又让人打起火把,下令雷万春、南霁云二将继续夜战。
这一命令,彻底击溃了杨朝宗和他手下燕军的心理防线,幸存的燕军士兵到这时才终于明白令狐潮为何碰上张巡,无一胜绩——对面的士兵哪是血肉之躯,他们的身体根本就是用铁铸就的,这样的军队能打败他们才怪了!于是,上万燕军抑制不住恐惧,纷纷抛下主将杨朝宗,朝着宁陵城东北方向逃去——因为他们在前来宁陵城的途中,已知该城的西北方向被睢水阻隔,此路不通,故选择朝相反的方向逃亡。哪知他们逃了好一阵,集体傻眼了,想不到宁陵城的东北方向同样也有一条大河,名叫汳水(古时也称汴水),此河连同睢水,恰似两条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