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赵文翙妄自尊大,营州防务形同虚设,契丹人一到,仅用数日即攻克营州。赵文翙逃亡时被契丹人俘虏,李尽忠将其斩首示众,族人士气大振,十日之间,前来向李尽忠报道的士兵即达数万人之多。消息传到朝廷,武则天大怒:“将这两个反贼的名字给朕改了—李尽忠改作李尽灭,孙万荣改作孙万斩!”这不是武则天第一次给人改名,之前后突厥的开国之君阿史那骨笃禄曾被武则天称作“阿史那不卒禄”,号召李氏众王发动起义的李贞被她改成:虺贞,总之她厌恶谁就给人改个难听的名字。与之同时,武则天亲自点将,一口气挑选了二十八位将军,让他们或率万人,或率数千人,一道前往征讨契丹。二十八位将军接到诏令,十分不解,问武则天道:“皇帝陛下,我等各统一军,该受谁节制?请问主帅一职,是由谁担任呢?”

“放心,朕已有合适人选了。”

武则天有两个亲侄子,一个是武承嗣,另一个名叫武三思。武则天最终任命的主帅,便是后者。武则天之所以这么做,原因很好理解:唐朝时期,唐太宗也好,唐高宗也好,他俩一直打胜仗,再不济也是胜多败少,李姓宗室们同样争气,李孝恭、李道宗、李神符…知名的战将一大堆,这其中还没包括李勣这样被赐姓的,大唐的赫赫战功,就是这些皇帝、王爷们一手缔造的。武则天篡位之后,虽通过特务制度、杀伐手段震慑住群臣,稳住了大权,但也知道一些大臣们内心仍对她称帝一事十分排斥,所以她急需树立一个“英雄形象”“正面典型”,而且必须是姓武的,以告诉那些大臣:看到了吧,唐朝李氏能做到的,我周朝武氏同样能做到!

武三思压根没想到武则天会把讨伐契丹的重任交给他,当时就懵了:“陛下,侄儿从没看过兵书,也没上过战场,这…”武则天安慰他道:“让你担任主帅,又不是要你亲自上阵拼杀,交战之时,自有二十八位将军冲锋在前,你在后负责压阵就行了,待得胜归来,首功非你莫属。”武三思一想,是这么个理,这才喜滋滋地接受了任命。

经朝廷下诏,任命武三思为榆关道安抚大使,以迎战契丹叛军,二十八将,十余万兵马,皆受其节制。武三思到前线后,谨记姑母嘱咐,令二十八位将军自行协商战策,自己躲在后面远远观战。好家伙,当年杨广、李建成等人压阵,虽不负责临战布阵,好歹也参与军事会议,发表下自己的看法。武三思可好,压根就彻底不管了,二十八位将军们见女皇派了这么个人当主帅,只好硬着头皮自行商量该怎么打。经众将商议,因营州一带地形复杂,对契丹人有利,为防止敌军半途设伏,所有参与此战的将领被分成两大部:其中,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等十几位将领率半数军队行走在前,燕匪石、宗怀昌等十几位将领率半数军队行走在后。敌军若偷袭前军,后军得讯立即支援;敌军若偷袭后军,前军得讯立即支援,从而前后呼应,结成互援之势。待两军安全抵达营州,成功会师之后,再合兵一处,向契丹人的领地发起进攻。策略既定,周军众将紧接着便派出细作,先行潜往营州打探敌情。

出乎周军众将的预料,在他们派出细作之前,契丹首领李尽忠派出的细作已提前一步侦查到了周军主力的动向,并混入了他们军中。李尽忠得细作回报,说周军此役战将云集、兵力甚众,武器、盔甲、战马也皆优于我军,唯一的软肋,是这支庞大的军队,竟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帅。李尽忠略一斟酌,计从心来,下令属下道:“你等如此如此…”

两个月前,契丹人攻陷营州之后,曾俘虏了几百名赵文翙的部下,至今仍被关押在狱中。当夜,这些周军俘虏隐约听见有人在一旁哭泣,仔细一看,竟是负责看守他们的狱卒,便好奇地问他为何而哭。狱卒满脸忧色地道:“我们首领率众谋反,实出于无奈,今虽攻克营州,缴获的粮草却杯水车薪,不足以解救灾情。而且,朝廷的大军就快到了,他们兵精粮足,人数是我军数倍,一旦开战,我军必败无疑,我们的首领已准备投降,虽然如此,我等仍担忧不能免去一死啊…”

周军俘虏听了这话,悄悄商议了几句,对狱卒道:“要不你放了我等,我等见了唐军将领,一定会为你说情,保证恕你无罪,如何?”

“各位能立誓吗?”

“当然。”

于是,狱卒将数百俘虏全部释放,这些士兵担心对方反悔,重获自由后一路飞奔,在营州以南数百里处与正迎面而来的唐军前队相遇。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等人向这些士兵询问他们被释放的缘由,士兵们将狱卒的原话相告,十几位将领听说契丹人已决定放弃抵抗,只等着唐军前来受降,个个大喜,哪还顾及什么队形,都想成为第一个抵达营州的人。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90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90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