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来的这两位大臣,其实也想赶紧跑,只是他俩身份特殊——一位是首席宰相杨国忠,另一位是禁军大将陈玄礼。他俩来见皇帝,只为一件事。

——带上皇帝一起跑。

当然了,皇帝毕竟是皇帝,形势再危急,尊严不能失,哪怕是仓皇逃跑,也得美其名曰“外出狩猎”。经陈玄礼禀报,此时长安城中尚有禁军三千人,抵挡二十万叛军虽力不从心,但护驾足矣;至于“狩猎”的去处,眼下河北、河南都在大战,长安以东的潼关又已被叛军封锁,只有前往西南的蜀地可行。

唐玄宗明白长安是真的守不住了,他果断赞同了二位大臣的提议,让陈玄礼立即派人去召集各位皇子皇孙、嫔妃公主,带上他们一起去“狩猎”。杨国忠随后又向唐玄宗请示:“长安城府库中的金银财宝堆积如山,不可胜数,臣匆忙之间能运走的还不到一成,剩下的是否该全部毁掉?”

唐玄宗听后摇头道:“毁掉做什么?拿不走的就封存起来,全部送给安禄山吧。”

“这样是否会便宜了叛军?”

“你懂什么?安禄山是贼寇,他好不容易才打下长安,若见国库被毁,岂能善罢甘休。朕自知辜负关中百姓的期望,不忍他们再遭受贼寇的洗劫,安禄山若见国库完好,也许会放过他们,这也是朕眼下唯一能为百姓们做的了。”

说话间,陈玄礼带着一众皇子皇孙、嫔妃公主前来复命。唐玄宗见人已到齐,令陈玄礼率一千禁军在前开道,另让太子李亨率两千禁军负责断后。经过一日一夜的急行军,逃亡的君臣众人抵达了马嵬坡(在今山西省兴平市西)。太子李亨冷眼旁观,见禁军将士因饥疲劳顿,皆有怨言,私下与陈玄礼商议道:“安史之乱,全是由杨国忠引发。如今,国都沦陷,社稷垂危,数十万将士因为抵挡叛军而牺牲,但他杨国忠却仗着父皇的信任,依然逍遥法外。我对此深感不忿,决意除之,不但杨国忠要杀,他的妻儿以及杨贵妃,也一并不得放过。希望将军能助我一臂之力!”

陈玄礼点头道:“属下亦有此心,太子无须多言,此事交给属下即可。”

当夜,著名的“马嵬兵变”发生,经李亨主谋,陈玄礼突然带人袭击杨国忠,将其杀死,杨国忠的儿子与妻子也在混乱中一并被杀。唐玄宗在行营之中听见外面有喧哗声,派侍臣前去查问,侍臣回报,说杨国忠涉嫌谋反,已被禁军们就地处决。唐玄宗大惊,忙亲自外出察看,只见自己的行营已被三千士兵围得如铁桶一般,杨国忠的首级被人斩下,正悬挂于行营西门示众。唐玄宗喝令士兵们退下,三千禁军对此置若罔闻,巍然不动,唐玄宗略一分析,便知此次政变早有预谋,他又召陈玄礼来见。

陈玄礼到后,唐玄宗问他此次政变的主谋是谁,陈玄礼沉默不语,唐玄宗又问:“莫非是太子?”陈玄礼这才道:“太子虽有除杨国忠之心,但杨国忠之罪,确实罄竹难书,将士们无不除之而后快。”唐玄宗叹口气道:“那么朕问你,接下来,你是决定继续效忠朕,还是改为效忠太子?”陈玄礼跪地道:“臣侍奉陛下已四十余年,从无二心,岂会改仕他人?但今日杨国忠既已被杀,如果留下其妹杨贵妃,只怕众多将士不能心安。因此,只要陛下舍得割爱,下旨将杨贵妃赐死,臣与三千将士必誓死保护陛下周全。”

唐玄宗得陈玄礼明确表态,犹豫再三,方令宦官高力士将杨贵妃带至行营内的佛堂,用绳子勒杀。陈玄礼核验尸首无误,郑重地向唐玄宗磕头,以示谢罪,他随后快步出营,率所有禁军将士向唐玄宗表示效忠,齐呼万岁。唐玄宗抚慰过将士,再次令他们退下,这一次士兵们皆依令离去。

一个时辰之后,逐渐夜深人静,马嵬坡行营内外,鸦雀无声,三千将士都已入眠。在营外值哨的李亨突然被唐玄宗紧急传唤。

李亨到后,唐玄宗没有见他,只是让高力士递给他一封书信。

“朕屡犯大错,自知已年老愚钝,本想到蜀地后就将皇位正式禅让与你。谁料想,今日你竟然主谋发动兵变……唉,你走吧,从此我父子二人分道扬镳,今生不必再相见了。”

二十几日后,李亨在少数从人的陪同下,一路颠沛流离,终于来到了朔方军镇的大本营灵武城。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宣布改年号为至德,是为唐肃宗。

别看李亨当了皇帝,但初登大位的他,心情只能用“惊弓之鸟”来形容。原因很简单:他不是唯一的皇帝,却是眼下唯一的“光杆司令”皇帝。

另外两位皇帝,已经逃入蜀地的唐玄宗仍是名义上天下的主宰,他在哪,勤王的军队就去哪。虽然唐玄宗和李亨是亲生父子,成都和灵武之间又相隔数千里,不会来讨伐他,但万一他还惦记着李亨主谋了“马嵬兵变”,杀死了他的爱妃,颁布檄文,号令天下人讨伐这个擅自称帝的“不孝子”,李亨就完了;另一位伪皇帝、真胖子安禄山则是眼下最强大的诸侯,拿下长安之后,他掌握了大唐国库、武库,招兵买马更是轻而易举。他若这时派兵前来攻打灵武,李亨根本无力招架。

于是,唐肃宗李亨称帝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赶赴成都,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以证明自己称帝的合法性;第二件事是急召郭子仪、李光弼前来护驾;第三件事是嘱咐手下:咱们称帝的事儿得偷偷摸摸的来,至少在能够和安禄山正面抗衡之前,得先设法瞒着他。

接下来的事儿,让李亨喜出望外。唐玄宗得知他称帝的消息后,只说了一句话。

“太子做得对啊,朕的确早就该退位让贤了,但他身为天子,岂能无传国玉玺呢?”

说罢,唐玄宗让两位官员韦见素、房琯立即带着传国玉玺前往灵武,拜见新任大唐皇帝,自己则在成都宣布退位。

唐玄宗当然没有遗忘他和唐肃宗之间的过节,但眼下最最要紧的事,是打败叛军,收复两京,让天下百姓重迎和平盛世。这几件事年迈的他做不到,李亨却可以!

与传国玉玺一并交到李亨手中的,还有一封册书(册封的诏书),总之千言万语凝聚成一句话:李亨这个皇帝是合法的。

这两件东西对唐肃宗而言无异于及时雨,首先,各地勤王的军队就不会去成都了,从此灵武的朝廷才是真正的大唐朝廷;其次,接下来的收复两京之战,战端未开,他在道义上已稳占上风。于是,郭子仪、李光弼等人了解过来龙去脉,纷纷赶来灵武拜见新任皇帝;另有西魏八柱国之一、北周太师李弼的后人,名叫李泌,此人早年曾担任过李亨的老师,被世人誉为神童,有经天纬地之才,因厌恶杨国忠,李泌之前遁入山林数年,如今得知唐玄宗禅位,亦前来灵武与唐肃宗相会。再加上侥幸从潼关逃回的王思礼,河西猛将李嗣业,郭子仪属下、铁勒人仆固怀恩……一时间,小小的灵武城风云际会,天下豪杰蜂拥赶来。

灵武城如此热闹,就算唐肃宗想暂时瞒着安禄山,也根本瞒不住,不过令他意外的是,眼看着灵武的兵力从几千人发展到几万人,再到十几万,安禄山自拿下长安之后,几个月过去了,却始终未有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似乎他造反造到这个程度,已然心满意足。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04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104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