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裴行俭乖乖去了西域,不过并没有如武后所愿,成为烈士;反而威震西陲,各国敬服。西域各部胡人首领纷纷向大唐建议,说这位长史大人文武全才,爱民如子,应该让他当西域最大的官,安西大都护。裴行俭升任安西大都护后,西域果然战火平息,竟成一时乐土。武后没想到裴行俭如此神通广大,差点没气歪了鼻子,过了几年,找了个借口又把他召回了朝廷,授予他一无足轻重的闲职。只可惜,这时她还不是日后的“则天皇帝”,朝廷暂时还是主要由唐高宗说了算。唐高宗听说裴行俭回朝了,心想这么好的人才,哪能让他干闲职呢,于是任命他为吏部侍郎,也就是吏部尚书的副手,负责选拔、考核低级别的官员。结果在这个岗位上,裴行俭又再次大放异彩,他创设了一套考核官员的制度,史称:长名榜,使得唐朝的选官制度变得更严谨、高效,当时李敬玄也在吏部任职,别看他军事才能不行,但他的政治才能确实是首屈一指的(否则日后怎么当上中书令)。就连他也对裴行俭的才干佩服得五体投地,自甘名誉在其之下,二人合称“裴、李”。

对了,由于裴行俭创立的制度实在太好用,后世各朝各代基本都以他所设计的制度作为选官准则,一直沿用到清朝。

自古文武双全的大有人在,但像裴行俭这样,文,是宰相级别,武,是元帅级别的着实不多。而这一次,他更要突破过去的成绩,完成孤身一人去西域擒获两位反贼的壮举,唐高宗听后将信将疑:“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都是部落首领,帐下兵马各有数万,即便是薛仁贵,也绝无可能单枪匹马生擒他们两个,爱卿如何做到?”裴行俭道:“此事不难—只需陛下借微臣一位王子就行。”

待裴行俭接着详述了此去西域平叛的具体计划,唐高宗疑虑顿去,果然如他所求,借给了他一位王子。不过这位王子不是唐高宗的儿子,准确的说,他不是唐朝人,他是波斯王子。前文笔者曾提到过,唐太宗时期,亚洲共计有七个大国,其中一个被称为:萨珊王朝,是由波斯人所建,其国王我们就称之为波斯国王吧。两晋南北朝时期,萨珊王朝曾一度强盛,几任国王指东打西,把两个老牌强国罗马帝国和贵霜帝国打得丢盔弃甲,其国土面积最大时达五百多万平方公里,比北魏和南朝的面积加起来还大,俨然是世界头号霸主。有道是“花无百日红”,到了隋朝末年,该国南边和东边,突然冒出来两个面积比他更大,战斗力比他更强的大国,即阿拉伯帝国和突厥帝国,突厥的情况我们已经知道,其巅峰时期实力和大隋在伯仲之间(隋朝是用智谋战胜了突厥,绝对实力并无优势),而阿拉伯帝国的实力比突厥还强,萨珊王朝恰好夹在他们中间,以一敌二哪是对手。好不容易熬到突厥分化、衰落,东边又冒出来个第三个新邻居—大唐,这也不好对付哪!唐高宗时期,大唐和阿拉伯帝国一东一西同时向中亚扩张,两国的面积都突破了一千万平方公里,其中唐朝把疆域推进到波斯人的东部边境,而阿拉伯军队则直接攻入其本土,占领了波斯人的首都。波斯末代国王俾路斯发现,他除了投降其中一国,别无选择,于是他带着儿子泥涅师于公元675年逃到了长安,被封为右威卫将军。

俾路斯之所以投降大唐而不投降阿拉伯人,主要原因是阿拉伯人喜欢对统治下的属国臣民征收重税、并强迫他们信奉其他宗教,而大唐则非常开明,属国国君每年上交一些特产就行了,你信什么宗教也不计较,甚至还会大发慈悲划一地给你复国(吐谷浑)。俾路斯心心念念想要复国,终究没盼到这一天的来临,他到长安后不久就去世了,他的儿子泥涅师无家可归,这几年也一直呆在长安无所事事。直到有一日,唐朝皇帝突然非常郑重地把泥涅师请入朝廷,当面问他:“王子殿下,你还想复国吗?”

“当然想了!”

“你跟着这位将军去吧,他会帮助你重新成为国王。”唐高宗手指裴行俭,微笑着说道。

波斯王子听说“复国”二字,本来欣喜若狂,结果再仔细一问:什么,就我和这位“将军”两个人出征,他帐下连一个士兵也没有?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后,泥涅师哭了:都说君无戏言,大唐皇帝为什么拿我寻开心,一兵一卒都没有,我俩靠什么复国?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89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89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