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不得不说,这个理由颇得人心,一时竟有许多人响应。

安史之乱自此爆发。

武则天之后,大唐承平日久,所涉及的战争都是在境外,国内已和平了达半个多世纪。突然冒出来一个安禄山这等重量级的反贼,朝廷上下闻讯,集体慌了神。只有一人不慌不忙,甚至面带如释重负的喜色,笑道:“当初我说什么来着,安禄山必反!这不,他果然反了,诸位该相信本相料事如神了吧。”

说这话的,自然是首席宰相杨国忠。正好,唐玄宗也为平叛之事要与他商议,见他似乎对打败安禄山胸有成竹,便问他有何对策。杨国忠向皇帝举荐两员大将,说有这二人出马,斩杀安禄山如拾草芥。唐玄宗听取了其主张,随即派人赶赴安西四镇,召那两员大将入朝。

杨国忠虽然是个草包,但他这次举荐的两员大将确非泛泛之辈,一人名叫高仙芝,高句丽人,另一人名叫封常清,汉族人。这二人之前长期镇守西域,曾以一万步骑跨越葱岭,打赢了著名的小勃律之战(唐朝和吐蕃为争夺中亚控制权爆发的战争),此役之后,二人纵横边疆,中亚七十二国向大唐称臣。因此功绩,时人尊称高、封二人为“大唐帝国双璧”。

高仙芝、封常清接到命令,见军情紧急,仅率少数部下星夜启程回京,半个多月后,二人途中不断换乘好马,俱顺利抵达长安。唐玄宗见“双璧”归来,不胜之喜,亲自为二将接风洗尘,然后郑重下诏:任命高仙芝为平叛副元帅(元帅为唐玄宗之子李琬,刚接到任命就去世了,所以高仙芝即是主帅),进驻陕城;任命封常清为平卢、范阳节度使,取代安禄山,进驻洛阳。

二将领命之后,接过诏书、兵符,问唐玄宗道:“为朝廷平叛,臣等义不容辞。但今贼势甚大,不知陛下各授予我二人多少兵马?”

唐玄宗面色为难道:“除了禁军,京城一带的军队之前在远征南诏国时已几乎全军覆没,而河、陇两镇的精兵,又尚在回国途中,所以朕眼下无一兵一卒可授予你们……”他接着又安慰二将道:“不过,兵虽然没有,京城的钱粮倒是十分充裕,你二人可以抢在叛军杀到之前就地招募士兵的嘛。”

高、封二人没想到京城竟空虚到这等地步,分析之后,心道也唯有如此,于是二人领了大量的钱和粮食,一个在关中募兵,一个在洛阳募兵,数日之间,各招募得五六万军队。唐玄宗听说二将已有十万大军在手,安禄山那边的兵力也不过才十五万人,顿时觉得心里有底。他下令封常清,必须把叛军堵在黄河以北,千万不能让他们渡过河来;又下令高仙芝,配合封常清对叛军实施反攻,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平定此次叛乱。两道命令颁布下去后,唐玄宗问宰相杨国忠对此事如何看待,杨国忠道:“高仙芝、封常清乃世之名将,既然二人的兵力与安禄山相差无几,安禄山的失败已成定局,只是……”唐玄宗见他话里有话,忙问:“只是什么……”

“只是高仙芝也是胡人,只怕他打败安禄山后,除去一狼,又来一虎,陛下对此不得不防哪!”

“爱卿言之有理。”唐玄宗被杨国忠说动,紧接着又补了一道诏命:任命宦官边令诚为监军,立即赶赴前线,严密监视高仙芝、封常清的一举一动。

边令诚和高仙芝、封常清不是首次合作,之前的小勃律之战,他就曾当过高、封二人的监军。那一战,是传奇的一战,最传奇之处,是唐军一万步骑刚跨过葱岭,就因气候恶劣折损近半。此事完全在高仙芝、封常清的意料之中,他二人熟谙战史和地形,知道逾越海拔达四千多米的葱岭难于登天,汉朝的李广利也曾吃过这个大亏。但只要能跨过这座高山,接下来的战争就相对容易了,因为小勃律是个小国,其国境在今克什米尔地区西北部,该国坐落在海拔极高的高原上,人口稀少,哪怕唐军只剩数千人,也能在实力上压制住对方。然而,监军边令诚不懂这个道理,过了葱岭之后,他见前方仍是一片穷山恶水,说什么也不肯再走了,高仙芝劝他不动,只好让他带着三千体质虚弱的士兵留下,自己和封常清率领尚有战斗力的几千士兵继续前进。最终的战果,证明了高仙芝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战场洞察力,故他和封常清凯旋回国之后,赢得了“大唐双璧”的美誉;而边令诚则相当于被高仙芝狠狠扇了一计耳光,人人都耻笑他是“懦夫”不说,甚至还有流言,说他过葱岭时吓得尿了裤子。

“这次轮到我来扇你俩耳光了。”边令诚赶赴前线与高仙芝等人会合的途中,咬牙切齿地想道。

且说唐军经高仙芝、封常清二将调度,在河南紧急部署防线的同时,安禄山起兵之后,凭借其操练多年的十五万大军,已以席卷之势在半个月内轻松征服了整个河北。安禄山号令严明,又不吝惜钱财,其手下叛军垂涎重赏,每次与官兵交战都能做到以一当百。封常清起初和唐玄宗、杨国忠一样,也有点小看了安禄山,想把决战的地点设在陈留,他令河南节度张介然、陈留太守郭纳利用黄河之险谨守陈留城,自率六万大军前往增援。孰料他的军队才刚刚出发,东方败兵来报:“张介然不敌安禄山,已自杀殉国,郭纳则举陈留城投降了叛军。”

叛军的攻势如此锐利,实出封常清的预料,好在他是久经沙场的真正名将,很快稳住了心神。他中止了把叛军堵在河北这一不切实际的想法,改而下令士兵们:“务必抢在安禄山之前进驻荥阳城,成败在此一举!”这一决定显然非常明智,荥阳城易守难攻,又背靠虎牢关,是阻击叛军的绝佳战场。在他的督促下,唐军很快又在荥阳城建立起了第二道防线,数日之后,安禄山的军队才姗姗来迟。正当封常清觉得可以稍稍松口气时,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叛军兵临城下后,才刚开始搭建云梯准备攻城,守在城头的唐军就纷纷溃逃,由于城墙狭窄,士兵们逃亡时互相踩踏,许多人竟直接坠至城下。这一现象不仅让封常清大惊失色,就连安禄山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安禄山哪里知道,这些所谓的唐军官兵几日前还都是商贾、农夫,封常清虽然给他们穿上了军装,但由于时间仓促来不及训练,并没有给他们按上一颗军人的心。所以,饶是封常清的战策制定得再好,乌合之众一旦遇上亡命之徒,这仗压根没法打,荥阳城很快也被叛军攻克。

局面彻底失控,作为一代名将,封常清空有一身武艺和韬略,奈何手下的士兵形同虚实,自此开启了逃、逃、逃模式;而安禄山的叛军见状,也毫不犹豫,在后一路追、追、追,两军之后又在虎牢、葵园、洛阳城东接连打了三仗,唐军三战三败,新招募的六万士兵几乎全军覆没。即便如此,封常清担心皇帝怪罪,仍在洛阳城内积极布防,豁出性命想保住东都。可惜,双方士兵的战力相差实在太悬殊了,在叛军的猛烈攻击下,封常清的一切努力都只是徒劳。安禄山拿下河北用了半个月,同样又只用半个月,便完全占领了繁华的东都洛阳。第二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定国号为:大燕,史称伪燕政权。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03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103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