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熟知并州各地的防务,他这一投降,使得山西随之门户大开,刘武周、宋金刚的军队在李元吉的辖区内指东打西,无往不胜,仅用时一个多月,就打下了多座城池,扫清了晋阳城的外围。急报传到长安,唐高祖听说李元吉被刘、宋的军队围困,晋阳危在旦夕,准备派人前往营救。李世民和之前一样,再次请求出战,唐高祖和宰相裴寂(裴寂此时已升任宰相,他也是唐朝的第一位宰相)商议过后,驳回了李世民的请战书,派遣李仲文、姜宝谊两位行军总管率兵前往。李仲文、姜宝谊刚到并州,即双双战败,且二人皆全军覆没。李世民听说此事,重新上疏请战,结果仍然被唐高祖拒绝。当然,这并不代表唐高祖对他的起兵之地不重视,他抚慰李世民道:“据李元吉回报,刘武周、宋金刚的军队人数总计才两万多人,杀鸡焉用牛刀,无须劳烦秦王出马。朕已加授裴寂为晋州道总管,令其立即率数万大军启程了。”
论和唐高祖关系最亲近的人,他的儿子只能排第二,第一莫过于裴寂。唐高祖和裴寂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好,简直是好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就拿一件事来举例:唐朝初年,唐高祖下令有司,重新发行区别于隋朝五铢钱的新款货币,任何人私铸新币,都是死罪,但唯独裴寂例外。用今天的话来形容,裴寂可以合法的在家里私印钞票,这是多么可怕的特权!之前历史上,拥有类似权力的人,不是没有,西汉时期的吴王刘濞算一个—这也是“七国之乱”爆发的主因。就唐高祖的学识和政治手腕来看,他不可能不知道允许大臣私铸钱币的严重后果,但他仍然决定这么做,其对裴寂的宠幸可见一斑。
李世民见父皇不惜把裴寂派上战场都不用自己,也无话可说。裴寂身为唐国百官之首,他出征的待遇也是无人可及,唐高祖不但给了他一支最精锐的军队,还为该军配备了最好的武器装备和充足的粮饷,总之裴寂要什么有什么,只要他能打败刘武周、宋金刚就行。裴寂也希望回报皇帝的信任,他到了并州之后,主动出战敌军,追击刘、宋二人至介休(在今山西省介休市)。刘武周和他交战了数次占不到便宜,问宋金刚怎么办。宋金刚道:“裴寂兵强马壮,钱粮充足,正面交战确实很难打败他。既然如此,不如将我军分作两部,陛下率一半军队固守介休城,臣率另一半军队悄悄出城,截断唐军的水源。唐军若无水饮用,必然陷入混乱,可一战而胜!”刘武周大喜,授意宋金刚依计行事。
介休城东南,有一山名叫介山,裴寂驻军城外与刘武周对峙期间,将士们的饮水都是从介山附近的一条小溪中取得。宋金刚出城后,很快派兵在山涧的水路上游筑起堤坝,拦住溪水不让它流往下游;同时又兴建起多座壁垒、要塞,从四面八方守住堤坝。这一计果然奏效,裴寂所部攻不下介休,亦无法攻克宋金刚的营垒,唐军连续多日没有水可饮用,只好撤离介休,重新寻找有水的地方扎营。在撤军途中,刘武周、宋金刚合兵一处从后方追到,唐军口干舌燥,无力招架,被刘、宋二人杀得尸横遍野,裴寂孤身一人逃离战场。在晋阳坐镇的李元吉听说连裴寂也败了,连夜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弃城逃往关中,李元吉走后,刘武周兵不血刃地攻克了晋阳,随后又接连拿下平阳、绛州、龙门、浍州等地…到公元619年十月,唐军在山西仅剩下黄河拐角处的一隅之地。
刘武周、宋金刚的辉煌战绩,大大鼓舞了那些畏惧唐国强盛,又不愿向唐国臣服的流民首领和隋朝旧将。在刘、宋二人攻城略地的同时,之前蛰伏在并州夏县的流民首领吕崇茂自号魏王,向刘武周称臣;隋朝旧将王行本从唐国手中夺取了蒲坂渡口,也响应刘武周。眼看整个山西几乎都快插满了刘、宋二人的旗帜还不算,唐国的敌人甚至已经在临近长安的蒲坂站住了阵脚,关中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李世民第三次上疏请战,令人惊奇的是,唐高祖仍然决定不用他。为了证明自己绝不启用李世民为主帅的决心,在李元吉逃到长安后的一日早朝上,唐高祖对满朝文武说道:“叛贼如此强盛,朕已不打算再白白浪费军队。速召裴寂回朝,河东就送给刘武周吧,即日起,我大唐军队谨守关中足矣。”
是不是很奇怪,唐国此时的全部疆域,无非就是关中、山西、陇西三地,只因为区区两万敌军,之前吃了几次败仗损失了几万人,唐高祖不顾李世民的连番请战,连尝试都不愿尝试一下,就决定彻底放弃占唐国全部领土三分之一的广袤地区。至于他为什么会如此决绝地作出这番决定,我们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分析,其实并不难理解这一奇怪的现象。
经过浅水原之战,李世民的军功已经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可是他并未收敛,反而又在随后组建了玄甲军,其无论是个人声望,还是部下的素质,都远远超出了太子李建成。唐高祖的军事才能有限,但论政治手腕是一等一的高手,他以杨广为鉴,铁了心要保住李建成的太子之位。为了防止李世民的势力继续膨胀,以至于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他联合李建成、裴寂,一起打压李世民的势力—裴寂受宠冠绝群臣,很大原因是因为他是坚定的“太子党”,谁想提议废黜李建成,他第一个不答应。唐高祖连私铸货币的权力都能授予他,无疑是非常明显的信号:拥护太子,即是正义。哪知道即使这样,许多大臣依然选择站在了李世民一边,尤其是唐国的另一位重量级开国功勋,似乎有预知能力的刘文静,此人不久前刚官复原职。如果说浅水原之战前,刘文静因李世民年纪轻,资历浅,对他尚有一些轻视的话,那么浅水原之战后,刘文静已成了李世民的头号崇拜者。为了炫耀自己的预言能力,刘文静没事就对人念叨他几年前说过的那番话:“李世民是刘邦、曹操一类的人物,你等之前不信,这下信了吧?”
不管别人信不信,唐高祖反正是信了,于是他给刘文静定了个谋反的死罪,把刘文静给杀了,并没收了其全部家产—同样是功勋,只因为所支持的皇子不同,一个家里开着“印钞机”,一个砍了头不算还要抄家。
只因无论是谁,都不能撼动唐高祖把皇位传给李建成的决心!
李世民想当太子?省省吧!朕宁可舍弃三分之一的国土,也不会再助长你的声望和权势!
有一个李世民这么厉害的儿子,对别人而言是幸运;但对唐高祖而言,却是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