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杞人虽丑,却精通为官之道,他自知才能远不及刘晏、杨炎,要想把这个宰相位置坐稳了,就必须和其他朝中的大臣拉近关系,从而结成党羽,混淆视听。恰好杨炎称病不朝又给他提供了机会,于是卢杞当上宰相不久便大肆铲除异己,同时擢升了许多主动前来投靠他的官员,这其中,唯有一人他拉拢不了,却也不敢得罪—郭子仪。
唐德宗登基之后,郭子仪已无权势,但他老人家的战功、资历、威望摆在哪里,连皇帝都要尊称他一声“尚父”。卢杞当上宰相这一年,郭子仪已经八十五岁了,其身体状况极度恶化,已如风中烛火一般,不过他老人家倒是活得洒脱,反正国家大事也不用他再操心,皇帝那边又好吃好喝地供着他,他人闲钱多,竟然让人花重金买了一批歌姬回来,每日就窝在府中乐呵呵地看这些歌姬唱歌跳舞。住在他周围的其他官员、百姓见他府中热闹,许多人被美妙的歌舞声吸引,偷偷跑来爬墙围观,郭子仪见了索性吩咐下去:“把墙都拆了,周围邻居要看便让他们看,省得他们爬墙。”郭子仪的儿子们一听这话急了:“父亲,咱们郭家家财巨万,岂能没有围墙?万一被人趁机潜入我们府中偷窃钱财,那可怎么办?”
“糊涂!为父这么做自有道理,你们懂得什么,日后你们就明白了。”
郭子仪的儿子们拗不过父亲,只得把围墙拆了,从此整个郭府完全暴露在所有人的视线之中。又过了数月,郭子仪病情渐重,已时日无多,皇帝得知此事,亲自前来探望,到了府外一看,好家伙,偌大的郭府竟然连面墙都没有,他的家人进进出出,谁在做什么都被人看得一清二楚,唐德宗仔细一想,很快明白了郭子仪这么做的良苦用心—朕之前错杀刘晏,尚父他老人家必定是知道的,他这是担心有人也会像陷害刘晏一样诬陷郭氏谋反哪。如今没了围墙,他们郭氏一族到底有没有不轨的举动天下人一看便知,又何须他们自己解释。想到这里,唐德宗又是惭愧,又是佩服,遂派人入府传话,说皇帝挂念尚父安危,特亲自登门探视。郭子仪买来的那一帮歌姬畏惧天子,见状都要回避,郭子仪摆手道:“不妨,我将你们买来,正是希望让天子明白,我们郭氏恩宠已极,只求安享荣华富贵,绝无夺权之心。既然如此,你等又何须回避?”
皇帝亲自登门慰问郭尚父的消息一经传开,其他朝廷重臣纷纷效仿,之后每日都有官员前来郭府做客,郭子仪行动不便,因此招待这些官员的任务都是由那些歌姬去完成。直到一日,家丁前来通报,说新任宰相卢杞已到府外,郭子仪慌忙令人替他更衣,然后让那些歌姬全部退下,这才强撑着病躯起身与卢杞相见。待卢杞走后,那些歌姬好奇地问郭子仪道:“您贵为尚父,连天子来了都不怕,却为何不顾病体,亲自接待区区一个宰相?”
郭子仪叹道:“卢杞此人相貌丑陋且睚眦必报,你们若见了他那张怪脸一定会忍不住笑话他。我大限将至,已无能力再规劝天子远离小人,所以能做的只是保住你们的性命。日后卢杞一旦掌握了大权,得罪过他的人全都必死无疑。”
说过这话,未有一月,郭子仪在府中去世。唐德宗不胜悲痛,为之废朝五日,专程为郭子仪送葬。按照唐朝之前的制度,官员的坟茔高度最高不能超过一丈八尺,唐德宗特为之破例,下诏将郭子仪的坟茔加高十尺。然而,郭子仪真正在乎的并不是这些,他临终前,一直心心念念的是他家人的安危—和他之前的预言一样,少了“郭尚父”这一重大威胁的卢杞很快全面得势,他先是利用杨炎谗害刘晏且消极怠工等事件大做文章,怂恿皇帝免去了杨炎的宰相之职,后又将其逼杀;紧接着,接替杨炎出任宰相的几位正直官员也皆陆续遭到卢杞的加害,一年之内,多位宰相或被贬官,或被赶往外地出任节度使;再然后,当与卢杞共掌相权的官员换成一个名叫关播的人时,卢杞终于彻底暴露了他的政治野心。一次,唐德宗召卢杞和关播二位宰相商议国事,结果一直是卢杞在滔滔不绝的发言,关播最多点点头,从始至终一言不发。皇帝很奇怪啊:“关爱卿你也是宰相,为何不提出你的政见?”关播刚抬起头准备开口,卢杞瞪了他一眼,关播赶紧又把头低下了…事后,卢杞警告关播道:“杨炎等人的下场你看不到吗,本相之所以至今还让你留在这个位置上,正因你一向老实、话少。刚才未经本相同意你就想与皇帝交谈,你想做什么!”从此之后,关播担任宰相期间再也没和皇帝说过一句话,卢杞之猖獗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