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河阳之战,李光弼所率士兵仅有两万(其他朔方军为防止史思明拿下洛阳后分兵偷袭长安,前往潼关协防),可支用的粮草不足一个月,却凭借其出色的谋略和非凡的胆略,三战三捷,再次大败夙敌史思明,一举扭转乾坤。此战过后,战争的主动权又重新回到了大唐手中。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正月,李光弼率得胜之师光荣回朝。唐肃宗亲自出迎,在保留他之前官职的基础上,又加封其为太尉、中书令。如此,李光弼也成为第一位同时兼任大唐宰相、元帅的胡人(契丹人),可谓风光无二。

唐肃宗的官位不是白给的,当然有条件—他随后下令李光弼,尽快收复洛阳。

河阳之战结束后,唐、燕两国数月内未再爆发军事冲突,史思明本以为李光弼会携河阳之战大胜趁机收复东京,所以他撤军时直接回了河北,也没打算保住此地。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史思明一看:咦,似乎李光弼对收复东京之事并无太大兴趣,既然他不要,那我又何必客气。于是史思明再次率军南下,进驻洛阳。

别说史思明想不通李光弼为何不收复洛阳,唐肃宗也想不通。借着回朝的机会,李光弼向皇帝解释了他这么做的理由:“若我军收复洛阳,就必须派重兵驻守,这么一来,我军可动用的其他兵力便显不足,来年史思明若再度入寇,劫掠江淮等地,臣是去救,还是不救?但只要我军放弃此地,史思明必会喜而进驻,如此,机动兵力不足的便成了燕军。臣的计划是用东京先牵制住史思明,让他在洛阳动弹不得,然后我军继续北上,进攻河北重镇怀州(在今河南省沁阳市,位于河阳以北),等拿下此地后,我军的兵锋又距离叛军的老巢更近了一步,史思明担心范阳的安危,必会亲率大军前来收复怀州。我故伎重演,凭恃坚城先守而后战,定能在怀州再次重创燕军,然后我军趁胜继续北上,再从燕军手中攻占一地…”

说白了,李光弼的计划,就是用兵法中的“步步为营”之计,他把洛阳“暂借”给史思明,史思明想要,就至少得派数万人驻守,这么一来,河北的防御力量便被极大削弱了。然后李光弼稳扎稳打,慢慢地朝着范阳方向推进,他每攻克一地后,史思明若不来应战,那李光弼就可以继续打一座城池,史思明若来应战,那“河阳之战”的剧情就会再次上演。总之在李光弼看来,为了区区一座城池丧失数万大军的机动性,这是一笔亏本的买卖,只有多歼灭敌人,才是战争的最主要目标。

这是超级军事战略家才能具备的眼光,但很遗憾,李光弼暂时不想要洛阳,唐肃宗想要,而且是迫不及待。鉴于李光弼刚立下大功,攻打怀州之事又早已纳入他的计划,唐肃宗最终只得勉强同意将此事延后。

“那就等爱卿攻克怀州之后再议此事。”

三个月后,李光弼率军两万如期抵达怀州,首战便大败该城守将安太清,斩首数千级。史思明得知怀州告急,果然从洛阳出发,亲自带兵前往相救。李光弼采用围点打援之策,用少量兵力拖住安太清,自率主力南下,在河阳附近设伏,唐军再次获胜,又斩杀燕军一千五百级。之后,第三支、第四支、第五支…前来增援怀州的燕军也无一例外,全被李光弼逐个击败。经过三个月多的围困,安太清矢尽粮绝,见再无援军敢前来救他,只得开城投降。

李光弼的“步步为营”之策旗开得胜,接下来,又可以选择下一个进攻目标了。这时,朝廷突然有使者前来,令李光弼立即入朝觐见。李光弼心知定是皇帝得知他已攻克怀州的消息,又动起了收复洛阳的念头,有心借故推诿不去。仆固怀恩劝他道:“陛下既传唤元帅,若您不立即前往,恐怕朝中会有非议。这样罢,属下陪同您一道回朝,届时我二人一道当面劝说陛下,他也许会念在我是朔方军老将的份上改变主意。”

“也好,那传令下去,其余诸将留守怀州,你我立即动身。”

李光弼自主掌朔方军以来,一向对仆固怀恩格外器重,将他视作自己的左膀右臂。得他相伴回朝向皇帝陈情,李光弼忧心大解,毕竟朔方军一主一副两位统帅都反对攻打洛阳的话,哪怕唐肃宗是天子,也绝不敢一意孤行。二人不日回到朝中,不出李光弼所料,唐肃宗召他回来果然是为了收复东京之事。李光弼当然是再次拒绝,唐肃宗也不着恼,微笑着道:“元帅长途奔波,可先前往馆驿歇息,明日早朝,您与公卿大臣们共议此事,那时您再作决定如何?”

李光弼也想知道是哪些浑人一直在怂恿皇帝攻打洛阳,便同意了。到了第二日朝堂之上,相州之战的罪魁祸首,大太监鱼朝恩抢先上奏道:“关东将士多次来报,史思明率大军进驻洛阳后,其帐下士兵都是燕地人,无不思念故乡,归心似箭。陛下,这是将史思明彻底击败的最佳时机啊,如果我军将他们包围在洛阳,他们人数虽多,但上下离心离德,根本不堪一击!”

李光弼听后连连摇头:我道是那“浑人”是谁,原来又是这厮搞的鬼。他待鱼朝恩陈述完毕,上前几步,激烈反驳道:“我不久前刚与史思明交过手,他手下的士兵战力如何,相信在场诸位无人比李某更清楚。史思明的士兵的确多是从河北招募,但他们垂涎富庶的中原已久,加上洛阳又是大都,他们好不容易才重新回到这里,短期内怎舍得回去?陛下,依臣之见,该传言显然是史思明故意散播,因为臣若不去攻打洛阳,他根本不知道我军接下来会攻往何处,他在明,我在暗,他自知与臣交手毫无胜算;反之,如果我军如他所愿,悉数集结于洛阳城外,那史思明就可毫无顾忌地与臣列阵决战,这样他取胜的概率至少有五成。陛下,您忘了相州之战的前车之鉴了吗?如果我军再次战败,后果不堪设想啊!”

唐肃宗正是听信鱼朝恩之前的奏报,才屡次下令李光弼收复洛阳。在他看来,李光弼的“步步为营”之计固然万无一失,但这种战法需要慢慢推进,效率太低了—光打个怀州就打了快一年;而如果能够像鱼朝恩说的一样,在洛阳将叛军主力一举歼灭,那接下来彻底平定叛乱只在朝夕之间。

不能全怪唐肃宗急功近利,他其实也有难言之隐,自打相州之战失利后,他因悔恨自己用人不当,导致大好形势化为乌有,之后身体每况愈下。由于担心自己在位时无法平定安史之乱,遗留祸害于子孙,这时的他就如一个赌徒一样,越是上次赌输了,越是想再赌一把大的。直到他得李光弼提醒,突然意识一点:唐军攻打洛阳虽然回报更大,但风险也更大—万一没能获胜甚至惨败,那时该怎么办?

要知道,唐肃宗在位这几年,一直以来,他可随心所欲调动的军队只有两支,一支便是朔方军,另一支名为神策军。神策军乃哥舒翰担任陇右节度使时所建,是为抗击吐蕃的八支边防军之一。安史之乱爆发后,神策军与其他戍卫西方的军队一样奔赴关中勤王,一来是此乱旷日持久,二来吐蕃趁大唐各支边防军集体撤离的契机,一举占领了河西、陇右,所以神策军来了后就没再回去,渐渐演变成为朝廷禁军。经过几度更替,现任神策军的最高统领正是鱼朝恩,因此这支军队的忠诚度唐肃宗是完全放心的。至于朔方军,因该军是与叛军作战的主力,所以哪怕唐肃宗信不过手下那些将领,也必须让最杰出的名将担任该军主帅。也是他运气好,朔方军前后两任统帅郭子仪、李光弼都是既有能力又忠于国家的典范,和其他一些早已拥兵自重的节度使不一样,朔方军这些年来无论形势如何艰难,一直对朝廷绝对效忠。

这两支军队一内、一外,共同撑起了大唐的江山,绝不容有失。相州之战唐军失利,二十万大军转眼间只剩几万,之所以还有回旋的余地,正是因为逃亡的都是其他节度使的军队,朔方军鲜有士兵逃亡(郭子仪手下士兵逃亡的很少,李光弼更绝,全师而归)。那时,唐军形势尚一片大好,可这次攻打洛阳不一样,当初那些参战的节度使中立的中立,投降的投降(许叔冀等人),只剩下朔方军独自承担作战任务。这支军队是不能败的,若败,很可能因此亡国!

“诸位爱卿,攻打河北与收复洛阳,二者之间朕该如何抉择,你等还有何高见?”唐肃宗心中的天平虽已渐渐倒向了李光弼,但还是想问问其他大臣的意见。

又有一人应声出列,上前进言,却是李光弼携之同归的部将仆固怀恩。李光弼观察过皇帝脸色,心中暗喜:皇帝已被我说动了,再得仆固怀恩相助,我二人两票对鱼朝恩一票,定能让皇帝中止收复洛阳的念头。

哪知仆固怀恩一开口,李光弼脸色顿时大变,先是苍白如纸,尔后又化作无比的愠怒。因为仆固怀恩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如是奏道:“经臣仔细权衡,显然鱼大人的建议对我大唐更加有利。臣和李大人一样,也多次和史思明交过手,恕臣直言,李大人夸赞叛军实力强劲,其实是他为了夸大自己的战功而恐吓陛下。诸位试想,河阳之战,我军只有两万人,而史思明、周挚所率的军队相加足足有十万之众,若他们果真骁勇善战,我军如何能以微弱的代价就斩首敌军过万级,更何况还是在没有城池保护,于野战中取得的战果!由此可知,此次我军攻打洛阳一定会势如破竹,大获全胜,陛下又何必为此忧虑呢?”

别人说这话,唐肃宗还不敢就此下定论,但仆固怀恩是谁,那可是朔方军副统帅,勇冠三军的超级猛将,除了李光弼,就属他的观点最有代表性。再说了,打洛阳的话仆固怀恩也要参战,如果他没有必胜的把握,为何要把自己置身险地。唐肃宗长舒一口气,笑吟吟地回头对李光弼道:“元帅,连仆固将军也认为洛阳可取,你还反对么?”

“臣不敢,臣返回前线后立即为攻打洛阳之事作准备。”李光弼顿首说道。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99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99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