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读者朋友们看到这里可能会感到疑惑:唐德宗登基之初,作者左一个夸他志向远大,右一个夸他锐意进取,连反贼都对他心悦诚服了。怎么才短短几年光景,其治下的大唐就奸臣当道,言路堵塞?

因为卢杞虽然是奸臣,但他对唐德宗有用。

唐德宗此生的最大目标,就是削藩。但藩不是那么好削的,历史上皇帝削藩不成反而送掉自己性命的比比皆是。更何况大唐自从安史之乱以来一直被缺兵少将的问题困扰,连增援西川都要让神策军和范阳军出马,拿什么去远征河北?

所以要削藩,首要的问题是要征兵,征兵就得有钱,而大唐的现状就是没钱—虽然刘晏和唐德宗自己都为振兴经济作了很多努力,但要想一下子筹措出一笔可组建数万大军的庞大军费还是难如登天。满朝文武之中,只有卢杞敢拍着胸脯向唐德宗承诺:陛下既有平定河北之志,那就尽管动手,军费的问题,臣一定帮您解决妥善。

唐德宗要的就是这句话:谁是忠臣?管他话多还是话少,长得好看还是丑陋,谁能助朕削藩成功谁便是忠臣!恰好卢杞独揽相权之后,河朔三镇之一的成德节度使李宝臣去世,其子李惟岳效仿之前的朱希彩、朱泚、田悦等人,在众将的拥护下第一时间宣布接掌成德的统治权,然后按照惯例,李惟岳派人前往朝廷讨要正式任命他为成德节度使的册书。在李惟岳看来,这事儿也就是走个形式—那朱希彩仅是李怀仙的部将,二人连血缘关系都没有,朝廷都不敢不承认,何况我是李宝臣的嫡子?哪知道这次的情况偏偏与以往不同,曾经对河朔三镇唯唯诺诺的朝廷一下子变得硬气起来,唐德宗不仅一口回绝了李惟岳希望担任成德节度使的请求,下令易州刺史张孝忠接任该职,还勒令前来讨要册书的使者回去告诉李惟岳:告诉你家将军,识相的话立即入京,朕必和朱泚一样待他不薄。

凭心而论,朝廷确实待朱泚还是不错的—任命他为太尉(虚职,无实权),每月定期发放高额的薪俸,就跟之前的郭子仪一样好吃好的供着;但跟割据一方的“土皇帝”相比,李惟岳还是更希望继续留在河北当节度使。得使者回报之后,李惟岳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如果去了京城,那就跟朱泚一样,定是一去不返,而如果不去,就要作好和朝廷撕破脸,甚至开战的准备。河朔三镇的整体实力虽然强大,但仅凭他成德一镇之力,独自对抗朝廷几乎必败无疑。

想到这里,李惟岳突然急中生智:河朔三镇一向共同进退,新任皇帝想要把成德收回的消息想必已经传到了范阳、魏博,我就不信,朱滔、田悦二人还能够坐得住—正所谓唇亡齿寒,朝廷只要开了削藩的先河,接下来要削的定是那两位邻居,我何不派人去向那二位藩王求助?

不出李惟岳所料,没几日工夫,同样刚继承魏博兵权不久的田悦就送来消息:“李将军不用忧虑,我已与淄青节度使李正己联名上疏,共同举荐你为成德节度使。陛下哪怕真有削藩之念,见我三人联手,也必会投鼠忌器,进而顺水推舟同意你的请求那也是自然。”

李惟岳大喜,忙用重金答谢田悦、李正己,静等朝廷的册书送到。但又等了一个月,朝廷那边依然固执己见,催促李惟岳速速启程入京。李惟岳又慌了神,忙问田悦这下该怎么办,田悦与李正己商议之后,答李惟岳道:“保全了将军、成德,便是保全我了二人的兵权和封地,既然新任天子如此不知好歹,那我等不立即起兵更待何时!反了!”

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五月,因唐德宗坚持推行削藩政策丝毫不肯让步,成德、魏博、淄青三处军镇联手起兵作乱。不久,总辖襄汉七州(辖有今湖北省西北部)的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也加入了叛军的行列,以上四镇藩王,各有兵马二万至十万不等。本来按照李惟岳、田悦等人的打算,如果范阳节度使朱滔也加入他们,那整个河朔三镇就成了铁板一块,接下来与朝廷的对战他们将占足上风,哪知朱滔这边却出了问题。朱滔固然也反对唐德宗的削藩政策,可是别忘了,他的亲大哥朱泚眼下正在朝中担任太尉,相当于人质,更甭提他的节度使一职还是朱泚让给他的,所以他就算真想造反,也得考虑下范阳的将士们会不会唾弃他背叛兄长,愿不愿替他卖命。经过权衡,朱滔最终宣布与其他叛军划清界限,并上表朝廷,希望助朝廷讨伐作乱的藩王。与他一道送来奏表的还有时任淮西节度使的李希烈,李希烈与朱滔一样,也主动请缨替朝廷平叛。唐德宗大喜过望,将此二人皆册封为郡王,随后,他在京城点兵选将,打算借着关东藩王们自相攻击的东风,将此次叛乱轻松平定。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02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102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