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长孙无忌、裴行俭的预言成为了现实:自打李显被废黜,武后的权力欲望越来越膨胀,铲除异己也越来越心狠手辣。几乎杀光了李姓宗室不算,她还准备把这些王爷的部下全部交给酷吏们处置,是为“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仅越王李贞一人,受牵连者便达六七百户,数千人之多。李贞起兵之地在汝南,属豫州辖下,有司奉太后之命,催促豫州刺史尽快押解这些人入京。豫州刺史拒绝交人,上书武后道:“下官已经核实过了,李贞谋反之事,其下属大多不知情。既知他们无罪,若不如实上奏,是臣失职。何况太后刚加尊号为圣母神皇,错杀无辜,也有背于您仁慈怜悯的本意。”武后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刺史竟敢花言巧语,公然袒护“反贼”,又令负责讨伐李贞的大将张光辅率所部兵马三十万,前往提人。张光辅自恃有功,一路纵兵劫掠民财,践踏农田无数,又令豫州刺史预备酒肉,以犒劳大军,豫州刺史托言有事,对此不予理睬。张光辅大怒:“本元帅手握三十万大军,奉太后旨意前来办事,豫州刺史竟敢轻视我?”很快,他手下士兵把豫州刺史押到。那人挺而不拜,指责张光辅道:“将军一来,一个李贞死了,却多出来一万个李贞。”张光辅道:“此话何意?”豫州刺史道:“李贞叛乱,既已被平定,将军便该整饬士兵,安抚已经归降的百姓,宣扬朝廷的仁德。可您带着三十万大军在豫州境内四处抢掠,甚至杀戮已经投降的人作为功劳,所作所为与叛军有何区别?这不是一万个李贞又是什么?可惜我无兵无权,若有天子御赐的尚方宝剑在手,当场就要治你的大罪!”张光辅闻言愈怒,忍不住拔剑在手,想了想,冷笑一声,又收剑回鞘,随即带兵回京,向武后进言,说豫州刺史不但偏袒反贼,还对太后无礼。武后对这个豫州刺史来了兴趣,便把他上次送来的奏疏又重新看了一遍,见末尾署名是:狄仁杰。她脸色渐渐缓和过来,笑着说道:“是本宫上次疏忽,原来新任豫州刺史是他,这就难怪了。张将军,你退下吧。”

原来,十年多前,狄仁杰曾官任大理寺丞,主要负责审案。任期内,他创造了一项纪录:一年之内审了数千起案件,涉案人数多达一万七千人。更难能可贵的是,所有人都对他判决的结果心服口服,无一人继续申诉,这事传到唐高宗耳中,高宗皇帝爱惜其才,遂召狄仁杰陪同自己出巡,因此武后认识他。别看武后杀人如麻,前面说过,她爱惜人才之心丝毫不下于唐高宗—就连骆宾王谋反,罪证确凿,他被杀后,武后还难过了好一阵。武后还特意令人收集骆宾王生前所写的文章,整理成册,不时阅读,因此骆宾王的诗词才能流传于后世。知道顶撞自己的是狄仁杰后,武后冷静分析,心想狄仁杰一向公事公办,手下从无冤案,犯不着冒着杀头的风险包庇反贼。他既然咬定那些人无罪,那些人应该确实无罪。

“算了,把狄仁杰降官半级,略施惩戒吧,至于那几千人,也全部免去死罪,改判为流放。”

由狄仁杰引发的这起小插曲,为武后挽回了一些名声—这至少证明,武后杀人的目的,并不是想做“女魔头”,她只不过想尝尝当“真皇帝”的感觉而已。对于那些威胁不到她统治地位的人,武后也有求贤若渴的一面。公元690年九月,见舆论攻势、铲除异己等工作都已做得差不多了,经群臣奏请,武后正式宣布:将国号由“唐”改为“周”, 改元天授(意为她的皇位是上天授予),于第二年正月迁都洛阳。其子李旦“自愿”让出皇位,且改“李”姓为“武”姓,身份降为皇太子。从此,武后不再是武媚娘,她终于成为了:武则天。

武周王朝建立之前,该国但凡有点能力的将领,都已被杀得差不多了,王方翼、程务挺、黑齿常之等人相继遇害,就连平定李敬业之乱,对武周王朝的建立实有鼎立之功的李孝逸,也因为姓李,是唐朝宗室而被谗害至死;但凡有点能力的文官,也是杀得杀,流放得流放,裴炎之后,之后的几任宰相基本无人善终,讽刺的是,其中也包括另一位武周开国功臣张光辅(张光辅平定李贞起义的第二年,晋升为中书令,同年,即遭人诬陷谋反而被处死)。武周王朝建立之后,武则天因前朝重臣已基本除尽,对待属下才逐渐宽容了一些。正是拜武则天所赐,之前大唐的两大夙敌吐蕃、后突厥风生水起,趁着大周将相无人,纷纷蚕食大周的领土,随着安西四镇、灵州等重地一一沦陷,唐高宗一手缔造的浩瀚疆域急速缩水,到最后,就连尚未开化,尚处在原始社会的小小契丹,都开始无法无天起来。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90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90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