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主将眼睁睁看着马璘先被救走,紧接着又逃了李晟,怒气难遏,遂于第二日率军直抵泾州城下。郭子仪听闻此事,与战败逃归的浑瑊合兵一处,急忙赶来泾州支援,吐蕃主将见郭子仪亲临泾州,随即解围而去。郭子仪入城之后,升帐与众将答话,浑瑊败得最惨,当先跪拜请罪道:“是末将管理部下不严,才使得史抗、温儒雅二位竖子于大战之际饮酒误事,请元帅斩我首级,以儆效尤。”马璘见状,亦上前跪拜请罪。郭子仪请起二人道:“胜负乃兵家之常事,二位将军此前多次立下大功,是老夫的左膀右臂,岂能因一战失利就轻言生死呢?你二人放心,灵武、泾州之败,主要责任在我,不关你二人之事。”待二位将军起身之后,郭子仪又道:“但是,我们朔方军乃天下精兵之最,也是大唐的唯一仰仗,这两场败仗,绝不能就此算了。浑瑊、马璘,老夫如果再给你俩一次出战的机会,你俩能洗刷战败的耻辱吗?”
浑瑊想了想,上前说道:“末将身为战败的罪人,本无资格再议论军事,但既然元帅还信得过末将,那末将倒确实是有一个反败为胜的想法…”见郭子仪示意自己接着往下说,浑瑊与在场的众将分析道:“敌寇此来的初衷,本是想践踏粮田;但随着灵武、泾州两战,他们皆大获全胜,吐蕃众将必不会甘心就此离去。依我之见,接下来,吐蕃大军必会趁胜攻打京师,如果元帅紧急通知朝廷,让他们作好提防;然后我军主力紧随吐蕃大军之后,等到了险要的地带,布好战阵再搦其交战,就一定能打败他们!”
郭子仪听过浑瑊的发言,又问其他将领的意见,盐州刺史李国臣也上前说道:“浑将军的想法与在下的想法不谋而合,吐蕃人倘若敢攻打京师,朝廷用神策军堵其去路,元帅再用朔方军击其后背,前后夹击,何患不胜?”郭子仪遂采用二人提议,让哨兵日夜巡视,盯紧敌军的动向,没几日,哨兵回报:“吐蕃大军见朔方军主力皆在泾州,果然挥师向东,朝着长安的方向去了!”郭子仪确认此事无误,让手下快马加鞭赶往京城向皇帝急禀此事,同时,他再次召浑瑊、马璘、李国臣、李晟四位部将前来,各授以一封书信,上面写着交代给他们的作战任务。李国臣拆开交给自己的书信,上面道:本元帅授予你五千士兵,经大道向东远远跟随吐蕃大军之后,所过之地,尽量避免与吐蕃大军交战,只需遍插旌旗,敲锣打鼓即可,从而使得吐蕃人误以为你所率的即是朔方军主力,正在一路急追他们;浑瑊、马璘拆开交给他俩的书信,上面写的任务是:浑、马二位将军,此战我将朔方军主力授予你二人,你俩即刻偃旗息鼓,超小道赶往百城(在今甘肃省灵台县西南),到百城之后,你二人占据关隘险要,提前布好拒马枪阵,数日后,吐蕃人必会途经此地向西逃亡,你二人手握地利优势,又有战阵为辅,此战定能重创敌军,一血前耻!
未等及李晟看清自己的书信上写的是什么,浑瑊、马璘二位将军抬起头来,面带疑惑地问郭子仪道:“元帅,从泾州前往京师,大道虽只有一条,小道却有数条之多。您把朔方军主力全交给我们,且只在百城一地设置伏兵,倘若吐蕃人向西撤退之时不经过该地怎么办?—岂不是白白把他们放跑了?”
郭子仪手抚白须,呵呵笑道:“放心,此事我已专门交代给李晟了,以他的武艺和胆略,必定能完成任务。所以吐蕃人一旦回师,必经过百城,你二人只管前往设伏便是。”
郭子仪既委派任务完毕,四员战将待交割了兵马,各自动身。李国臣按照郭子仪之令,率五千唐军远远尾随吐蕃大军之后,该军一边前进,一边击鼓吹号,有意让吐蕃人发觉。吐蕃人见该军旗号众多,锣鼓喧嚣,果然误以为这支部队是唐军主力,且是由郭子仪亲率,吐蕃上下素来畏惧郭子仪,因此不敢回身交战,向长安方向走得愈急。待他们走到关中西部,唐代宗事先得郭子仪派人快马加鞭告知吐蕃人的行踪,早已分出数千神策军,配合关中原有的驻军在此严阵以待。吐蕃大军见关中已然有备,郭子仪又带着“大队兵马”在身后紧追不舍,为避免腹背受敌,不得已下令全军停止前进,重新撤回陇右。
吐蕃人以往经陇右出兵攻打关中,常走的路线大致有三条,其中一条为宽阔的大道,鉴于“郭子仪正带着朔方大军”堵在他们身后,吐蕃人当然不会选择走这条路线;其余两条皆为小道,一条途经百城,过了百城再向西南绕行两百余里,便可回到陇右,这条路线不但距离漫长,而且沿途地形狭窄;另一条路线则途经凤翔,过了凤翔向正西方向同样走两百余里,亦能抵达陇右,这条路线因为无需绕行,所以行程较短,且沿途地形相对开阔。吐蕃主帅尚息结既决定班师,自然巴不得越快回到陇右越好,于是他下令全军走较短的那条路线,直接朝凤翔进发。
若凤翔节度使仍是老将李抱玉,吐蕃人多次在他手下吃了大亏,路过其辖区时可能还不敢掉以轻心;幸好此人之前被调去了山南西道当节度使,对尚息结来说,正是天助我也。不出他的意料,吐蕃十余万大军很轻易的就通过了凤翔,该地守军见吐蕃大军人多势众,只敢紧闭城门坚守,哪敢派兵出城拦截。吐蕃人过了凤翔之后,尚息结见天色已晚,下令全军就地扎营。正当吐蕃人搭建完营帐,打算就着篝火享用晚膳,两千唐军骑兵突然出现在他们的营地西侧。尚息结既是吐蕃名将,又手握十余万大军,得部下来报,说前来偷袭的唐军至多只有数千人,哪会将这点微末的兵力看在眼里,他等不及吃罢晚餐,当即披挂上马,亲率吐蕃大军前往迎战。
尚息结哪里知道,统领这两千骑兵的不是别人,正是得了绝密任务的泾原兵马使李晟—郭子仪一来是知道李晟急于立功扬名,二来是因为相信他骁勇过人,所以交给他的任务既可以说艰巨,也可以说简单:“杀了吐蕃主帅尚息结!”这个任务实在太对李晟的胃口了,他几乎不假思索就答应了下来,只是追问了郭子仪一个问题:“吐蕃将士多如牛毛,我如何于万军之中一眼看出谁是尚息结?”郭子仪答道:“此前老夫与尚息结对阵多次,发现他每次出战,都身穿着一件用豹皮制成的皮衣—倘若你发现敌军之中有人身穿豹皮,那人一定是尚息结。”李晟将此事牢记之后,带着两千骑兵从泾州以西迂回南下,终于在凤翔西郊发现了吐蕃大军的营地。尚息结欺李晟兵少,见对方率军前来夜袭,欣然领兵外出迎战,这一日他与以往一样,身穿的仍是那件豹皮外衣。在吐蕃士兵大量火把的照耀下,李晟很快就发现了他要找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但醒目,而且正位列敌军阵地的最前方。李晟暗喜之余,不待对方列阵完毕,一声唿哨,即与百余名骑兵手持长矛直奔尚息结而去。尚息结见状不甘示弱,正待与左右持矛上前应战,冷不防李晟刚冲到他近前,突然抛下手中长矛,从背后取下弓箭,唰唰唰一口气连续数箭射出;在李晟身侧,随他出战的那百余骑也都精通骑射,皆人人都知道那位身穿豹皮的就是吐蕃主将,亦纷纷和李晟一样扔了长矛,取下弓箭,对准尚息结好一通乱射…吐蕃上下哪曾料到唐军竟会如此狡诈,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已见他们的主帅尚息结身中多箭,吐血坠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