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苏尼失对此表示同意:“看来也只有如此了。大可汗连续多日奔波,想必已疲乏不堪,今日天色已不早,可早些歇息,明日一早我与部下就护送您上路。”

颉利可汗被唐军从铁山赶到碛口,又从碛口一路被赶到这里,确实累得不行了。他谢过苏尼失,在叔父的牙帐中饱餐了一顿,直接倒头就睡,苏尼失另择营帐居住,且吩咐手下不得打扰大可汗。半夜,颉利可汗隐隐约约又听见马蹄声传来—这时的颉利可汗,宛如惊弓之鸟,只有稍有一点点动静,就能让他魂不守舍。他蹑手蹑脚地爬出牙帐,潜伏在黑暗之处观察动静,过了好一会儿,果然有数千名唐军将士打着明亮的火把来到苏尼失的营地外侧,带队的将领高声向营内喊话道:“我是唐军六路主将之一,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得主帅李靖命令,前来该地逮捕颉利可汗。识相的话,赶紧把他交出来!”

苏尼失被唐军吵醒,急忙披挂出帐,答复李道宗道:“这位将军,颉利可汗他远在铁山,怎么会在我这里呢?…对了,是不是你们的情报有误?”

“笑话,我们主帅神机妙算,怎么会算错,苏尼失,你到底交不交人?”

“大可汗真的不在…”

“那就让开,让我军进入你们的营地内搜查!对了,苏尼失,奉劝你一句,在该地附近,另驻扎着金河道行军总管柴绍率领的数万大军,所以你们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否则的话,格杀勿论!”

苏尼失刚才还强装笑脸,一下子变得老泪纵横:“别搜了,我交人。这位将军,我把人交出来,您可不能滥杀无辜啊。”

苏尼失见李道宗点头,急忙带人去擒拿颉利可汗,可翻遍整座大营,哪里还看得见他侄子的踪影。苏尼失担心李道宗认为他是故意把颉利可汗放跑的,自己忙不迭地又跑去向李道宗赔罪,同时下令帐下各部人马集体出动,分头寻找大可汗的下落。突厥人忙活了几个时辰,天还没亮,就把颉利可汗从附近的一座山谷中抓回来了。

苏尼失把颉利可汗交了出来,只道唐军会就此退兵,哪知李道宗大手一挥,数千唐军骑着战马、手持矛戈上前,仍把苏尼失的营地包围得水泄不通。苏尼失战战栗栗地问道:“你们要大可汗,我已经交出来了,还待怎样?”李道宗哈哈笑道:“现在颉利可汗被擒,突利可汗也已经投降,我们主帅说了,按照你们突厥国的制度,你便是最大的可汗。你不举兵投降,随我回朝,我如何向主帅交代?”

随着苏尼失也举兵投降,同意随李道宗前往中原,原先聚集了数十万突厥人的漠南地区一下子变得空无一人,于是,唐朝灭东突厥之战就这样结束了。

相比汉朝与匈奴之战的高丨潮丨迭起,经典战役无数,客观的说,唐朝与突厥之战的过程远不如前者精彩,用一个词形容其过程的话,就是“碾压”。很多喜欢军事的朋友在分析这个问题时,认为:当初匈奴帝国的实力,远比突厥帝国的实力强大,所以汉朝打了几百年,唐朝只打了几个月。

对于这个看法,笔者是赞同的,因为匈奴最强盛的时期,拥有河西走廊,突厥从来没有控制过这片土地。而且匈奴帝国的中央集权程度较高,突厥帝国则分为东突厥、西突厥,东突厥之内又分为颉利可汗、突利可汗两部,无法像匈奴人一样众志成城。

然而这并不是突厥国不堪一击的全部原因,别忘了,主持汉朝与匈奴之战的汉朝皇帝是“四大杰出帝王”之一的汉武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领导汉军的将领更是占了之前“四大杰出名将”中的两位(韩、白、卫、霍),匈奴人多次被他们打得丢盔弃甲,都能竭力避免亡国,突厥人为何碰上唐太宗、李靖,才一战就亡国了?

因为唐太宗、李靖,代表了他们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战法,成功将战略与战术完美结合。大家回想一下唐太宗、李靖之前指挥的那些战役,每一战,几乎都如庖丁解牛,直击对方要害,能够两天之内打赢的仗,绝对不用打三天(浅水原之战第二回合),能够两个月内打赢的仗,绝对不用打三个月(讨伐萧铣之战),尤其是李靖,凭借他的“三势”理论,经常在战前就算好了战争的过程和结果—这次灭突厥之战,经李靖运筹帷幄,他与李勣、李道宗等人共计四次对突厥用兵,突厥人全部没有防备,一次可以说是偶然,但像颉利可汗这种从不打无把握之仗的精明人竟然连续四次中计,就只能说是李靖的策略实在太高明了。

当然,我们同样不能忘了卫青、霍去病、长孙晟的功劳,卫青、霍去病教会了中原军队如何出塞作战,如何偷袭游牧民族,而长孙晟,教会了中原军民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正是因为前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强汉”打败了匈奴之后,变成“穷汉”的剧情没有再次上演,此次唐朝虽然号称出兵达十余万人,其实真正投入战斗的军队才一万出头,损耗的国力几乎可以略微不记。用一句名言总结以上所述,唐太宗、李靖比汉武帝、卫霍更优秀,是因为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85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85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