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那宦官得令,与吏部尚书王延昌等人前去召郭子仪前来护驾。说起来讽刺的是,郭子仪告老还乡期间,朝廷或许是怕他寂寞,也或许是怕他躲在府中不便监视,给他委派了一个新的工作—督建皇陵。故王延昌等人到时,郭子仪正满头大汗的在咸阳以北充当监工呢!郭子仪得知吐蕃大举入侵,不再多言,当即带着他所有的军队—皇帝当初拨给他的二十名士兵骑马向长安方向赶去,走到半路,只见咸阳城南矛戈如林,旌旗遮天,却是吐蕃二十万联军已然抵达,观其阵容,整个队伍头不见尾,就如一条巨大的苍龙在陆地上游行一般。郭子仪慌忙与手下众人抄小道而行,终于抢在敌军之前进入长安,这时,唐代宗已在神策军的护送下出了东门。郭子仪与王延昌分析道:“大唐各地将领,大多仍心存忠义之心,只是敌势太过强大,无人敢率先起兵罢了。若我等能谨守长安,抵挡敌军一两个月,必会有勤王之师抵达。所以,有劳尚书大人代老夫上疏陈情,希望借数千神策军一用,我一定会竭尽所能拖着强敌,直到援军前来。”

王延昌赞同郭子仪的观点,遂依他之言,火急火燎地赶到皇帝驾前借兵。上文说过,唐肃宗在位时期,神策军是由鱼朝恩统领;唐代宗继位后,为限制鱼朝恩之权,将神策军分作两份,由另一位宦官程元振与鱼朝恩共掌。论品行之卑劣,这位新近得势的程元振比之鱼朝恩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说别的,把郭子仪派去督建皇陵的是他;把来瑱从襄州召至京城,然后将其杀害的也是他;而吐蕃大军一路打到邠州唐代宗才知情,也是与程元振刻意隐瞒军情不及时上报有关(因为来瑱刚回到京城时曾暂任兵部尚书,他预感到吐蕃可能会大举入侵,多次上奏请求加强西线的防御力量;结果程元振刻意与他唱反调,咬定吐蕃绝不会有入侵之举,不久后又以涉嫌谋反的罪名将来瑱诛杀,直接导致长安以西的防线形同虚实。)

程元振自知闯了大祸,他不设法弥补,反而索性一错到底。王延昌受郭子仪所托前来向皇帝借兵,这是军情攸关的大事,如果能立刻将数千军队交到郭子仪的手中,以郭老元帅的能力和威望,长安城是有希望守住的。孰料这个程元振担心自己统领的军队会被借走,始终不让他与皇帝相见。郭子仪左等右等始终不见王延昌带着军队归来,那边吐蕃军队眼看就到,只得带着仅有的二十名骑兵也向长安以东撤退,出城之时,正撞上其昔日担任元帅时的一员部下,名叫王献忠,此人贪图荣华富贵,没有随皇帝东迁,而是带着手下四百唐军士兵四处抓捕李姓王侯,这时已抓获了十余人,准备押着他们去向吐蕃大将邀功。郭子仪见状,大声叱骂王献忠,令他将那些李姓王侯全部放了。王献忠见是郭老元帅,慌忙滚鞍下马,伏地拜道:“并非末将卖主求荣,元帅您是知道的,当今天子与之前的天子一样,凡事听从于宦官,根本不用我等忠言,甚至连老元帅您这样的大功臣都被贬去修建陵墓,这样的国家,岂有不亡之理。除了末将之外,许多其他将领也早已不愿效忠于朝廷了,如果老元帅愿意主持大局,废黜当今天子,众将自会喜而聚集于您的帐下。”

郭子仪双目圆睁,凛然说道:“将军说的是什么混账话!只要我郭子仪还在世上,大唐就绝不会灭亡!如果你还顾念曾与老夫有同僚之谊,那就速将这些王侯护送到陕州,与陛下的军队会合;如若不然,老夫年迈无力,身边又只有这点随从,你一刀杀了我,将我的人头送去吐蕃军中也行。”

王献忠再三恳求郭子仪,无奈郭子仪忠于大唐的心意坚如铁石,只得哭而再拜道:“元帅大仁大义,将属下们当作您的儿子一样看待,属下们自然也会将您视作父亲,岂敢对您稍有不敬?放心,既然您已亲口下了军令,属下们哪怕日后被问罪,也绝不会稍有违拗。”于是王献忠喝令士兵们掉头,不去找吐蕃将军邀功了,改为去陕州与皇帝会合。

王献忠去后又过了许久,王延昌才终于单骑归来与郭子仪相会,义愤填膺地将程元振不让他面见皇帝的事儿说了。郭子仪安慰他道:“不妨,方才我确实方寸皆乱,而如今我得一故人提醒,又有了一计,你且随我来。”二人边说边走,循着长安以东的山脉向商州方向而行。王延昌没能借来军队,内心终究忐忑不安,途中又问郭子仪新的计策到底是什么—他俩手下所有士兵加起来还不到三十人,再好的计策也不可能打败二十万吐蕃大军哪。郭子仪经不住对方追问,只得解释道:“六军将士因不服程元振弄权,许多人都没有随皇帝的车驾前往陕州,他们不在长安,又不去陕州,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逃往长安、陕州之间的其他城邑。如果我所料不错,商州定有唐军驻扎于此,我等到后将其收编,然后再前往武关召集驻守在该地的军队,两地军队相加,应该能集齐数千人。只要有数千军队在手,哪怕吐蕃大军已经进驻西京,老夫也有把握将其重新收复。”

王延昌听后这才心中稍安,不日,二人到了商州,果然见有上千唐军正在挨家挨户地搜刮百姓们的财物,观其意图,是准备将商州洗劫一空后逃回故乡。郭子仪派人传唤该支军队的主将,那人一开始只道是皇帝派来的使者,拒绝前往相见;之后听说是郭子仪召唤他,大喜道:“老元帅不是被罚去修陵墓了吗,他怎么会在此地出现?”随即招呼手下士兵道:“郭老元帅来了,大伙儿快随我前往拜见。”千余唐军听说郭子仪亲临商州,无不欢呼雀跃,纷纷丢下抢来的财物前往拜见。郭子仪等士兵们到后,训斥该军主将道:“你们是官兵,怎么和回纥人一样暴掠百姓?”那人知道郭子仪对待士兵一向宽厚,也不惧怕,当下将他们打算抢了财物返回故里的事儿说了。郭子仪沉声道:“吐蕃大军已经打进长安了,大唐的万里江山眼看将属他人,你等这时岂能不顾大义,私自逃回故里?谁也不许走,全都随老夫前去收复京城。”那千余士兵听后面面相觑,问郭子仪道:“并非我等不听元帅大人命令,对方有二十余万人,我等才一千多人,如何是他们的对手?”郭子仪抚须说道:“收复京城,何必一定要与他们正面交战?放心,我自有妙计,此去不但能收复京城,还能确保你等不会有一人阵亡。届时你等都是光复京城的大功臣,人人加官进爵,光宗耀祖,岂不远胜做盗贼?”士兵们仍是将信将疑,但看在郭子仪的面子上,他们商议之后,还是决定陪他前去赌一把,否则总不能看着他们敬爱的老元帅独自回京城送死吧。

郭子仪就此初步集结了一千多士兵,几日后,他到了武关,再召集得唐军一千余人。而这时,郭子仪昔日的两位部将,一人名叫臧希让,一人名叫高升,得知郭子仪正在长安以东四处召集散兵游勇,打算去收复长安,敬佩其大义,也主动带着一千军队前来与之会合。三部兵马相加起来,郭子仪至此得四千之众,军势稍振。

唐代宗在陕州,帐下士兵满打满算亦不过一两万人,他担心吐蕃大军占领长安后会分兵东出潼关,前来攻打陕州,听闻郭子仪手中已有四千军队,忙遣使催促他前来陕州护驾。郭子仪对此拒不从命,上表解释道:“臣之所以集结士兵,为的是收复京城,眼下吐蕃大军刚刚来到中原,立足未稳,民心未附,臣尚能用奇计胜之;数月之后,等他们查清了我大唐的现状,百姓们那时也已屈服于他们,再想夺回西京就难如登天了。因此,希望陛下允准微臣便宜行事,臣此行若不能驱逐胡寇,亲自迎接陛下返回西京,此生无颜再与您相见。”

唐代宗阅过奏表,见郭子仪的口气对收复长安之事胸有成竹,执笔批道:“那就有劳爱卿了。”郭子仪收得皇帝回信后,当日便带着四千唐军拔寨而起,朝长安方向进发。

鄜坊(在今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节度使,曾在河阳之战中立下大功的猛将白孝德听闻郭子仪正率军前往收复长安,数日后也带着千余军队从黄河以北南下,与郭子仪在蓝田会师。蓝田位于长安东南,两地相距不到百里,只要再往西去,就会被吐蕃人的哨兵发现。出战之前,郭子仪老泪纵横,跪倒在五千士兵面前,白孝德、臧希让、高升等人慌忙扶老元帅起身,请他下达接下来的命令。郭子仪环视一周,含泪高声道:“短短数年之内,我大唐的京城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敌人占领,试问古往今来,哪个王朝曾受过这等奇耻大辱!老夫恳求各位,此战务必遵从我的号令,同仇敌忾,一举光复西京,以雪前耻!老夫年事已高,若不能成功,无非自刎谢罪,一死而已,但你等正当壮年,岂能苟活于贼寇的践踏之下!”白孝德等人听后无不落泪,个个咬牙切齿,发誓一定不负老元帅的期望。郭子仪遂颁令下去:将五千唐军拆分成十部,每部多则千人,少则两百人,由众将分别统领。限一日之内,为每个士兵发放旌旗一面、军号一把、斧头一柄,待明日清晨,十部兵马分别经东、南、北三个方向同时向长安城逼近。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100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100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