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为唐大历三年,公元768年,距离上次的大唐自卫反击战已过去三年之久。吐蕃经过几年时间休整,国势重振,又一次派遣十余万大军跨过陇山,围攻大唐重镇灵武。郭子仪本欲亲自带兵前往迎战,转念一想:我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寻找接班人,这次吐蕃再来入侵,正是考核西北众将军事才能的大好机会,岂能错过?于是他分授浑瑊、白元光、李抱玉等人骑兵五千,让他们各思奇策,去解救灵武之围。浑瑊、白元光二人都是猛将,得到命令立即向灵武进发,与吐蕃大军相遇后,二人使出浑身解数,连续击败吐蕃,但吐蕃大将仰仗军力众多、粮草充足,依然盘踞在灵武境内不退。不久,该年已经六十五岁的凤翔节度使李抱玉也率领部下赶到,观察过敌军阵势后,李抱玉认为:双方人数相差太多,纵便他像浑瑊、白元光一样奋不顾身的全力杀敌杀到手软,也难以把吐蕃人尽数驱逐出境;既然硬拼不行,那不如换个思路,用兵法胜之。想到这里,他召来一位部将,打算把五千骑兵全部授予他,让他用“围魏救赵”之计,去偷袭吐蕃国的后方。这位部将听过李抱玉的计策,不急着领命,而是反问李抱玉道:“请问将军,您是想让我一举攻占吐蕃国都,生擒其国王,还是只求吐蕃人退兵即可?”李抱玉以为那人在拿性命攸关的两国战争开玩笑,听后忍不住皱眉道:“胡闹,吐蕃国都距离灵武有数千里之遥,沿途又设有重重关卡,各有守军无数,你用五千人去攻打它岂不是送死?—当然是只需解除灵武之围即可。”那位部将这才点头道:“我也觉得用五千兵力攻占吐蕃国都不太可能,所以才特意出言询问。如果只是要解除灵武之围的话,那您授予我一千骑兵就足够了。”说罢,他不顾李抱玉的反对,执意只要了一千骑兵立即向吐蕃国的腹地进发。
这位口出狂言,咬定用一千人就能迫使吐蕃十余万大军退兵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昔日王忠嗣重点培养的四大名将之中最年轻的一位—李晟。想当初,李晟家世显赫(他父亲李钦官拜左金吾卫大将军),英气勃发,不到二十岁就跻身唐军将领之列,首次出战吐蕃,又于万军之中一箭射杀吐蕃国猛将,可谓英雄出少年。但谁能想到,随着王忠嗣去世,李晟也从此在史书上长期消失,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大唐的各地节度使换了一拨又一拨,李晟还是默默无闻的一名中级将领,官拜凤翔右军都将。眼看着其他三大名将都干出了一番大事业(郭子仪、李光弼都成了大唐军神,画像被挂入凌烟阁,哥舒翰若非在身患残疾的情况下被迫出战,晚节不保,名誉也不会比郭、李差太远。)李晟心中是很不服气的,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借此机会让朝廷上下知道,大唐还有他这样的英雄人物存在。
说干就干,李晟拜别李抱玉后,带着一千骑兵跋山涉水,悄无声息地跨过了陇山。陇山以西,便是河西、陇右两大军镇,这时皆已归属吐蕃。李晟投身军旅之初就是河陇地区的将领,对该地的环境、气候都了如指掌,如果只是要逼迫吐蕃从灵武撤军,在河陇一带打几个小胜仗,杀个几百吐蕃士兵就可以完成任务了。但心高气傲的李晟显然不满足于此,他好不容易才出来一趟,哪能就这么轻易回去?李晟的家乡在临洮,位于今天的甘肃省中部,此地临近青藏高原东北麓,大家应该还有印象,开元初年,当时还是鼎盛时期的大唐首次与吐蕃开战,战场就位于临洮附近(王忠嗣之父王海宾就是牺牲于此)。所以李晟决定,带着一千骑兵继续前进,必须回老家看看—不就是来回多走个一千里路程吗,咱们都有马,去去就回。
一位唐军将领带着一支千人小分队在吐蕃国腹地游山玩水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吐蕃国起初听说有唐军入侵,一时颇为紧张,后来听说此人级别不高,兵马又极少,也就不以为然—随便哪位大将刚好撞上他,顺手把他和手下的一千人全部杀掉就完事了。是啊,在他们看来,一千骑兵能闯出多大的名堂,吐蕃国任何一地的守将少说有数千人,干掉这支小部队还不是信手拈来?
正由于吐蕃人的盲目自信,李晟此次回乡,沿途畅通无阻。当他打着唐军的旗号出现在临洮时,该地的吐蕃守将慕容谷种乐了:敢情是这小子迷路了,不然怎么会千里迢迢的从中原来到这里?也罢,送上来的人头,不要白不要。他随即召集了上万士兵,亲自出城迎战。待双方打过照面之后,慕容谷种更是笑得前仰后合,他对身边的吐蕃将士道:“本将军历经大小战役无数,从未见过身穿锦制皮衣,头戴绣花彩帽的将领,他这身奇怪的打扮,回他们唐国唱戏杂耍还差不多,岂能担任将领?”于是他愈发轻视李晟,话说完,便手持长矛一马当先冲上前去,他哪知道,李晟是得王忠嗣亲口承认的“万人敌”!眼见慕容谷种这么有种,竟敢主动前来与自己单挑,李晟喝令其他士兵退下,又把手中的长矛扔在一旁,赤手空拳上前迎战,只一拳,便将慕容谷种打落马下,再一拳,直接把慕容谷种打晕,然后李晟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将慕容谷种生擒了回去。随慕容谷种出战的其他将士哪曾见过这等猛人,无不惊骇,当即便要转身而逃,李晟从背后解下弓箭,用吐蕃方言大声喝止他们道:“谁敢逃,就让他领教下我的弓箭!”言毕,嗖嗖嗖三箭连环射出,三位吐蕃骑兵应声而倒。其余的吐蕃士兵见逃也不是,战也不是,只得下马向李晟投降。李晟让这些吐蕃士兵带路,来到了他们修筑在附近的城堡—史称:定秦堡。进城的当夜,李晟令手下士兵将所有敌军缴械,然后毫不留情地将全城的吐蕃军民屠杀一空,又一把大火,将城堡中无法带走的大量财物、粮食全部烧毁,干完这些事之后,李晟等人押着慕容谷种沿来时的路线凯旋而归。
几日后,当附近的其他吐蕃大将听闻定秦堡遭到偷袭,匆匆赶来时,雄伟的定秦堡已成一片废墟。在城堡残缺的墙壁上,清晰地刻下了一排大字:屠城者,大唐凤翔右军都将李晟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