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尹子奇快崩溃了:我苦心设计了三种攻城器械,样样威力十足,哪知又被张巡轻易化解,这睢阳城什么时候才能攻克啊?

更让他倍感压力的是:张巡在矢尽粮绝,兵力伤亡殆尽的情况下,仍坚决守在睢阳不退一步的壮举,终于惊动了大唐朝廷—贺兰敬明、许叔冀等前线将领可以不管张巡的死活,但后方的唐肃宗不能对此坐视不理,他还指仗依靠江淮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动第三次收复长安之战呢,张巡要是没了,谁能继续替他保障关中—江淮之间运河的畅通。据燕军细作来报,唐肃宗已经任命新任宰相张镐兼任河南采访使,前往江淮一带彻查其他将领不救援张巡的真相,倘若过错真的在贺兰敬明一方,唐肃宗明确表示,张镐可就地将贺兰敬明免职,取代他出任河南节度使。

为了防止夜长梦多,尹子奇决定使出绝招,这一招虽然简单粗鲁,但经他总结,确实是对付张巡最有效的办法。

他面谕众将道:“时间紧迫,我军必须抢在张镐抵达之前,利用人数优势把睢阳拿下!”

经尹子奇统一调度,所有的叛军都忙碌起来,只见他们纷纷手持铁锹和斧子,在睢阳城外拼命的挖土、伐木,土挖好之后,装入麻袋,木头砍好之后,制成木板,不断地运至睢阳城下,然后填平护城河,又一层一层地垒高,呈阶梯形状,逐渐与城墙齐平。燕军修筑阶梯的期间,张巡带人前来阻挠了几次,但由于双方人数相差实在悬殊,燕军又奉尹子奇之命,在阶梯彻底完工之前暂不与唐军交手,他们只需把麻袋、木板放到指定的位置,转身就跑,张巡顾得了城东顾不了城西,顾得了城南顾不了城北,后来索性也不管了。只是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就会有一些黑衣人缒城而下,他们趁燕军不备,把一些东西悄悄埋进对方白天修筑的阶梯里…

经过多日的辛苦劳作,尹子奇设计的类似于步步为营的“阶梯攻城之计”基本大功告成。睢阳城被阶梯四面包围,远远看去宛如一个巨大坟茔,接下来,十几万燕军无须再借助云梯,只需靠走,就能直接走上城墙。眼看着潮水般的敌军从四面八方同时涌向城头,张巡负手站在城楼上,一如既往的淡定从容。等敌军将要杀到面前时,他一边信步走下城楼,一边命令城内的士兵道:“按预定计划,放火!”

很快,大量的火把、火箭从城内被抛至城外,坠落在那些阶梯上,叛军对此不以为意,脚踩着持续燃烧的火把、火箭,继续向上佯攻。突然,只听那阶梯内部,爆发出一阵阵轰鸣,紧接着,就一眨眼的功夫,那些阶梯全部剧烈地燃烧起来,凡是行走在上面的叛军,身上全部着火,非死即伤;跟在后面的其他叛军见了如此诡异的一幕,哪还敢向前继续进攻,有些士兵反应过来后,失声惊叫道:

“不好,唐军在里面埋了许多奇怪的东西!”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有四项伟大的发明:分别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其中前两项发明,在东汉时期已经投入实用;后两项发明,正式投入实用的时间则是在唐朝中期。当然,这四项发明截止到此时,都还不算完全成熟,之后还需要不断的改进,比如最初的指南针是勺子形状,后被改良为磁针形状;最初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后被改良为活字印刷。火药也是一样的道理,中唐时期,少数知识渊博之士已经明白硫、硝、碳混合在一起点火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至于将这一现象大规模运用于实战,还得等到之后的两宋时期。

张巡之前派人趁夜埋在阶梯里的,就是硫、硝、碳,还有松明(松树的分泌物,易燃),加上叛军为尽快修好阶梯,不光用土,还用了大量的木柴,一旦引发爆炸,这把大火竟持续烧了二十余日,期间叛军哪还敢进城?好不容易等大火熄灭,尹子奇定睛一看,睢阳的城墙虽然已被烧得面目全非、形同虚设,但城内的张巡又利用二十几日的时间,新挖掘了一道宽达丈余的壕沟。得,要想填平这道壕沟,又是一项大工程。

没办法,也只能继续派兵挖土填了。尹子奇急得跳脚:快挖快挖,时间不等人啊,那边朝廷特使张镐眼看就快到了!

这道壕沟,也确实是张巡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被叛军突破,他将无险可守。张巡眼看着敌军一日又一日的挖土劳作,又将壕沟逐渐填平;再计点部下人数,仅剩断粮多日,饥肠汩汩的六百人,饶是他的智谋无敌于天下,这一次也终于无计可施了。雷万春、南霁云劝张巡道:“将军已竭尽全力镇守睢阳,此时若下令弃城而走,我等愿誓死保护您突围。”张巡摇头道:“我不会走的,你二人倘若胆怯想离开,可请自便。”

雷万春急道:“将军在无兵、无粮,又无援军的情况下,坚守此城长达半年,累计杀敌达十余万人,完全无愧于朝廷,又何必白白牺牲呢?”

南霁云也认为张巡对大唐的贡献已无人可比,他若能得命回朝,陛下一定会升任他为一方总督或者宰相,建议他果断舍弃城池。

张巡长叹一声道:“我岂会不知你二人之言在理,但睢阳城的意义实在太重大了,此城不仅当着运河的要冲,亦是江淮之地的屏障,如果让叛军得到,他们不久就会长驱直入,一举夺取整个江淮。叛军的所作所为你二人也是知道的,他们贪婪成性,杀戮无情,若让他们突破睢阳,便如饿狼进入羊群,届时无家可归的人何止千千万万。我能多坚守此城一日,他们就能多活一日,何况朝廷任命的采访使眼看将到,说不定会有奇迹发生亦未可知。”

南霁云见张巡抱定了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无论如何也不肯主动离开,只得主动请缨,愿率数十骑出城,再次尝试向贺兰敬明求援。张巡准了,他授予南霁云三十骑,令其伺机出城。临行之前,张巡知道南霁云等人已多日未曾进食,担心他们无法抵达临淮就饿死于半途中,令军需官替他们准备食物。军需官道:“城中不止老鼠、草根都已吃完,甚至连弓弩上的皮弦也吃得所剩无几了,哪还有食物?”张巡沉思之后,令人将其妻子杀了,煮熟以犒劳士兵。南霁云与麾下三十骑对此无不感动流泪,待吃饱之后,他们从一平坦之处杀至城外,尹子奇正带着燕军在填壕沟,见有人出城求援,忙派出上万士兵前往阻拦,南霁云左右开弓,连射数十箭,无一失手,叛军纷纷溃逃,因而得以杀出重围。

经过数日奔波,南霁云再次抵达临淮军营,求见贺兰敬明。他入帐之时,贺兰敬明正与属下在举办宴会,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一旁还有佳人在歌舞助兴。南霁云扫视全场,悲从心来,忍不住大声号哭道:“我家将军已经一个月没有进食了,而贺兰将军你呢,在此吃着佳肴,喝着美酒,从始至终未派出一兵一卒增援睢阳,于心何忍哪你!”贺兰敬明也自心中有愧,他当即招呼南霁云就座,强行解释道:“并非我不想出兵,但睢阳城陷落已成定局,我救与不救又有何区别?”

南霁云道:“末将敢以项上人头担保,只要你现在派出援军,睢阳城就一定不会陷落。如若不然,我就以死向您谢罪!”

贺兰敬明欣赏南霁云的忠勇,希望他留下替自己效劳,遂令人呈上餐具,让南霁云先饱餐一顿再说。南霁云明白:贺兰敬明是不会派兵增援睢阳了,绝望之下,他拔剑而出。贺兰敬明大惊,慌忙起身质问道:“你拔剑做什么!”一言未毕,只见南霁云已挥剑斩下了自己的一根手指,大声说道:“我家将军生死未卜,我岂有闲暇在此独自享用美食。他交给我的任务我未能完成,只好留下一根手指作为信物,证明我已经尽力了!”说完,他转身快步出帐,带着三十骑连夜返回。

出临淮军营时,南霁云见一旁有座佛寺,他驻住战马,对着佛寺中的宝塔一箭射出,那支箭去势极快,轻易贯穿了塔身,留在了一块砖中。南霁云对身后的三十名骑兵道:“如果我能打退敌寇,留得性命,将来定会亲自手刃贺兰敬明这个小人,这支箭,就是我誓言的证明!”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97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97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