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才打退了一万多敌人的进攻,转眼又来了四万多人,张巡的部下恐惧之余,不禁人人气馁。如果换作几个月前的书生张巡,他面对这一局面,也许同样会不知所措。但在世界上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无论做什么,总能事半功倍,同样的一件事,别人学会要三个月,他们学会只要三天—对于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天才。
张巡就是天才!只凭和令狐潮的初次交手,他已领悟了战争取胜的法则,从“书生张巡“蜕变为”名将张巡“。眼看第二战交手在即,他明白当务之急最要紧的事儿,是要振奋士兵们的士气,让他们有勇气、有信心继续战斗下去。于是,他对士兵们分析道:“令狐潮知道我军只剩两千多人,他如今一下子借来了四万强援,定有看轻我军之心。加上上一战,我军自贾贲牺牲后一直坚守不出,敌军压根想不到我军还敢主动出城袭击他们。所以,我军只需攻其不备,敌军必然吃惊溃败,然后我军再挟大胜之威从容回城镇守,敌军人数虽众,其气势不在,亦 将和上一战一样对我军无可奈何。”
两千士兵听后,将信将疑,但出于对张巡的敬重,半数士兵还是表态:“愿意听从张大人,哦不…张将军的号令,与叛军继续战斗下去。”张巡当即下令:这一千士兵随他出战,剩下的一千人留守城池。出城之时,张巡又将一千士兵分成数个小队,分别从正面、侧面进攻敌军,且严厉强调,在他下令撤退之前,所有人有进无退,违者格杀勿论!说罢,张巡身先士卒,手持长矛第一个冲出城外。
城外,叛军初来乍到,正在令狐潮、李怀仙、杨朝宗等人的指挥下着手搭建营地,冷不防城中的唐军一窝蜂冲了出来,见人便砍。因事出突然,叛军上下都未做好交战的准备,故人数虽众,却被一千唐军打得抱头鼠窜,阵亡者达上千人,令狐潮等人被迫引兵后撤。张巡也不贪功,见叛军已经逃远,他下令鸣金收兵,让士兵们牵着夺来的战马、推着夺来的粮食,重新回到城内镇守。
这一战,大大鼓舞了守军的士气,所有人都开始相信:张巡也许真的有办法创造奇迹,带领他们以少胜多,赢得最终的胜利。结果才一夜过去,到了第二日清晨,城外的阵势又让他们吓破了胆—只见缓过神来的数万叛军又再次在城外集结,并且,他们还不知从哪弄来了上百辆投石车,正有条不紊地装填石头,准备朝城头发射。张巡亲眼目睹此事之后,也是暗暗心惊,他稍一斟酌,立即叫来上百士兵,让他们分头去城内砍树。不多时,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城外的投石车逐一开始发射,硕大的石块砸在年久失修的城墙上,雍丘城的外墙很快便千疮百孔。待数百个大石块陆续射完,尘埃落定,叛军们惊喜地发现:在他们面前出现了上百个比人还大的窟窿,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冲进城去。
但紧接着,城内又传来了此起彼落的敲打声,却是张巡吩咐他们去砍树的那一拨唐军或扛或推,带着数十株大树的树干及时返回。张巡令他们就地把树干截成数百片木板,哪里有窟窿,就用这些木板去修补,没等及叛军吹响总攻的号角,守军将士又逐一把那些窟窿都给补上了。
如是再三,每当叛军用投石车砸坏城墙,张巡就令守军用木板补好城墙,令狐潮等人把石块全投掷完了,发现还是进不了城。叛军们有备而来,见这招不管用,随即又取来了第二件攻城武器:云梯,想利用人数优势,强行攀登入城。张巡见状,再次见招拆招,令手下士兵取来干草,浇上灯油,然后点上火,专门向叛军的云梯上招呼。云梯是竹、木制成的,遇火就着,更何况那些干草上都事先被浇了灯油。大火之中,上百架云梯无一幸免,全被烧成灰烬,叛军们发现还是进不了城。令狐潮等人还不泄气,正准备再用其他攻城武器,这时,只见城门大开,张巡又带着一千士兵杀出城来了!
“快,撤退!”叛军们没想到张巡竟然还敢出城,再次主动攻击他们—也怪他们之前只顾着摆弄投石车,或者架云梯,丝毫没想过一旦两军在城外相遇,该如何短兵相接—本来,按说他们是不需要防这一手的,可偏偏张巡是个不按套路出牌,又不要命的主,他自己不要命也就罢了,他手下的那些士兵也不知怎么回事,竟跟他一样也个个不要命。对此,或许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叛军再次引兵后撤,连笨重的投石车都不敢要了,直到躲回营中,大伙儿才算松了口气。到了当日夜里,叛军们白天又是攻城,又是大逃亡,无不疲惫,正在酣睡,突然间,营地内燃起大火,紧接着刀光剑影,却是张巡又带着一千士兵趁夜前来劫营!被令狐潮请来的几位叛军大将快疯了,他们愤怒地质问令狐潮:“你不是说张巡不堪一击,绝不敢出战的吗?这才两日时间,他已经主动出城进攻我军三次,还有,你确定他手下真的只有两千军队?”
令狐潮也有点懵,一时竟无言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