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巧不巧,当薛仁贵在碛北四处寻找铁勒人时,郑仁泰带着一万四千唐军继薛仁贵之后,终于也来到了天山。一到天山附近,郑仁泰就被大大的震惊了,前方漫山遍野都是铁勒人的武器、盔甲,除此之外,还有几座巨大的坟茔,显然是唐军埋葬铁勒人尸骨时所建,坟茔外表的泥土尚新。
郑仁泰到天山的消息不胫而走,幸存的各部铁勒军民如同见到了大救星,纷纷前来请降,由于担心郑仁泰也搞杀降那一套,九部铁勒之中的思结部、多滥葛部率先与郑仁泰会面,想探探风声。也是铁勒人注定倒霉,这郑仁泰虽然不杀降,却也并非善类,他对前来投降的思结、多滥葛二部军民道:“想要投降,先把你们的女子和牲畜全部献出来,用以犒赏我军将士;如此,受降之事,本将军或许可以考虑。”思结、多滥葛两部铁勒军民见郑仁泰言语傲慢,且提出的条件实在太过苛刻,支支吾吾不敢当即应承。郑仁泰欺对方刚遭受重创,战意全无,一声令下,让唐军将士公然上前抢掠,思结、多滥葛二部的女子、牲畜被抢走许多。二部败兵逃回营地,将郑仁泰的暴行向其他铁勒人哭诉,所有铁勒人都是大吃一惊,于是不敢再打投降郑仁泰的主意,众人急忙重新收拾家当,改向西北方向逃亡。郑仁泰得骑哨来报,说除了思结、多滥葛二部,其他七部铁勒人也躲在天山附近,胡人此来,携带的牲畜、辎重极多。郑仁泰垂涎铁勒人的财物,对其紧追不舍。之后一个多月,逃亡的铁勒军民和追击的唐军一前一后,双双横穿大漠,结果唐军一来是不及对方熟悉地形,二来适逢天降暴雪,唐军冬衣准备不足,沿途冻死、饿死的唐军士兵、战马数以万计。等及郑仁泰见势不妙,慌忙下令全军停止追击,按原路返回时,他所率领的唐军主力已仅剩八百余人了。
郑仁泰偷鸡不成蚀把米,一回到国中,即遭到大臣们严厉的弹劾,损兵折将还在其次,根据其部下汇报,郑仁泰拒绝铁勒人非常有诚意的投降,还公然抢掠对方女子、财物,这严重违背了先帝,也就是太宗皇帝生前制定的外交政策。按照其罪行,应当削去官爵,下狱交由廷尉审判。郑仁泰为求脱罪,上疏申辩道:“薛仁贵坑杀十万降卒,其罪行远大于老臣,又当如何处置?”弹劾他的官员倒也公正,不久后,薛仁贵率六千部下凯旋回国,该官员又弹劾薛仁贵有滥杀无辜,破坏汉胡团结的罪名,和郑仁泰一样,也该削去官爵,打入狱中。唐高宗听说“恩公”要受处罚,急忙亲自拷问此事,薛仁贵对杀降一事供认不讳,幸好燕然都护刘审礼与之一道回朝述职,刘审礼替薛仁贵说情道:“九姓铁勒背叛大唐在前,虽被薛将军大肆杀戮,也是咎由自取。此次危机,若非薛将军出马,只怕臣等皆已命丧关外。薛将军只用了三支箭就平定了此次叛乱,其六千部下无一人伤亡,这等奇迹,自古以来从未有过。所以他即便确实有罪,也足以功过相抵。现如今,边关将士纷纷传唱,‘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趁着铁勒各部衰败,只要陛下另派将领前往安抚,漠北十三州便可重新趋于稳定。”
唐高宗于是作出判决:此事就此作罢,不嘉奖薛仁贵灭敌十万的战功,也不责罚他杀降十万的过失。同时,因边患已经解除,念在郑仁泰是大唐开国功勋的份上,对其抢掠铁勒女子、财物之事也不再过问,他和薛仁贵都不用免官、下狱。唐高宗又任命契必何力为铁勒道安抚使,让他改道前往碛北,安抚如惊弓之鸟的铁勒各部。
契必何力本以为和九姓铁勒之间免不了一场恶战,所以一直带着大军赶路,待听说情况有变—铁勒的十余万精锐已被薛仁贵杀死,剩下的各部军民流离失所,一心只求投降。他遂抛下大军,仅率五百轻骑前往塞外,找到九姓铁勒的主力之后,契必何力对他们道:“朝廷知道你们大多数人都是胁从,特令我来赦免你等,只要把主犯交出来,之前的事可既往不咎。”铁勒九部军民知道契必何力是大唐上将,向来信守承诺,无不大喜。除了比粟毒之前漏网已不知所踪,相助他策划谋反一事的二百余人都被铁勒人自行捆了,押解至契必何力面前。契必何力论证其罪,尽数杀之,又派人到关内迎接婆闰之子比粟返回部落,重登大首领之位。九姓铁勒心悦诚服,漠北十三州至此彻底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