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4年三月,先后平定刘黑闼之乱和辅公祏之乱的唐朝,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战后,李靖因“一言定江东”之功晋升为兵部尚书,并获赐一千段布帛,一百个奴婢,和一百匹良马。相比李世民的年轻有为,李靖算得上是大器晚成,在他当上兵部尚书的这一年,已经五十四岁。
唐高祖曾如是评价过李靖的军事能力:“古之名将,莫过于四人,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以朕观之,这四人的才能皆不及李靖。”
这就太夸张了,李靖虽说在平定江南的两战中厥功至伟,但别说和以上四人相比,就算只和同朝为臣的李世民相比,他的这点战功目前为止还摆不上台面。唐高祖当然也清楚这一点,为了让李靖当得起他的这番评价,于是不久后又交给李靖一个新的工作。
前往北方,担任安州(在今河北省定州市)大都督,以抵御突厥人的入侵。
自从颉利可汗登上突厥国汗位,这些年来突厥军队对唐朝的袭扰从来没停止过。随着唐朝的疆域越来越辽阔,实力越来越强大,突厥人的南下入侵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出现这一局面并不奇怪,之前说过,突厥人当初资助李渊建立大唐,并不是因为他们仁慈,想让中原在短暂的分裂后重新归于一统;相反,他们恨不得中原越乱越好,割地为王的诸侯越多越好,李渊只是他们投资的众多诸侯之一,像刘武周、王世充、刘黑闼等人也都是他们投资的对象。哪知道唐朝异军突起,不但打败了所有其他突厥人投资的对象,甚至还险些创造最短时间内统一中原的记录。唐朝地盘大了,实力强了,唐高祖在外交上也变得越来越自信。他在统一中原之后示意外交官员,今后不用在突厥国使者面前低声下气了,咱们现在国力不说反超突厥,至少也和他们平起平坐,偶尔给他们点财物是可以的,但在外交上必须是平等的关系。颉利可汗也不是省油的灯:距离当初向我们委曲求全这才过去几年?想要平等,看本可汗打得你们跪地求饶!—仅公元625年这一年,突厥人就对刚刚统一的唐朝发动了十多次入侵,唐高祖见突厥人冥顽不灵,依然把唐朝当之前的唐国看待,怒气也上来了,他重新对外交官员表示:“突厥人贪得无厌,朕已准备发兵征讨他们。既然双方无法避免大战,从今往后,与他们外交一概采用诏书敕令。”言下之意,不再将突厥国视作与唐朝地位平等的国家,而将其视为唐朝的属国。
双方国君在外交上谁也不肯屈居人下,基本上斗了个旗鼓相当,然而真的动起手来,还是唐朝吃亏。突厥自启民可汗之后,已独霸塞外有十多年,相比天下初定,百废待兴的唐朝肯定占有优势;而且突厥是进攻的一方,机动力占优,唐朝是防守的一方,前期只能固守各座据点,许多奉命镇守北方的都督、总管都难以抵挡突厥人的猛烈攻势。公元625年八月,突厥颉利可汗又一次亲率十余万骑兵跨过长城,偷袭唐朝北方各州县,由于其来势汹汹,唐朝多位将领作战失利,甚至全军覆没,唯有李靖所部几乎毫无损伤。不久,在李靖、李勣、李道宗、王君廓等将领的组织下,唐朝北方官兵逐渐反败为胜,先后斩杀入侵的敌军达数千人。颉利可汗的策略是能胜就继续向中原深入,不能胜就带着抢来的战利品退回塞外,顺便向唐朝请和。唐高祖心有不甘地看着突厥人送来的请和文书,考虑到唐军尚不具备远征大漠的实力,对此也只能表示接受。
这次议和只维持了一个月,一个月后,突厥人再次卷土重来。
就在李靖、李勣等人在北方边境带领军队与突厥人浴血奋战的同时,唐朝朝廷内部,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正打得如火如荼。李建成、李世民这两位优秀的皇子因为父皇年事已高,他俩对皇位的竞争也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从二人竞争的整体过程来看,从始至终都是李建成占据优势—谁让他是太子,唐高祖一直偏袒着他,何况在成功诛灭刘黑闼之后,李建成最被人诟病的缺点“缺乏战功”也不存在了。不过李世民也不是一点竞争力都没有,他手握两大超级武器,让几乎胜券在握的李建成颇为忌惮。第一是直属卫队,李世民作为打遍北方无敌手的天策上将,被他招募进入天策府的卫队都是千锤百炼的精兵,这一点,太子府中那些养尊处优的卫队根本不能比;第二是帐下的人才,李世民的手下无论文武,都是最顶尖的人才,而李建成手下拿得出手的,只有一个魏征。
即使这样,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李建成坐稳太子之位,进而赢得皇位基本上还是板上钉钉的事。李建成和李世民共同的亲弟弟—齐王李元吉早就看出了端倪,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大哥的阵营。他甚至向李建成提议:“我可以趁二哥疏于防范,替大哥将他杀了。”
李建成生性仁厚,听后吓了一跳,急忙让他住口。李元吉恼怒地道:“大哥,我这么做全是为了你,杀了二哥对我有什么好处?”
李建成知道他是“好意”,语重心长地解释道:“即使二弟真的觊觎太子之位,我也应当正大光明的赢他,岂能手足相残?”
“哼,别傻了,假若父皇万一驾崩,二哥与你公然争夺皇位。尉迟敬德你用什么对付?他那些精兵强将你又用什么对付?就你我府上的这些卫兵,在李世民眼中根本和摆设无异。”
“我自有计策,此事无须三弟烦恼,总之杀死李世民之事今后不许再提。”
李建成所说的计策,分别是从外地调兵入京,以及收买尉迟敬德。别以为李建成心地善良,就以为他胸无城府,他私下里早瞒着所有人和一位藩王达成了结盟,这位藩王就是燕王李艺。李艺的军队号称“幽州铁骑”,曾多次打败鼎盛时期的窦建德,战斗力可见一斑。李建成向他借兵,李艺心想此人现在是太子,日后便是大唐皇帝,既不敢不借,又不敢借多,便从麾下挑选了最精锐的三百人悄悄送给太子。李建成以这些精兵为榜样,又另外训练了两千人,充作东宫护卫,号称长林兵。有长林兵在手,李建成再也不担心秦王府的那些卫队了,接下来要解决的,便是李世民的那些忠心“保镖”,这些人以尉迟敬德为首,都是以一敌百的好汉,万一真打起来让他们来个“万军之中取自己首级”,那就不妙了。李建成听说李世民曾送给尉迟敬德两箱金子,心想用钱能解决的事儿那还算事吗,全天下除了父皇,还有谁比我太子有钱?他派人拉了满满一车金银珠宝送到尉迟敬德家中,让他全部收下,说嫌少的话太子马上再派人送一车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