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窦建德确实是君子,他仗义疏财,不爱美色,但他和李渊、李密一样,也是英雄,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即使他清楚,这么做会损害自己的名誉,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要从三国鼎立之中脱颖而出,进而统一中原三雄,横扫大江南北,这是唯有的办法。就当时的情况来看,窦建德的策略确实差一点就取得了成功—如果能满足一个前提条件的话。

这个前提条件,就是唐军主帅是别人,不是李世民。

然而,唐军主帅恰恰是李世民。

听说窦建德带着三十万夏军真的来了,唐军上下已在集体忙着收拾包袱,准备回国,连屈突通也不例外。李世民巡查军营时发现了这一幕,他不动声色,宣布召集全体将领,商议窦建德即将到来之事。

等全体将领到齐后,李世民随即亮出了他刚派人侦查得来的一封情报:窦建德的兵力根本没有三十万人,所谓的“三十万夏军”,其实是窦建德虚张声势,用来唬人的,夏军的真实兵力最多只有十余万。

夏军的兵力搞清楚了,接下来的问题只有一个,该怎么应对?

屈突通等人率先发言,他们列举了唐军将士如今面临的种种不利状况,如长期在外征战,士气低落;王世充手握超级武器,强攻洛阳不果;窦建德率军从北方赶来,唐军阵地位于夏、郑两军之间等等…在描述了这些情况后,他们的观点不用说李世民也清楚了,这些人不敢同时和窦建德、王世充交手,主张撤军。

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胆小,像屈突通这样的沙场老将,什么样的阵仗没见过?他们之所以会提议撤军,原因无他,按照他们的兵法常识,这一仗根本无法获胜。即使窦建德的真实兵力不是三十万,而是十几万,那也毕竟是十几万精锐的军队,他们隔岸观火多时,此次是有备而来;王世充方面,虽然近来战死、饿死的士兵有很多人,但城内军民加起来仍有好几万,他们联起手来,那就是二十万大军。而唐军自己呢,来时是八万兵力,这近一年来前后折损了数千人,兵力只有夏、郑联军的三分之一。兵力少于敌人并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很多唐军士兵已经没有战斗欲望了,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去年刚打完柏壁之战,紧接着就被调来河南和王世充又耗了快一年,他们不想打仗,他们想回家。

情况就是如此,唐军赌不起,更输不起,这七八万唐军,是唐国最精锐的一支军队,如果明知不可战而战,一旦战败,谁能为此负责?窦建德、王世充若挟大胜之威,随后发兵攻打关中,又靠什么来阻止他们?正因为屈突通等人是忠臣,所以他们才顶着李世民之前颁布的军令“提议撤退者,斩立决”,仍鼓起勇气提议撤军—不但要撤,而且得立即撤,赶紧撤,拖一日就危险一日,一定要抢在窦建德的军队抵达之前,全军从河南战场上完全消失,这才是最保险的选择。

李世民知道,屈突通等人是对的,但他不甘心这一战就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他沉思许久,抬起头来,用期盼的目光扫视全场,询问其他将领道:“各位将军,有谁反对撤军?”

无人发言。

李世民又大声发问,终于有一位将领站了出来,此人名叫郭孝恪,他的身份很特殊—昔日曾是瓦岗军,是李勣的部下。一年多前,李勣等人被窦建德俘虏,郭孝恪也在被俘之列;后来李勣逃归唐国,郭孝恪也跟随他一起逃往唐国,得李勣举荐,这才跻身唐军将领之列,当然了,他在军中的地位根本无法与李勣、屈突通等人相提并论,只是一名普通的青年小将。见此人反对撤军,主张与夏、郑联军开战,屈突通等人大为不满,你的老上级李勣还没发话呢,凭你也有资格在这种级别的军事会议上插嘴?李世民见状,挥手止住屈突通,对郭孝恪道:“将军有何提议,还请畅所欲言。”

郭孝恪得秦王鼓励,朗声说道:“诸位将领,皆是我大唐的翘楚,但在末将看来,你等也未必太看重窦建德了,以秦王的能力和精锐的唐军,我军以一敌二又如何,刚好借助这个大好机会把夏、郑两国一齐灭掉。”

“你…”屈突通再也按捺不住,拍案而起道:“小小年纪如此狂妄,难不成你是夏国的奸细,存心要害得我军全军覆没吗?”

郭孝恪等他骂完了,接着道:“末将并非狂妄,只是我想到了一处要地,乃决定此战胜负的关键。如果我军能抢在夏军抵达之前占据该地,那么夏军通往洛阳的必经之路就会被我军拦腰斩断,届时,秦王亲率我军主力,可心无旁骛的迎战窦建德;至于王世充,他守则有余,攻则不足,只需留下少数部队看住他足矣。”

李世民兴趣来了,他想了一想,突然问郭孝恪道:“你说的这处战略要地,莫非是虎牢?”

“对,正是虎牢,也就是楚汉之争时的成皋关,汉高祖能凭借成皋,拦住项羽的西进之路;秦王同样能凭借虎牢,以阻止窦建德与王世充两军会合。这两军无法会合,那我军迎战的敌人便只有窦建德一人,只要将其击败,王世充可不战而胜。”

经过表决,赞同郭孝恪提议的只有两人,一位是李世民,还有一位也是籍籍无名的将领,名叫薛收。其他各位总管、行军参谋,包括李勣,以及劝说唐高祖允许李世民继续留在前线的封德彝在内,都支持以屈突通为首的那帮人的观点。仅有三个人赞同出战,这似乎也太少了点,但李世民没有像当初的李密一样选择少数服从多数,他最终颁布命令道:“我意已决,李元吉、屈突通各率五千人,留下看守大营,并继续围困王世充;其余人,即刻起随本元帅快马加鞭奔赴东方,务必抢在窦建德的大军抵达之前,全军进驻虎牢关!”

一日之后,唐军与夏军一前一后,几乎同时抵达成皋县。李世民的果断得到了回报,他的部队以微弱的速度优势抢在窦建德之前成功进驻了虎牢,这座关卡,是唐军的了。

人近中年,就是这样。父母、长辈一天天老去,孩子一天天长大。刚开始连载本文时,我也只是个孩子,所以无忧无虑,现在眨眼间五六年过去了,守护家庭的重任落在我的肩头咯。

人固有一死,我老奶奶快九十了,她自己看得很开。我扪心自问,从小勤奋好学,长大孝敬长辈和父母,相妻教子,除了工作和写作没有任何不良爱好,除了偶尔出差几乎天天陪在家人身边,该做的都做了,也觉得没什么愧疚于老奶奶的。唯一的遗憾,我刚开始写作时因为耽误了些工作上的事,家人大多反对,只有我老奶奶竭力赞成。因为我老奶奶认为我写的是正能量的东西,一直坚信我将来会得个“茅盾奖”啥的,这个估计她是看不到了,唯一的遗憾吧。当然,更希望她这次能好起来,总之我会多陪陪她的。

补充一句,我小时候父母都不在身边,算是留守儿童,我奶奶一人把我带大的,我对她的感情,相信大家能理解。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82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82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