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王世充部署,洛阳城外很快布满了郑军的暗哨。王世充下令这些放哨的士兵:“不管洛阳城外局势如何,你等只需负责一件事,那就是监视唐军主帅李世民的动向。只要杀了他,那些被唐军夺去的领土很快就能全部收回,就像当初打败李密后一样。”让王世充始料未及的是,李世民似乎预感到有人准备袭击他,于七月抵达邙山之后,连续两个多月没有离开军营半步,像安抚郑国各地降将,从洛口仓征调粮草等诸事,他都交给部下去做。王世充在洛阳等的心急,又不敢打草惊蛇,正当他诧异李世民为何会一反常态,突然改了性子,转机终于来了。九月二十一日,有骑哨向王世充汇报:李世民仅率五百骑兵外出侦查地形,目前正带着随从在魏宣武帝的景陵(即魏孝文帝的儿子元恪的陵墓)附近坐地休息,而且据属下们仔细观察,秦琼、程咬金、罗士信这些猛将一个都不在他身边!
王世充大喜,让单雄信立即出战。单雄信得令,点齐早已备好的一万骑兵,飞也似的驰出洛阳,直奔魏宣武帝景陵!情报的确属实,单雄信杀到时,李世民身边只有五百骑兵保护,仅靠这些人,如何是一万郑军骑兵的对手,很快被单雄信带兵包围。李世民临危不乱,习惯性地伸手摸向背后,表情随即变得惊慌失措:“完了,完了,这次竟忘了带上弓箭!”单雄信哈哈大笑,持槊直奔李世民,李世民又不傻,一看对方的来势便知不是对手,他拨马想逃,可是已身陷重围,又能逃到哪里去。正当紧要关头,一匹战马驮着一个黑大汉冲入重围,大喝一声道:“秦王休慌,尉迟敬德救你来了!”李世民循声望去,来者不是旁人,正是之前收了他一箱金子的尉迟敬德,大喜道:“那位郑国将军颇有些厉害,将军切勿大意。”说话间,单雄信、尉迟敬德二人马头相接,已交上了手,只一回合,尉迟敬德奋起神力,竟轻松夺过了单雄信手中的长槊,反将单雄信刺落马下。
从尉迟敬德出现,到他夺槊,反守为攻,将单雄信刺伤,只是电光火石的短短一瞬间,双方将士没想到剧情反转的如此之快,集体愣在原地,个个呆若木鸡。当下,尉迟敬德手持夺来的长槊在前开道,五百唐军骑兵簇拥着李世民尾随其后,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不久,屈突通得到消息,也率一军从军营赶来,两支唐军内外夹攻,单雄信的军队被斩首一千余级,大败而逃。尉迟敬德还要追赶,李世民叫住他,笑道:“一箱金子换本元帅一命,这笔生意划算。嘿,尉迟将军,你不是去投奔刘武周了吗,为何突然在此地出现?”尉迟敬德于是抛下长槊,下马拜见李世民,向他讲述了近期的遭遇。
别看尉迟敬德是个粗人,他其实深明大义。先前因寻相带人逃走事件,尉迟敬德受到牵连,被唐军众将俘虏,他心知百口莫辩,只等一死。哪知道李世民不但没有杀他,反而送给他一箱金子作盘缠,允许他北上寻找旧主,尉迟敬德感激之余,就暗下作了决定:能找到刘武周、宋金刚便罢,找不到那二人,今后就改奉李世民为主。怀着这一想法,他独自往塞外而去,才走到半路,便得到了刘武周、宋金刚的死讯。原来,刘武周、宋金刚并非久居人下之人,他二人本以为李世民收复并州后会常驻晋阳,因此老老实实地住在塞外,甘受突厥人的轻视和白眼,不敢有非分之想;哪知道柏壁之战才刚刚结束,李世民紧接着就被唐高祖派往了河南,之前参加柏壁之战的唐军主力也都被调走了,所以刘武周、宋金刚也不再安分,他俩试图逃回中原,重新招兵买马占地为王。刘、宋二人却不知道,突厥人最恨的就是他俩这种反反复复的人,一会儿来一会儿走不说,连之前私自出兵攻打山西这等大事也没有和宗主国突厥知会一声,突厥可汗遂干脆下令:反正这两头丧家之犬也没利用价值了,干脆一齐宰了算了。
刘武周、宋金刚之死,彻底让尉迟敬德断了其他念想,只能铁了心跟随李世民。但尉迟敬德不敢贸然的回去,因为其他唐军将领对他有很深的偏见,弄不好会把他当刺客又抓起来,要证明自己的忠心,唯有立功。这大半个月来,尉迟敬德一直悄悄跟在李世民身边,时刻寻找证明自己的机会。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单雄信随后傻乎乎主动送上门来,让尉迟敬德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机会,成功上演了一出单骑救主的好戏。其实真论二人的马上功夫,单雄信、尉迟敬德的实力差距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大,但一个仗着人数众多,轻敌大意,一个蒙受不白之冤,拼死力战,故仅用一个回合就迅速分出了胜负。这下尉迟敬德还用解释什么吗?他什么都不用解释了,回到营中,李世民又送了他一箱金子,其他唐军将领也纷纷为尉迟敬德置酒庆功,请求秦王为他官复原职。
从此,尉迟敬德正式加入唐军,成为李世民麾下的又一员猛将,因他之前的部下跟随寻相三三两两逃得差不多了,李世民让他与秦琼、程咬金等人共同掌管玄甲军,日渐恩宠。而单雄信就比较惨了,他带着败兵逃回洛阳,王世充深恨他错失了刺杀唐军主帅的绝佳机会,下令将之斩首,后因众将为他求情,说现在咱们郑国但凡有些能力的将领都逃亡得差不多了,如果再杀了单雄信,只怕陛下更无人可用,王世充想想是这么个理,惋叹一声,下令将其赦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