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经过青海湖之战、苦难海之战的连续胜利,不知不觉间,唐军逐渐在石城堡的北、南、东三个方向都站稳了脚跟,从而对石城堡形成半包围之势,一如图形“o)”。唐军具体分工如下:安思顺驻军于石堡城以北,哥舒翰驻军于石堡城以南,王忠嗣坐镇河、陇,在正东方向与石堡城对峙。而且别忘了,王忠嗣手下还有个吐谷浑可汗,此人见唐军步步紧逼,吐蕃节节败退,心想自己反正是个“吐蕃歼”,也别装模作样了,他干脆下令族人撤下了吐蕃的旗号,统统换成了唐军的旗号…在他的帮助下,到公元747年,吐谷浑故地几乎已全部被唐军占领,除了一座城池。

—石堡城。

自吐蕃收复石堡城以来,该国为防止唐军回夺,长期将主力部队驻守于此。他们眼睁睁看着大片国土在一年之内快速沦陷,也不是没想过反攻,奈何王忠嗣的布局实在巧妙得紧。首先,唐军在三个方向都有名将压阵,王忠嗣、安思顺、哥舒翰谁也不是好惹的;其次,唐军收购了吐蕃大量的好马,其依仗掎角之势和机动力的优势,各地的唐军可以快速切换,互相支援;最后,失去了吐谷浑故地的石堡城守军也已经自身难保,他们要想发动大规模反击,必须得解决一大难题:粮草。

虽然如此,为避免坐以待毙,石堡城的守军最终还是不得不攻出去,他们将目标对准了石堡城附近的积石军(地名,在今青海省贵德县),此地是唐军的屯粮之所,周围一望无际都是麦田,且距离石堡城不到三百里。只要能抢收该地的小麦,吐蕃方面认为,他们还有取胜的机会。

可惜,王忠嗣的情报工作实在太出色。公元747年秋季,吐蕃的五千骑兵才刚向积石军进发,王忠嗣已得到消息,急令哥舒翰率所部兵马前往积石军一带设伏。哥舒翰为彻底打消吐蕃抢收小麦,以战养战的企图,决定再祭出一记大招—与敌军遭遇后,哥舒翰先令副将王难得、杨景晖各率一支偏师包抄至敌军身后,彻底堵住敌军退路,然后自己才带着主力出战,从正面展开掩杀。哥舒翰擅使长矛,每遇着一名敌军士兵,他将长矛刺出,一定能准确命中对方的咽喉,为求杀人诛心,他刺中敌军后都大喝一声,将对方挑至空中再落后,其护卫紧接着跟上,一刀斩下敌人首级。这一战下来,别说没有一个敌人能在他的长矛下活命,甚至连五千匹战马都没有逃回去一匹。石堡城守将偷鸡不成蚀把米,白白丧失了五千精兵,之后再也不敢打唐军粮草的主意。

“罢了,把石堡城的守军撤回国中吧。”吐蕃赞普辨别过形势,悲愤地下令道。

石堡城守军大举撤退的消息传到长安,之前还抱怨王忠嗣不敢出战的唐玄宗大喜,静等收复石堡城的捷报传来。孰料又过去月余,他却听说石堡城还在吐蕃手里,王忠嗣明明已断绝了该城的粮道,逼走了该城的守军,却又一次停止了攻势。唐玄宗可不管王忠嗣过去这一年夺了多少座城池,打了多少场胜仗,他一心只想要石堡城,见王忠嗣不急着动手,他又一次派人前往催战。对此,王忠嗣耐心地向朝廷特使解释道:“石堡城的吐蕃守军虽已撤去大半,仍有少数士兵在留守。他们塞断了此城唯一进出的通道,坚守不出,又依仗地形险峻,准备了大量的石块、弩箭,等着我军攀岩而上,前去仰攻。臣大致估算了一下,要想拿下此城,至少要牺牲数万将士,如此大的伤亡,即便得胜,所得不如所失。因此,微臣希望特使大人能代我劝说陛下,暂缓对此城的进攻—我军已得吐谷浑全境,又何必执着于区区一座孤城呢?”

使者走后,王忠嗣想想仍不放心,又写信给唐玄宗道:“陛下收臣为养子,待我如慈父,臣自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之所以违抗诏令暂不攻打石堡城,还有一事不得不如实相告。臣自挂帅镇守边疆以来,一向重视情报搜集,不止吐蕃的一举一动臣尽收眼底,国内各地将帅谁是忠臣,谁是奸臣,臣同样一目了然。平卢节度使安禄山,臣早年与他有一面之缘,此人外表憨厚,实则居心叵测。两年前,陛下在平卢节度使的基础上,又加授他为范阳节度使,此人手握两镇之兵,不寻思讨伐外寇以报效国家,却在境内大兴土木修筑雄武新城,又大量蓄养死士,铸造兵器、铠甲,囤积粮草,其谋反之心已昭然若揭。所以对臣而言,石堡城只是癣疥之疾,此城即便我军不去攻打,数年之后待守军粮草吃尽,届时也将属于大唐;安禄山才是真正的心腹之患,我军若因攻打石堡城而元气大伤,只会加剧他叛变的野心。臣恳请陛下仔细查证此事,万万不得对安禄山掉以轻心。”

唐玄宗听取使者的汇报,看过王忠嗣的书信后,对王忠嗣的分析将信将疑。他问宰相李林甫对安禄山怎么看,李林甫断定安禄山绝不敢反;唐玄宗又派人去河北查证安禄山修筑雄武新城一事,安禄山一口咬定,修筑此城的目的只是为了抵御契丹,自己绝无异心,反过来向唐玄宗请求,说自己士兵太少,希望能从河、陇地区调拨一些军队到东北来帮助自己修筑雄武城。之后,唐玄宗的宠妃,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因听说安禄山擅长胡旋舞(一种中亚舞蹈),希望拜他为师,兼收他为义子,也帮安禄山说好话,唐玄宗对安禄山的疑虑由是彻底打消。他再一次催促王忠嗣尽快拿下石堡城,另允准安禄山的请求,让王忠嗣借一批军队给安禄山帮他筑城。

王忠嗣没料到竟是这样的结果,更不敢攻打石堡城了,借兵给安禄山一事,他当然也不愿意—兵借出去容易,想让安禄山还回来那可就难了。可他不敢一而再,再而三地公然拒绝皇帝的命令,只好亲率十万大军来到东北。王忠嗣的时间掐得很准,他到时,安禄山恰好不在,王忠嗣佯装大怒:“安将军督战东北,本将军督战西北,同样是日理万机。本将军身为四镇节度使,地位在其之上,千里迢迢带人前来帮他筑城,他却避而不见,我哪有时间慢慢等他。”说罢,王忠嗣带着士兵们立即返回了河西,一兵一卒也没留下。安禄山回来后听说这事,知道是王忠嗣有意为之,又花钱打点朝廷使者,向皇帝告状。唐玄宗生气了:王忠嗣怎么回事,让他打石堡城他不打,让他借兵给安禄山他又不借,他还把朕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吗?

王忠嗣听闻此事,明白皇帝已被安禄山等人蛊惑,无以自辨清白,只得用韬光养晦之计,主动请求解除朔方、河东两镇节度使之职。唐玄宗批准后,对王忠嗣的态度果然好了一些,但仍对石堡城心心念念。有一将军,名叫董延光,他听说石堡城的主力撤走之后,留下的守军已不足千人,王忠嗣又放着这个唾手可得的大功不要,认为自己飞黄腾达的机会来了。于是他主动请缨,希望皇帝将攻打石堡城的任务转交给他。唐玄宗授予董延光数万士兵,令其克日赶赴西线,又令王忠嗣届时协助董延光一起攻城。王忠嗣权衡过后,勉强同意派出数万军队前往助战,却又对这些将士们道:“如果董延光有什么锦囊妙计,可以用微弱的代价巧取该城,那你等就义无反顾的协助他;若他是想用数万人的性命换取他个人的荣华富贵,那你等佯攻一阵就立即返回。事后朝廷怪罪下来,本将军一力承担!”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93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93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