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宇文化及被李密重创,追随他的军队人数骤降至不足两万,退往与邺城毗邻的魏县。到魏县之后,宇文化及自知末日将至,悲叹道:“人固有一死,岂能不尝尝当皇帝的滋味?”于是他毒杀自己拥立的傀儡皇帝杨浩,在魏县称帝。这一称帝不打紧,直接导致宇文化及在魏县也混不下去了,因为魏县在河北,属于窦建德的领土。窦建德雄踞河北多年,拥兵数十万人,是最强的诸侯之一,到这时也仅自封为王,定国号为夏。宇文化及在夏国境内称帝,无异于和窦建德公然叫板,窦建德当然得教训他一下。宇文化及称帝不久,即被窦建德击败,带着越来越少的士兵逃往聊城;刚到聊城,李神通率领数万唐军又从河南赶来,将其包围,日夜攻打。宇文化及穷途末路,哪能顶得住唐、夏两大强国同时发起的攻势,便以手上的两件宝物—隋炀帝的夫人萧皇后,以及传国玉玺作为条件,向李神通求降。李神通一口回绝,答复对方使者:“宇文化及粮尽技穷,不日即将覆灭,等攻下聊城之后,城内的一切都归我军所有,何必还要他投降?”李神通的官职是唐国山东道安抚大使,其副手,山东道安抚副使崔世进谏他道:“宇文化及当然该杀,但别忘了,窦建德的大军正在附近。依属下之见,特使大人应当立即接受宇文化及的投降,带着他和萧皇后、传国玉玺退往黎阳和李勣会合。”李神通不听。
和崔世担心的一样,没过几日,窦建德果真领军从河北赶来,大败李神通率领的唐军,李神通逃走后,窦建德顺势攻破聊城,将宇文化及等人悉数斩首。适值突厥可汗的夫人义成公主派人前来迎接萧皇后(义成公主是隋炀帝的堂妹),窦建德无意与突厥人交恶,于是以臣子的礼节拜谒萧皇后,允许她随突厥使者离开。或许是窦建德不知传国玉玺在萧皇后手里,或许是他认为身在乱世唯凭实力说话,压根就不看重这件宝物,萧皇后北上时,把传国玉玺也一道带走了。
窦建德挟攻克聊城,诛杀宇文化及之威,随后又南下攻打黎阳。驻守在黎阳的西魏军旧部很多,李勣也算足智多谋,但一来是李神通刚从聊城逃至这里,影响了守军的士气,二来,窦建德仿若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他贵为一国君王,常年以粗米饭为食物,以粗布为衣物,但凡缴获的财物,悉数用来奖励士兵,自己几乎分文不取,因此夏军将士都愿意为其效死力。窦建德因此轻松又拿下了黎阳,将李神通、李勣、魏征等人全部俘虏。
经过聊城、黎阳二战,窦建德声威大震,闻名寰宇,而唐高祖则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他用人不当,一心想要的玉玺没得到,反而因此丧失了唐军在河南地区非常关键的据点:黎阳重地。有夏国官员劝窦建德趁机把王世充也一并平定,以洛阳作为都城,窦建德分析道:“不然,当今世上,能够与我军一争高下的唯有李渊父子。王世充虽然侥幸打败了李密,但他真实才干有限,对我大夏而言不过是癣疥之疾。洛阳城墙坚固,胜黎阳百倍,我军即使能攻克它需要花费许多时日,不如与王世充结盟,先共同对付李渊。”
于是窦建德遣使前往洛阳,朝见皇泰主,表达了希望和王世充联合交好的意愿。王世充之前见唐国军队在河南频繁出没,又恼恨秦琼、程咬金降唐,心知和唐国之间早晚免不得一战,能够得到窦建德这样的实力派盟友,当然是求之不得。王世充遂上表皇泰主,为窦建德的夏国求得正式封号,并派出官员答谢窦建德承认洛阳朝廷是正朔,协助其制定夏国的礼仪、法律。窦建德是草莽出身,虽然武略杰出,但对礼法一窍不通,对此也十分高兴。
经窦建德、王世充的通力合作,唐国东进的攻势被遏制,至此,华夏大地上再次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分别是关中的李渊,河北的窦建德,以及河南的王世充。这是最受人瞩目的三大强国,除此之外,其他一些实力比较弱小的诸侯也同时存在,并无时无刻不想跻身其列。
自从李渊离开晋阳,他的老邻居刘武周已经消停很久了—不是他想消停,要知道,夺取晋阳一事早在几年前就被他纳入计划,可惜突厥国的始毕可汗贪图李渊送来的财物比刘武周多,一直明里暗里帮着李渊,不允许他下手。直到李神通等人在黎阳惨败,被窦建德所擒,刘武周发现,他苦等的机会终于来了。
就在这一年,偏心李渊的始毕可汗“终于”去世,其弟俟利弗设继位,史称:处罗可汗。趁着新任突厥可汗上位的契机,隐忍已久的刘武周拜“委国之一半”的爱将兼妹夫宋金刚为统帅,对唐国的发源地并州发起了疾风骤雨般的攻势。
这些年来,并州总管一职一直是由唐高祖的嫡四子李元吉担任。唐高祖的儿子个个好汉,连女儿平阳公主都是巾帼英雄,唯独就属这李元吉不成器。在镇守并州期间,李元吉因为父皇不在,没人约束得了他,长期沉迷游猎,不整军备。由于之前没有战事发生,唐高祖虽然收到过一些弹劾李元吉的奏疏,但考虑到李元吉是他亲儿子,也没多往心里去。刘武周、宋金刚这次攻打并州,显露出势在必得的气势,李元吉的部下得到消息,都劝他应该立即将并州各地的军队集合至一处,作好迎战准备,李元吉却仍然与往常一样,要外出打猎。后来实在坳部下不过,才让一位叫张达的将军带一百步兵先去打探一下刘武周的实力,看看对方到底有多少军队。张达又不傻,当然不肯去送死,李元吉发怒道:“我宁可三日不吃不喝,也不能一日不打猎,你不去观察敌情,难道还要我亲自出马?”非得逼着张达去。结果张达人少又都是步兵,刚与刘武周、宋金刚相遇,手下的士兵就全部被敌军杀光,张达愤恨主帅不明,索性投降了刘武周,并主动请缨愿意担任他们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