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明白了吧,唐高祖看重的根本不是李密这个人,而是他离开关东后留下的丰厚产业。邙山之战,李密虽因轻敌遭受了生平最惨痛的失利,但他经营了两年的西魏政权并没有一下子垮掉。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哪怕是李密去了关中,西魏政权在河南地区控制的领土,拥有的军队,依然还比王世充更多。守卫这些领土,掌握这些军队的将领无法与李密取得联络,只好去投靠徐世勣。就如同被天上的馅饼砸中了一样,徐世勣一下子手握数十万军队,成了能够左右中原局势的关键大人物,为此,李渊、王世充、窦建德等人都希望能够把他收入麾下,谁能得到此人,谁就是天下最强的诸侯。

但徐世勣对这份意外得来的殊荣没有任何喜悦之情,他反而非常苦恼。原因说出来可能都没人信,他最敬佩的人就是李密,他最想效忠的人也是李密。

作为瓦岗军的创始人之一,同样是翟让的结义兄弟,徐世勣和另一创始人单雄信的性格不同。单雄信是粗人,外号“飞将军”,谁杀了他的大哥翟让,甭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他会恨杀他大哥的人一辈子(就单雄信在邙山之战中灾难性的表现来看,说他是王世充的奸细都不过分);而徐世勣粗中有细,看问题比较全面,他认为在之前的情况下,李密杀翟让是迫不得已而为之,说难听点,翟让这人图清闲不想管事,又不甘心只做甩手掌柜,李密杀了他不但没有错,反而是维护自身权威的正确决定。除了这件事之外,李密治国、治军的才能都让徐世勣非常敬佩。所以邙山之战结束后,徐世勣拒绝像单雄信一样投降王世充,他收拾西魏军残部,稳定军心,一直在等待李密前来。讽刺的是,他信得过李密,李密却信不过他,被部下一怂恿,竟跑到关中去了。徐世勣没有跻身诸侯的志向,他见无所依附,没法子,只能接受李神通、魏征的招抚,同意向唐国投降。不过,徐世勣在投降之前,对唐国提出了一个条件。

“这些土地、军队本是魏公所有,在下徐世勣只是替他暂管这些土地和军队。所以请唐国皇帝厚赐魏公,在下徐世勣无颜获得任何封赏。”

唐高祖没想到乱世之际,竟还有人对已经虎落平阳的主上如此忠诚,自然大受感动。他遣使答复徐世勣:别的赏赐阁下可以不要,但有一件赏赐你必须接受。即日起,你改姓为李,与朕同姓!

在古代,被皇帝赐姓是最高的殊荣,而且是不能拒绝的,于是徐世勣就这样成了李世勣,这不是他唯一一次改名,后来李世民登基,李世勣为了避讳,把“世”也去了,又改名李勣(为方便读者理解,下文统一称他为李勣)。唐高祖尊重李勣的请求,对一直被冷落的李密也进行了高度表彰,重申了他和李密之间的友谊,赞扬李密归降大唐是一个英明的决定。

对此,李密心中怒骂:我都蠢到家了,英明个屁!

听过李勣向唐高祖提出的条件,李密悔得肠子都青了,这使得本来心如死灰的他内心又躁动起来。—李勣虽然降了唐国,但他并没有入朝,至今仍手握大军守在黎阳。如果我能逃出长安去和他会合,他还会听命于唐国吗?

不会的,他既如此忠诚,一定会宣布向我一人效忠。

既然如此,那我还留下长安看人脸色做什么,赶紧设法逃离这座牢笼吧!

过了几日,李密、王伯当等人入朝向唐高祖辞行,理由是河南地区刚经历过大战,形势错综复杂,仅靠李勣的威望根本无法维持。李密愿意代替唐高祖先行前往河南招抚部众,等唐军的后继部队一到,打败王世充易如反掌。

那样,不止关中,整个河南也都是唐国的了。

唐高祖大喜,下令设宴为李密等人饯行,当然,这次的宴会不用再劳烦李密布置。宴会上,唐高祖手持酒樽来到李密面前,单独邀之对饮。二人各斟满满一杯酒,皆一饮而尽,唐高祖问李密道:“朕不强留爱卿,是希望你能兑现诺言,替大唐攻取河南。但是,昔日刘备借口攻打袁术,慕容垂借口祭拜先祖,离开之后都未再返回,你也会和他们一样吗?”

李密身子一颤,忙道:“下臣不敢。”

唐高祖面带笑意:“那是最好,宴席散后你可自去,不用再来禀报了。”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81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猪猪然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纵横华夏之名将传奇(两千年逐鹿中原史)第81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